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政民主政制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对西方宪政民主的起源、生成与演变史做了一个鸟瞰式的回顾,为探究宪政民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在从词源和辞义上辨析了西方文字中的"constitution"以及以及与之对应的中文"宪法"和"宪政"的基本含义之后,本文对英国、法国和德国近现代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和演变史做了一些简略的历史考察,并在最后一部份对近现代欧洲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下的法律制度的生成原因做了理论的和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私人财产权宪法保障的法文化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并不是资产阶级宪法的专利,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从世界宪政史的发展来看,对私人财产权的保障不仅是宪法的基本内容,更是制定宪法的目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的完善与否,同宪政制度特别是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对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问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建立并完善我国对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宪政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宪政现代化的历史上,五四宪法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从法制现代化的分析视角出发,反思五四宪法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结关系,分析五四宪法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可以概括出五四宪法的伟大制度创新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制度建设的伟大里程碑意义;客观分析出五四宪法所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其对当代中国宪政现代化的影响;进而探讨五四宪法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国家建设和宪政制度现代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1991年 12月 2 6日 ,苏联解体 ,俄罗斯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联邦制国家。在经历一番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之后 ,1993年 12月 12日俄罗斯联邦以全民公决形式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宪法》 ,即俄罗斯联邦现行宪法。这部宪法确认了苏联剧变、俄罗斯联邦独立的事实 ;规定了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的基本原则 ;指明了把俄罗斯改造成为资本主义宪政国家的前进方向。由于俄罗斯联邦目前尚处于经济政治体制的转轨期 ,因此 ,俄罗斯联邦现行的宪政制度也带有过渡性质的特点。那么 ,过渡时期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将会发生什么样的调整和变化 ?1999年 8月法律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联邦的宪法监督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的建立与改造俄罗斯联邦的宪法监督制度,可以说产生于苏联解体前夕。1990年12月5日,俄联邦最高苏维埃经激烈争论,通过了当时尚称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修订案的法律。这份文件为宪法监督制度在俄罗斯联邦的形成和启动奠定了初步的法律基础。1991年5月16日,联邦最高苏维埃通过俄罗斯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法院法。7月12日,联邦第五次(非常)人代会通过了对此法的修正案。这些重要文件为承担俄罗斯联邦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的组建与运行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依据。同年12…  相似文献   

6.
一西方法治传统的生成,可以追溯至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诞生,该宪章是英国宪政史上最具深远影响的宪法性文件,它标志着以"法在王上"为核心原则的立宪政治的成长。在英国历史上,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英国王室曾三十二次重申  相似文献   

7.
丁敏 《中国律师》2009,(12):85-87
自古以来,中国和日本都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国家,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和法律传统。然而,当近代西方法治文明的洪流席卷而来时,由于自身文化中法治传统的缺失,实施宪政,这一西方国家水到渠成之事,到了中国和日本就成了不得已而为之之举。因此,近代两国一系列的宪政措施实质上都是“宪法工具主义”影响下的产物。通过中日两国的宪政历程之比较.或许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关于西方宪法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西方宪法历史的阐释。它涉及如何理解宪法的涵义,如何理解历史上宪法事件或者具有宪法意义的事件,如何理解宪法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等。这些先决性命题,决定了西方宪法的历史图景及其线索。古代希腊以降的早期宪法思想与宪制实践,为西方宪法的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东一带的政治法制实践,对于西方宪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些早期的宪政因子对于西方宪法制度和宪法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渊源。  相似文献   

9.
当代俄罗斯宪法是社会转型期仿效西方的宪政模式进行构建的,在传统与现实、制度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下,俄罗斯的宪政之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宪法本土化过程.作为后发外生型宪政代表的俄罗斯宪法及宪政与作为先发内生型宪政典范的美国宪法及宪政,在宪法及宪政产生的深层背景、与相应法律文化体系的关联、宪法文本内在的差异、宪政实践中的危机与困境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可比较性.这种比较所及的不单纯是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在更深层次上是一个包客了民族、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的大文化问题,这对于后发外生型国家克服本国宪法及宪政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遭遇到的困境与危机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探究宪法和宪政的起源出发,提出这样的观点:以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立宪主义思想的有无,是西方和非西方国家在宪法和宪政建设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文中认为要实现从宪法到宪政,最重要的是确立立宪主义的思想,按照立宪主义的原意来制定宪法、尊重宪法和实施宪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宪法已经颁布实施近200年了,在这段风雨历程中,它何以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其自身的"谈判机制"及它在制定实施过程中所体现的"斗争与妥协"的精神,无疑是其不断完善的原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从美国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养分,并借鉴西方行政学的最新理论,以期为我国宪政体制的完善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偏颇的宪法》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从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视角对美国宪法历史及理论的一次梳理。他主张,当下的美国宪法是偏颇的,这一现象是贯彻"因现状而中立"原则的结果。站在这个角度,他对审议民主、司法节制等宪政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完成了对美国宪政运作的一次深入而细致的审视。  相似文献   

13.
过渡时期理论与1954年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宪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它基本上确立了我国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政体制。它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用根本法的形式,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固定下来,为整个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根本法上的依据。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宪法化,在整部宪法的内容上,充分体现了过渡时期的特点和要求。1954年宪法之所以在后来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与对过渡时期理论认识发生偏差有很大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在现行宪法中的确立,从某种意义上是总结了1954年宪法"过渡性"的经验和教训。在科学认识并界定社会发展阶段、秉承1954年宪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宪法文本与社会客观现实的结合,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法和宪政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检察制度的宪法和宪政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和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探索,在吸取我国历史上政治法律制度精华,总结文革的深刻教训,借鉴人类司法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具有鲜明特点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我国检察制度的宪法和宪政特色与西方各国检察制度相比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我国检察制度具有独立的宪法和宪政地位;二是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和检察  相似文献   

15.
韩大元 《法学家》2000,(4):128-封三
由刘向文、宋雅芳两同志撰写的专著《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一书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法学界第一部对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结构与运转过程进行系统论述,综合分析的著作。 宪法学知识体系一般由本国宪法、外国宪法、比较宪法三部分组成。对外国宪法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各种宪法制度,同时为宪法学进入比较和综合研究领...  相似文献   

16.
宪法是民主国家建立的法律基础,是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依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制定的宪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提前勾勒出俄罗斯未来发展的政治蓝图,在充分肯定政治体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对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首先分析了俄罗斯联邦宪法的框架内容和特点,阐述了该宪法关于立法解释和国际条约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更好的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的权威,并在作为借鉴资料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它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而制定的,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刑法和宪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我国宪法制度的切实运行、宪法理念的深入人心、宪法文化的亘古长青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一项制度、一种精神和一种历史叙事与宪法制度紧密地契合在一起,党的领导制度、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成为了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体系.我国宪法制度与西方宪政制度有着本质区别,充分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2018年我国宪法修订及时回应了世界格局重大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宪法实施推动国内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这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体现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法治思想还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宪法实施的三大方略,即政治方略、法律方略和意识方略,并对宪法实施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指引.  相似文献   

19.
宪政词辨     
许崇德 《法学杂志》2008,29(2):25-27
宪政是依照宪法实行的民主政治,有资产阶级宪政和无产阶级宪政的根本区别,应作严肃的阶级分析,不宜笼统地看待而摈弃宪政一词。社会主义宪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三语可以并存,在不同场合各尽其用。无需因为"宪政"一词曾被主张自由化者利用而刻意避讳,何况同自由化势力斗争亦不是用抛弃某个名词提法即可制胜的。希望"宪政"一词能像民主、人权、自由、平等诸词一样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意义上的宪政,应是以宪法存在(即立宪)为前提,以宪法的不断完善(即修宪)和宪法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实现(即行宪)为基本标志和基本内容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政,是伴随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开始的,至今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宪政之路。1982年宪法颁布和实施至今,是我国宪政建设的最好时期。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