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本案中法院应否维持乡政府限期王某拆除房屋的决定赵国滨王某全家五口人,有房五间,1987年领取了宅基地使用证。1992年分家析产,王某、妻及女儿分得西北屋三间,王母、王妹分得东北屋二间。1993年王某以人口多、宅基地窄小为由向村委申请建房。村委同意后报...  相似文献   

2.
张某因与丈夫王某感情破裂正在闹离婚,王某也同意离婚,但由于财产分割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就起诉到了法院。法院立案后没两天,王某的母亲因急病不幸去世(他父亲已于3年前去世),留下存款6万元和一套价值7万元的住房,王某继承了6万元遗产。鉴于此,张某准备增加诉讼请求,对该笔遗产的一半主张权利。可王某认为,这笔遗产是他的个人财产,张某无权分得。请问:离婚判决做出之前,所继承的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张某有权分得吗?离婚期间继承的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3.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王某系某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刘某为副主任。王、刘二人自2009年8月担任主任、副主任以来,先后收受甲、乙、丁、戊等6家医药公司医药代表陈某、流某、秦某、谢某、薛某等22人回扣后建立小金库,王某负责小金库的开支审批,刘某负责小金库的账目管理。截止2012年5月案发,王、刘累计收受回扣248万余元。其中28万元用于科室节假日活动经费。王某分得120万元,刘某分得90万元,  相似文献   

4.
2003年11月24日.外地人孙某将某苏木一嘎奇的2000亩草牧场承包,并在承包地上建房围墙,开始经营。而比邻农场的村民认为孙承包地的权属归属于他们,打算采用扒掉孙的房子,赶走孙,夺回牧场。2004年6月11日10时许.场长韩某、治保主任王某及村民李某等在场部聚集了众人连夜到了孙处,将孙某及为其打工的刘某打伤,  相似文献   

5.
《检察纵横》2012,(6):50-50
我的母亲王某生前一直与我哥哥一起生活,1999年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我哥哥共承包土地5亩,其中含母亲的土地份额0.7亩。母亲去世前留有遗嘱,将0.7亩土地交由我来继承,但由于我在外地打工,因此这0.7亩土地一直由我哥哥耕种。去年春节我回家过年时要求哥哥将0.7亩土地交由我来耕种,但遭到拒绝。请问,母亲通过遗嘱让我继承这0.7亩土地是否有法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梁启智问:吴某发现一匹无人看管的瞎马在其承包地中啃青苗,即将马轰赶到离地较远的地方。马后来跑上山岗掉下山崖摔伤,4个月后死亡。马主王某提起损害赔偿之诉,法院认定瞎马放牧时无人看管,王某未尽看管责任。吴某为防马啃青苗将马赶出无过错。王某诉吴某将马赶下山崖,证据不足,不予认定。于1995年11月25日判决驳回王某诉讼请求。判决后,双方未上诉,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但检察院却于1996年5月8日以“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将吴逮捕,’并于6月11日向法院提起公诉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又受理并开库进行了审理。请问:…  相似文献   

7.
李全一 《中国公证》2010,(11):39-42
问题的提出 张某欲将自己分得的安置房一套出让给王某.该安置房虽然签订了安置分配协议.张某也拿到了房屋,但尚未办理所有权登记.且按当地政府的规定.安置房视为经济适用房.在办理所有权登记后满五年方能上市交易。现张某与王某到公证处请求办理转让协议公证。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9,(1):58-58
法官:我父亲是一位农民,今年70岁。他每年除了种三亩承包地外,还在房前屋后种了有一亩多菜地,养了50多只鸡和鸭,虽然我和在城里工作的哥哥每年都接济他一些,但他和我母亲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去年9月底的一天,我父亲骑着三轮车去镇里卖菜。王某开着装满货物的汽车从我父亲身边经过时,一个货物箱子落下来恰巧砸中我父亲。我父亲经医生诊断为右颧骨骨折,住院治疗一个半月,遵医嘱在家休养了两个月。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在案款物(多余部分)的处理,历来存在争议,但它确实涉及到司法公正的问题。对此,笔者仅就一案,对如何正确处理在案款物予以评析。案情被告人白某、朱某、熊某、王某、李某、荀某等人经预谋,于1999年9月2日3时许,携带菜刀、木棍等凶器,闯入某市蔬菜基地,殴打、威胁何某、张某等人,抢走人民币39万元。被告人朱某、熊某、王某、李某、荀某各分得赃款人民币1.3万元,白某分得赃款人民币2.7万元,其余赃款被其他同伙挥霍。被告人白某、朱某、熊某、王某、李某、荀某作案后被抓获归案。公安机关从…  相似文献   

10.
法院传真     
《中国审判》2014,(11):58-59
德州中院:法官现场办案化解土地承包纠纷 10月11日,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到平原县就地化解一起土地承包纠纷上诉案件。王某自2008年起承包了该乡镇30亩农村涝洼闲散地搞农业开发,承包期限8年,后乡政府以王某不按时缴纳承包费等理由要求解除承包合同,遭到王某拒绝。  相似文献   

11.
上诉人徐某与被害人王某于2008年1月结婚。同年6月儿日晚,上诉人徐某与王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并厮打,次日7时许,二人再次发生争吵,徐某即掐住王某颈部致其死亡,后将王某的尸体藏于其驾驶的轿车后备厢内运至山东省武城县草屯村北侧路边,抛于麦秸中用汽油焚烧后潜逃。被害人王某的亲属发现王某、徐某二人失踪后,于2008年6月16日以徐某对王某实施非法拘禁犯罪为由向本市公安局报案,  相似文献   

12.
一、实情李某与原告王某于1978年结婚,1981年共同建造大小房屋5间,1989年,王某作为房产主领取了市政府房产机关核发的《私有房屋所有权证》。1993年11月6日,被告张某提出想购买李某5间房屋,李某同意。隔日,李某与张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李某在“协议”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和王某的名字。12月14日,王某、李某将该房屋《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当着他人的面交给张某,随后张某将购房款24000元交给李某。然后,李某又将购房款交给王某。1995年,李某、王某经法院调解离婚,双方各分得一半购房款。1998年6月,王某以其末在“…  相似文献   

13.
《江淮法治》2011,(6):55-55
王某进城后,与某环卫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每天清晨打扫马路卫生,一天工作4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每小时工资6元。为了增加收入,王某还与某运输公司签订了另一份劳动合同,约定每天下午到公司卸货.每天工作3小时,每小时收入8元。环卫公司知道王某签订了两份劳动合同后,便以王某同时存在两个劳动关系为由,要解除与王某的合同。  相似文献   

14.
在电话里发生口角,见面后为了分个“高下”,怀恨在心的王某一时,中动竞操起一把菜刀将对方砍伤。8月7日,王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当涂警方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缘起甲村村民王某于2004年与甲村村委签订机动地承包合同一份,约定王某承包甲村机动地10亩,双方对承包期限、承包费的数额及交纳时间等事项作出了约定。合同签订后不久,王某即将其承包的  相似文献   

16.
1986年7月10日,王某经朋友夏氏介绍与刘某相识,后王、刘口头协商决定将目前王某居住的一间私房卖给刘居住。在夏氏的参加下,双方议妥价格为6000元,并言明房款分两次付清,每次3000元,王某协助刘某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同年9月11日和11月7日,刘某按协议约定两次将购房款6000元交给王某,款付清后,王某将房屋腾出交由刘某居住,并将房屋所有权证书和自己的私章交给刘某,以自己工作忙为由让刘某自己去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刘某发现房屋所有权证书载明房屋所有权人是王某的二伯父,便向王某提出异议,王某即向刘某讲明了其二伯父的赠与…  相似文献   

17.
本人认为王某应构成窝赃罪,其理由如下:1.非文章中设定的诈骗罪。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其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各诈骗行为人必须有共同诈骗的故意。而在该案例中,王某并无诈骗的故意,其事先并不知觉,对其行为(输发票)的本身是不可预测“诈骗”的终极结果的。如果仅以王某分得了8千元赃款的客观行为,而无视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客观归罪。有人会认为是无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本人认为也不妥。因为在本案中,王某对自身的“撕走发票一套”的性质是不能预测到犯罪方面的,依照现行法律,非营利为他人私撕发票只是违法;其次,“撕发票”行…  相似文献   

18.
张燮  强薇 《政府法制》2012,(8):21-21
今年53岁的江苏新沂人王某一直在浙江嘉兴打工。2011年4月的一天下午7点多钟,吃完饭没事的王某在嘉兴某条外环路一带闲逛,在路过一电线杆时,他无意间发现了路边一个装有120张百元大钞的黑色塑料袋。本以为天上掉宝的王某在仔细鉴别后发现,这百余张钞票中有很多都是连号,竟是假钞!失望之余,王某仍舍不得扔掉,反而在农忙时将假钞带回了新沂家中,交给老伴陈某保管。  相似文献   

19.
54岁的苏玉道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2014年10月某天,一个女子的一通电话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养女:找上门认亲 电话那端的女子自称是苏玉道十多年未见的女儿,现在想和他见个面.苏玉道表现得很淡定,似乎这件事早在他的预料之中.由于苏玉道家的宅院和承包地被征用建科技园,一笔拆迁补偿款即将发放到他手中.苏玉道预感,女儿的出现与拆迁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彭颖  马峻 《中国律师》2010,(6):66-67
2007年底.被告人张某受王某等人邀请参与赌博,张某输去赌资4万余元。一年后,张某从朋友处听说王某与人赌博时“出千”(赌博时作弊)被抓,遂怀疑自己一年前赌博输钱系王某“出千”施诈所致.于是张某找来朋友陈某、李某等人,一起去王某家讨“说法”,要求王某退还“出千”作弊赢取的赌资3.5万元。由于王某拒不同意退还.张某就动手打了王某两耳光.并扬言如果王某不退还这3.5万元,就要砸烂王某的汽车、拆毁王某的房屋,还对王某进行人身威胁等。王某报案后不久,张某等3人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对张某的行为究竞该如何定性,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