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说梗概:以北京故宫珍藏的传世珍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为蓝本,生动而细腻地描摹了北宋末年汴京城内、汴京市郊、汴河两岸繁荣兴旺的景象、风俗世情、矛盾和斗争,展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生存状况、人生际遇。按照《清明上河图》画卷的本来面貌,将官吏、贵夫人、大家闺秀、文人墨客、商贾、士兵、打卦算命先生、  相似文献   

2.
正作者感言:十载看破上河图,笔下人物画中游。传承锦绣宋文化,多姿多彩竞风流。内容简介:《清明上河图:故宫珍藏版》以北京故宫珍藏的传世珍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为蓝本,生动而细腻地描摹了北宋末年汴京城内、汴京市郊、汴河两岸繁荣兴旺的景象、风俗世情、矛盾和斗争。展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生存状况、人生际遇。该书按照《清明上河图》画卷的本来面貌,将官吏、贵夫人、大家闺秀、文人墨客、商贾、士兵、打  相似文献   

3.
正书名/《清明上河图:故宫珍藏版》书号/ISBN978-7-5087-5063-7开本/简装、16开本定价/68.00元出版单位/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7月发行电话/010-51712584小说梗概:以北京故宫珍藏的传世珍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为蓝本,生动而细腻地描摹了北宋末年汴京城内、汴京市郊、汴河两岸繁荣兴旺的景象、风俗世情、矛盾和斗争,展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生存状况、人生际遇。按照《清明上河图》画卷的本来面貌,将官吏、贵  相似文献   

4.
<正>作者感言:十载看破上河图,笔下人物画中游。传承锦绣宋文化,多姿多彩竞风流。内容简介:《清明上河图:故宫珍藏版》以北京故宫珍藏的传世珍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为蓝本,生动而细腻地描摹了北宋末年汴京城内、汴京市郊、汴河两岸繁荣兴旺的景象、风俗世情、矛盾和斗争。展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生存状况、人生际遇。该书按照《清明上河图》画卷的本来面貌,将官吏、贵夫人、大家闺秀、文人墨客、商贾、士兵、打卦算命先生、江湖侠客、江湖郎中、江湖艺人、歌女舞女、纤夫、船夫、脚夫、搬运工、农夫、扒手、妓女、泼皮无赖、  相似文献   

5.
<正>作者感言:十载看破上河图,笔下人物画中游。传承锦绣宋文化,多姿多彩竞风流。内容简介:《清明上河图:故宫珍藏版》以北京故宫珍藏的传世珍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为蓝本,生动而细腻地描摹了北宋末年汴京城内、汴京市郊、汴河两岸繁荣兴旺的景象、风俗世情、矛盾和斗争。展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生存状况、人生际遇。该书按照《清明上河图》画卷的本来面貌,将官吏、贵夫人、大家闺秀、文人墨客、商贾、士兵、打卦算命先生、江湖侠客、江湖郎中、江湖艺人、歌女舞女、纤夫、船夫、脚夫、搬运工、农夫、扒手、妓女、泼皮无赖、  相似文献   

6.
正作者感言:十载看破上河图,笔下人物画中游。传承锦绣宋文化,多姿多彩竞风流。内容简介:《清明上河图:故宫珍藏版》以北京故宫珍藏的传世珍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为蓝本,生动而细腻地描摹了北宋末年汴京城内、汴京市郊、汴河两岸繁荣兴旺的景象、风俗世情、矛盾和斗争。展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生存状况、人生际遇。该书按照《清明上河图》画卷的本来面貌,将官吏、贵夫人、大家闺秀、文人墨客、商贾、士兵、打卦算命先生、江湖侠客、江湖郎中、江湖艺人、歌女舞女、纤夫、船夫、脚夫、搬运工、农夫、扒手、妓女、泼皮无赖、  相似文献   

7.
<正>书名/《清明上河图:故宫珍藏版》书号/ISBN978-7-5087-5063-7开本/简装、16开本定价/68.00元出版单位/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7月发行电话/010-51712584小说梗概:以北京故宫珍藏的传世珍宝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为蓝本,生动而细腻地描摹了北宋末年汴京城内、汴京市郊、汴河两岸繁荣兴旺的景象、风俗世情、矛盾和斗争,展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生  相似文献   

8.
佚名 《法制博览》2010,(5):47-47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画。该画高255厘米,宽525厘米。描绘的是当时京城汴京近郊礼会各阶层生活景象,生动真实,是一幅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  相似文献   

9.
《法制博览》2008,(3):51-51
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真迹,这已是国内文物专家早就公认的结论。然而,2007年末,京城某媒体突然报道,北京市文物局市场处处长、中国文物学会副秘书长傅公钺在出席“国宝文物高仿品评审会”时称“故宫博物院藏的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仿品,真品现在不知去向,可能是被毁了,也可能还没浮出世间。”国宝真的有假?  相似文献   

10.
李学明 《工会博览》2004,(11):68-68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及其佳作《清明上河图》,为画坛增辉而举世闻名。当代著名工人画家王  相似文献   

11.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堪称北宋时代市井俚俗的活化石,现藏故宫博物院,属一级国宝。  相似文献   

12.
<正>作者感言:十载看破上河图,笔下人物画中游。传承锦绣宋文化,多姿多彩竟风流。编辑推荐:——这是两位曾在绿色军营中"爬格子"的宣传老兵.倾注自己十余年心血研究国宝名画后,完成自己伟大理想而创作的传世名篇!——这是首部以北京故宫珍藏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创作的同名长篇历史小说.以独一无二的视角告诉人们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做神奇画卷中到底潜藏着怎样的精彩秘密!——这是数家影视机构特别关注的剧本母版.她通过一群奋发图强的年轻人、以年轻有为和坚持不懈的人生经历.讲述了一段饱含辛酸最终迈上成功的创业奋斗史!该书看力刻画了阮武、阮贵、梅伯时、卓尔星、潘玉莹、潘景亭、韩士渠、范家居、范二旺、崔珍雪、赵太丞、阮秀花、阮秀娟、欧阳冬、李  相似文献   

13.
柏松 《工会博览》2023,(36):48-49
<正>在时光的长河中,岁月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着四季的独特风貌。冬季,这幅画卷中的冷色调,虽带着些许寂寥与萧瑟,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唤醒了我们对生活的沉醉与觉醒。冬天,是诗人笔下的宠儿。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赞美过冬天的美好。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冬日温情画卷。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则在《西风颂》中赞美了冬天带来的希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曹海英 《工会博览》2006,(20):31-31
2006年1月,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小说《青瓷》面世后,很快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青瓷》生动地再现了当代中国商人对“关系”的顶礼膜拜和娴熟运用。有读者评价:“读这本小说时常会听到碎裂声——人生价值毁灭……”;“这是一部难得的都市小说,作者有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想像,他通过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幽默的语言为我们精心绘制了21世纪初中国生活的《清明上河图》。”短短几个月时间,《青瓷》被印了11次,至今已累计销售10万余册。这无疑使该书成为了今年出版界小说类图书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3):44-44
李师师: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她的事迹在笔记野史、小说评话中多有记述。较早的可见张端义《贵耳集》、张邦基《墨庄漫录》、宋代评话《宣和遗事》。宋徽宗在位期间,也常微行出游,由数名内臣导从,乘小轿子前往李师师家。曾与著名文人周邦彦、晁冲之交游。有说后来徽宗把她召人内宫,册封为瀛国夫人或李明妃。金兵入侵、汴京沦陷,李师师的下落变得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6.
自元代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的钳制政策,国画中的人物画一直处在非主导地位中延续发展,画家们只能在螺壳中耍大刀,人物画的功能退化为肖像画,隋唐时期的自信、开放、富丽、宏大面貌全然没有了,更不用说像宋时的《清明上河图》那样经典的作品问世。可见没有宽松的学术环境,即便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也难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伯纳德·爱尔兰所著的《1919-1945的海上作战》展示了从英德海军造舰竞赛开始,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长达半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海上战争画卷。全书共分四章:英德海军竞赛;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条约时代1918-1939;第二世界大战1939-1945。本刊特选第三章刊出,以飨读者。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辑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18.
《法制博览》2009,(13):43-43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她的事迹在笔记野史、小说评话中多有记述。张端义《贵耳集》、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说李师师曾与著名文人周邦彦、晁冲之有来往,并互有诗词相赠,于是成为北宋后期的一段风流韵事。宋徽宗在位期间,自政和年间以后,也常微行出游,由数名内臣导从.乘小轿子前往李师师家。相传聚众梁山?白起义的宋江,打算归顺朝廷时,想利用李师师与徽宗的关系,也偷偷进人汴京访李师师。由于李师师深得徽宗宠信,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首都大民政文化战线捷报频传:北京市福利彩票年度销售首次突破50亿元;全市直属福利企业在岗职工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实现了此前"翻一番"的目标;北京市民政局领导进山(走街)入户体察民情连续17年形成制度,数千名基层群众共享思想文化大餐;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大民政文化的意见》,被民政部在全国重点推介.走进北京市民政系统,处处感受到浓郁的民政特色文化氛围涌动的热潮,展现在笔者面前的是一幅大民政文化与民政特色文化交融共生、独具风华的恢宏画卷.  相似文献   

20.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安静的课堂里,我朗读着、讲解着,潜心投入,绘声绘色。 多年来,我一直对这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情有独钟。同学们似乎也受到感染,瞪大眼睛出神地听我讲,齐声跟我读。此刻,我更是得意非凡,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好像要把同学们带到那烟波浩眇的洞庭湖畔,进入那千年前的历史画卷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