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两岸关系》2007,(3):1-1
近两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持续增强。但是,两岸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台独”势力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利用一  相似文献   

2.
台海要论     
《两岸关系》2006,(10):1-1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当前,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增多,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的势头增强。但是,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尚未消除,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仍然是两岸同胞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坚持贯彻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早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  相似文献   

3.
陈升亮 《半月谈》2004,(11):34-35
5月1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的声明中,给台湾当权者指出了两条道路: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一条是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发表仅1年,就转化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巨大力量,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两岸形势更加缓和。2004年台湾大选后,两岸关系一度十分紧张,2005年3月“四点意见”发表后,非常严峻的局势慢慢走向缓和。二是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后,遏制了“台独”分裂势力铤而走险,胜似百万雄师。三是连、宋历史性访问大陆,国共两党领导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博大的胸怀抚平了过去的历史创伤,国民党也确立了未来的政治路线。四是台湾“三合一”地方选举,国民党气势…  相似文献   

5.
陈云林 《两岸关系》2007,(1):F0002-F0002,1
回首2006年,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趋势持续增强,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一年来,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对“台独”活动危害性的认识日益加深。台湾当局领导人推进“台独”分裂路线,强行“终统”,挑起两岸对抗、制造两岸关系紧张的行径遭到两岸同胞的反对和谴责;其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受到遏制。一年来,祖国大陆着眼于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引领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反映了两岸同胞追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一年来,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党间的交流与对话持续深入,先后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和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系列活动。我们继续推动落实有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07,(2):1-1
新年伊始,台湾当局逆势而动,大肆鼓吹“台独”分裂主张,蛮横限制两岸交流合作,蓄意毒化两岸关系气氛,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且竭力撕裂台湾社会,制造族群对立。形势再一次表明,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依然是两岸同胞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两岸的分歧     
目前两岸在目标、定位、现状认定及民意上存在严重分歧,未来两岸关系是否恶化,将取决于三项重要因素,也存在五项足以制约“台独”的因素,遏制“台独”、避免战争将是两岸关系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反对“台独”,就是促统,只要“台独”无法冒险,两岸关系必能渡过危机,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贺 《统一论坛》2009,(1):25-27
2008年,是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折、“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重新在岛内执政,“法理台独”被有效遏制,两岸关系走出“高危期”。两岸和平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岛内外“遏独促和”的因素持续增强。但由于多年来“台独”势力强化动员造势,岛内民众的身份认同仍趋复杂。  相似文献   

9.
浩帆 《半月谈》2005,(6):9-11
最近,两岸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新的积极因素,台海紧张局势出现了某些缓和的迹象,但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仍然是严峻的、复杂的。笔者认为,目前岛内局势及两岸关系形势出现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两岸关系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统一论坛》2004,(1):11-15
对于两岸关系来说,2003年并不寻常,继续在趋于越来越复杂的同时沿着两个轨迹发展。一方面在祖国大陆推动和台湾社会各界配合下,两岸交流成就显著,实现两岸“三通”已成为两岸民众的基本共识;一方面由于陈水扁提出“2004年3月进行‘防卫性公投’”、“2006年12月完成‘台独’制宪”、“2008年5月实施‘台独’新宪法”的“台独时间表”,加紧“台独”的“具体化”“法制化”“政策化”,两岸政治僵局  相似文献   

11.
吴能远 《台声》2007,(10):20-22
两岸关系正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动力在增强;另一方面,两岸政治时抗正激化,“法理台独”正对两岸关系构成严重的威胁。于时,面对两岸关系之未来,如何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之议再起。  相似文献   

12.
单声 《统一论坛》2005,(3):25-26
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以高票通过。这部法律是中国人民为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维护台海地区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重大举措,为两岸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和广大海外侨胞在内的全球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可是我们却看到,近期以来岛内的“台独”势力恶意歪曲、污蔑《反裂国家法》,企图以此混淆国际视听。笔者坚信,历史必将证明这是一部顺民意、保和平、促发展、造福于两岸同胞的法律,“台独”分子的谣言将不攻自破。《反分裂国家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是两岸关系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海内外中华儿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有效地遏制和打击了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台海局势从高危期转化为和平发展期,顺乎时代潮流的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2007,(8):4-4
今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形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增多,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增强。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国共两党有关方面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大陆方面又推出了十多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并加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  相似文献   

15.
邰海 《统一论坛》2004,(4):13-14
当前台海局势的重大变化, 引起海内外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台独”分裂图谋能否得到有效遏制,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不久前,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已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当前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立场和主张。从国际格局、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坚决挫败“台独”分裂图谋。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08,(4):1-1
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事实证明,搞“台独”不得人心。台湾同胞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台海和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所系、共同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17.
刘红 《统一论坛》2006,(5):21-22
当前“,法理台独”已经成为陈水扁任期结束前的施政目标,陈水扁当局强力推动的“法理台独”已经对台湾社会、两岸关系造成很大的危害,制止“法理台独”已经成为两岸的共同任务“。台独”在李登辉的纵容下完成“合法化”不过十多年“,台独”势力执政至今不过六年,但它带来的恶果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是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全面对抗、政局动荡多变、陈水扁全面扩张权力、“台独”气焰嚣张、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的一年。两岸关系总体上呈现“政治危险僵持、经贸迅猛发展”的格局,两岸围绕一个中国原则、“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相当激烈。陈水扁加快推动“台独”步伐,蓝绿两大阵营围绕“3·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是台湾对外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一年。年初,陈水扁强推以“法理台独”为目标的“入联公投”,在岛内外疯狂进行“台独”冒险。5月20日,岛内政权更替,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在对外政策方面,重新执政的国民党当局摒弃陈水扁当局极端和挑衅性的“台独外交”,改以推行务实、灵活的“活路外交”政策,主张以改善两岸关系为前提发展对外关系,两岸协商解决台湾“国际参与”的问题也开始进入视野。  相似文献   

20.
陈水扁终于在2月27日抛弃“四不一没有”承诺,终止了“国统会”和“国统纲领”,走上了“新宪公投”的“台独”绝路。加剧对抗,陈水扁事“独”一意孤行2005年至今,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祖国大陆在胡锦涛“四点意见”的指导下,注重争取台湾民心,积极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