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政府构建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和政府发展的大事。我们应该从理性角度出发,从法治政府的本体分析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政府,联系我国国情,深刻分析在我国构建法治政府的必要性问题,最后切实思考我国应该如何构建法治政府,特别是把重点放在从理性角度进行法治政府的构建,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构建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相当重要,伴随着社会转型,各种社会危机也随之产生。从中医学角度的生理病出发,把公共危机看成是一种社会病,公共部门便是医生,危机事件便是医学里的社会病,依据中医学生理病的病理治疗方式,从望闻问切多方位提出公共部门处理公共危机模式,即治疗社会病的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公共危机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从公共理性的视角思考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培养民主党派公共参政议政的能力,对于民主党派更好地实现使命和发挥作用、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我国多党合作格局、实现与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善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考察公共行政发展史的过程中,本文理出了一条"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反思理性"的公共行政的理性发展轨迹,并主张以反思理性作为公共治理的理性根基。同时,本文对公共治理的动态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理论形态和开放性的理论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确认了公共治理的反思理性。  相似文献   

5.
论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理性建构与社会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经历了从理性建构到社会建构的行动逻辑演进,这种演进为理解公共行政伦理责任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框架。在理性建构情境下,公共行政伦理更强调对官僚组织忠诚、对制度负责、对上级负责的客观伦理责任,忽视人们的人性需求与价值选择。然而,在动荡的、复杂的、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中,理性建构的伦理责任在处理现实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必然预示着一场伦理责任的建构革命,社会建构的伦理责任由此产生。该建构重构了主观伦理责任,认为自我的省察、批判性反思、创造伦理对话、参与社会互动、有自治意识、致力于思考、分享信息等都是公共行政的美德。  相似文献   

6.
公共治理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社会领域开始自治化的进程,其伴生物就是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非营利组织已经并在成为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近年来就非营利组织所能够和所应发挥的作用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政府的积极姿态是关键的,但非营利组织也要做出积极的回应,借助政府改革的春风,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鉴于此,本文则将理论视角聚焦到组织内部治理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了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治理的视域下的内部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刑罚目的理论正在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挑战。刑罚目的可作如下划分,即:以刑罚作为刑法的下位概念为基础,在横向层次上.将刑罚目的划分为主要目的(惩罚犯罪)和次要目的(预防犯罪)两个层次,此为狭义的刑罚目的之理性建构;在纵向层次上.将刑罚目的划分为第一层次惩罚犯罪与预防犯罪(直接目的),——第二层次保护法益(根本目的)两个存在递进深入关系的层次,此为广义的刑罚目的之理性建构.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对公共理性的阐述首先出现在他的巨著《政治自由主义》当中。这本书展现了罗尔斯对政治分歧和自由民主制度所面临风险的深度关切,特别是宗教和全整学说的社会影响。在部分西方国家里,比如美国,宗教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社会和政治作用。罗尔斯提出公共理性概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信仰的持有者(无论是对宗教还是对世俗的全整学说)当其信仰在民主政治制度之下不能繁荣,甚至是走向衰落的时候,他们赞成民主政治制度如何可能?罗尔斯试图以自由主义价值为主导建立一个合理的多元社会,在这个社会当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美国的社会现实看,罗尔斯的构想是成功的,值得借鉴的。就如何建立一个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各种学说,文化和谐并存的社会理想而言,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反思公共行政的行动逻辑:理性建构与社会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余年来,面对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公共行政思想发生着嬗变。以工业文明为叙事文本的传统主流公共行政的理性价值及其话语体系,已经难以完全解释和反映当今现实世界的现象及其本质。因而,如何在汲取公共行政理性价值优势,修正其局限性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公共行政社会建构理念,成为公共行政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理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公共理性是经长期积淀形成的具有正义规范意义的国家公共管理取向和社会政治价值定义,具有超地域政治之特性。公共理性是执政党提高执政绩效、规避执政风险的经验性伦理系统。一个国家的公共管理、一个政党的公共执政,必须具备这种公共理性。公共理性不仅要求有一套富有政治个性的解释话语,更要求这套话语合符社会公共判准。本文从七个方面诠释了公共理性的一般内容。  相似文献   

11.
网络民族主义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了诸多问题和弊病,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能量。非理性、极端偏激狭隘的网络民族主义不仅对中国外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对维护和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中国的持久长远发展和中国的内政均产生了负面消极作用。诸如这些问题构成了网络民族主义理性建构的困境。为了充分发挥网络民族主义的正向功能,消除其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要对其理性建构的困境有清醒的认知和确切的把握,依此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寻求网络民族主义理性建构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并被美国沿用至今.美国立宪成功的因素很多,其根本在于建构理性与经验理性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美国既通过理性的行为和榜样建立并维持立宪政府体制,又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正视社会存在的多元利益冲突,并通过妥协化解政治矛盾  相似文献   

13.
治安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虽然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相对平稳,但是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利益关系、社会风气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等的变化,使治安问题复杂多变.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重建良好的治安秩序,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理性是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明念之一,但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个体理性和工具理性得到突现,而集体理性和价值理性相对弱化。如何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体现公共理性,寻求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整合,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企业和谐文化的建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构企业和谐文化的基本路径是:明确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建构企业整体的和谐精神;重视物质文化的基础建设,优化企业内外的和谐环境;发挥制度文化的调控功能,健全良性有序的和谐规则;彰显企业文化的人化本质,形成人企合一的和谐关系;搞好企业整体的形象塑造,树立诚信为本的和谐形象;促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创新,实现企业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再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角色和建构的理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型政府是以人民主权为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以公共性、服务性为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治国理政的主要手段,以维护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的公共需求为主要目的而进行公共行政活动的新型公共权力机关.现代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努力和现代服务型执政党的构建统一起来,加快政府流程再造;应以公共财政为后盾,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地方和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共精神,不断扩大公民大众的有效政治参与,实现政府公共管理与社会自治的有效互动.构建现代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政绩观,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缺失已成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农民主体性的建构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然而,在实践中,由干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农民主体性的建构举步维艰.该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现状,提出以农村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培养农民的能动性、以改变农民依赖型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手段,锻造农民的自主性、以满足农民的合理需要为出发点,提高农民的白为性、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前提,激发农民的创新性等建议,为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建构找到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实现宪政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实现宪政的过程中,本文提出了宪政构成的基本要素,分析了影响我国宪政构建的因素,提出了我国宪政建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创新是现代社会中拓宽德育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而在多元发展的现代社会背景下,高校德育同时还面临着在差异与多样的价值理念中重拾底线伦理的重任。为避免青少年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混乱与困惑,高校德育必须在公共理性所内涵的公共利益、公共领域、公共行动、公共责任观念和公共精神品质等方面做出科学的思考与回答。基于公共理性观念的特殊视角,为了有效应对多元化对德育的影响,高校德育创新应强化公共理性的价值取向、完善公共理性标准并充实公共理性的内容,助推青少年学生公共理性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难题,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中国社会基础的农村社会转型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政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