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社会现实的新总结。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我国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特别是“以德治国”对于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遏制腐败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紧密结合的两大治国方略。但是,理论界对两者关系的理解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还有待澄清。否则,这些模糊的认识将影响到两种治国方略的充分结合和有效贯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本身的内涵看,以德治国应当服从于、服务于依法治国;从治国的功能和效用分析,法治应该是德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既是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政治举措,也是公共行政生活中具体公共行为的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与依法治国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它的涵义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德治国方略的根本内容;以党员干部为表率—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以公民讲道德为目标—以德治国方略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邓泳 《法制与社会》2013,(12):208-209
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前期下,"依法治校"的意义更为重大。通过"依法治校"实现校园环境的稳定、团结,实现师生的良好道德风貌。同时,又是师生在享受其权利的同时,明确自己的义务。为教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了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使学校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既是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政治举措,也是公共行政生活中具体公共行为的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与依法治国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它的涵义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德治国方略的根本内容;以党员干部为表率-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以公民讲道德为目标-以德治国方略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廖克林 《法学杂志》2001,22(5):32-32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一样都符合宪法规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关键是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确立是对我国治国方略的完善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的 ;坚持这一治国方略要求在法治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鲜明地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和治国目标。新世纪伊始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明确提出 ,在依法治国的同时 ,要以德治国 ,法治与德治二者不可偏废。在建党 80周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 ,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 ,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把以德治国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 ,使之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治国理论的新发展 ,是对我们党的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 ,其意义重大而深远。那么 ,…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在举国上下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提供安定的发展基础,为全国人民早日步入小康生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  相似文献   

10.
江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一些学者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乃“先治官”。一、要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官”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官”即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依照人民的授权,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所以,“官”实质是人民的公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逐步侵蚀到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两者缺一不可。法治是他律,德治是自律,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决定了法治与德治互补的内在关系。本文指出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中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法国"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社会具备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是法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今时代的呼唤.法治和德治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本文首先分析了法与道德的共同性与区别,然后围绕法治与德治的互补性,法治与德治的差别,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性、法治与德治的协调性灯几方面加以论述,明确了二者的关系,期待对二者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冰 《行政与法》2005,(2):61-63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江泽民同志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治国方略,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思想内涵,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的完善和创新,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了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反应了世间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呼吁人们追求"德",倡导统治者以德来治天下。儒家"德治"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封建统治集团治理国家之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主思想空前鼎盛,新时期的领导人结合现实,对儒家的"德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针。本文分析了"以德治国"的好处,同时也指出了单纯依靠"德治"的弊端。故而提出治理国家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唯有二者并行,才能更好地治理好国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有感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所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有关内容.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法治,其中对法治的历史、法治的内涵及特征、法治的缺陷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德治,对德治的历史、以德治国的原因以及以德治国的缺陷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在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必须对其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司法行政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是依法治国的需要。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完备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公正的司法和有效的执法监督,还需要有深入的法律普及、优质的法律服务和良好的法学教育。后者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这一社会系统工程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地位。因此,更多地关注司法行政工作是为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的需要。对司法行政工…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同时也必须坚持以德治国,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学习领会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阐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如何进一步做到两者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要论专递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  相似文献   

19.
从古代德治的本质看当今以德治国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德治的本质是人治,而非法治。而当代以德治国的理念是在强调依法治国作为主要治国方略的前提下,也应重视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古代德治和当今以德治国理念的对照,鉴史知今,本文阐述了对当今以德治国科学涵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开始,我国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路,把"德治"和"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治国方略的两个重要方面。这又重新引起了人们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讨论。本文简要分析了法与道德的关系和区别,并浅析了当前我国在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