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浙江历史人文读本》(全八册)为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张伟斌主编、陈野执行主编。全书由《长河绵延》、《千秋镜鉴》、《金声玉振》、《岁时年景》、《启智开物》、《诗渊文薮》、《江山风情》、《五色影音》八个分册组成,各成体系,相得益彰。在内容上,丛书撷取浙江历史文化中最精华的材质,尤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性人物和事件,呈现了一连串清新简明、意蕴深长、兼具历史气息、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质的"浙江意象"。在形式上,丛书图文并重,不仅增加了读者阅读的趣味性,而且为读者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增加了丛书的学术含量。另外,全书虽名为"读本",但编写者却并非单纯地为了通俗易懂而降格以求,或游戏笔墨以哗众取宠,而是将写作建立在严谨、规范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力求反映最  相似文献   

2.
曹禺的剧作《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鲁迅向个体生命寻求"和谐"的艺术精神生动地体现着韧性的文人气节。散文诗《影的告别》以平常人烦恼事的"孤独心语"倾述着个体生命的困惑,以"二重"心理移情于现实与梦幻。就感性而言,似乎都是些狂语,但其理性隐喻又启迪于人:人生中,难免逆境与不顺,倘若换一个角度调侃遭际,以善待自我、善待人生的超脱消解烦恼,那么——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立的话!  相似文献   

4.
侯素琴 《求索》2012,(6):66-68
叙述视点、视角和聚焦是小说叙事学的核心概念。叙述视点即叙述者站在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来叙事,重点解决"谁在说"的问题;叙述视角讨论"谁在看"和"看什么"问题,狭义上的视角受人物等因素限制;在热奈特的聚焦理论中,聚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讨论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及其变化。叙述视点、视角和聚焦这三个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讨论小说的叙述行为,均涉及叙述者与感知者、小说人物与聚焦对象、叙述技巧与故事内容、现实生活与文学虚构等叙述理论所讨论的本质关系问题。本文旨在说明,三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等同或对立,它们互相区别,互相依存,对其深入理解有助于文学研究者对小说文本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荨麻>是爱丽丝·芒罗2000年发表在<纽约客>(New Yorker)上的短篇小说.小说叙述的是一个中年女子所面临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任何女人,不论种族、肤色与国籍,都要面临激情、困惑和窘境.本文主要从这篇小说独特的叙事方式、生动的细节描写、细致的心理描述和小说的双重主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向读者展现艾丽丝·芒罗作品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这样的"共振"好!读《公民导刊》2008年第4期特稿栏目《代表与百姓"共振"》,笔者感慨油然而生:这样的"共振",好!首先是"共振"一词用得好,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本质属性。其次是刊物"共振"得好,不惜篇幅,用6个页面,详细报道了5位人大代表的履职事迹。5篇报道,紧扣"共振",图文  相似文献   

7.
杜翠琴 《求索》2010,(9):211-213
福克纳的小说创作有意识地对各种叙述技巧进行了设计创新。为揭示各种各样的主观性之间的关系,他创造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要求:如果读者想理解小说,他就得关注叙述模式。他发现:生活在于充分的现时性,这种现时性反过来又包括了过去和将来,因此,艺术家可以塑造时间。  相似文献   

8.
王艳萍 《前沿》2013,(2):142-143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的婚姻爱情故事,展现了独特的叙事艺术:采用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叙述方式,重叠功能性人物与心理性人物,通过聚光灯与反射镜来塑造人物,隐蔽作者型的叙事声音,恰当地选择小说书信化,这些都使小说在平凡事件叙述中展现不平凡的艺术特色.奥斯汀成功地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将小说带离传奇迈向独立,使《傲慢与偏见》成为文学史中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世界建构元素和功能推进命题是文本世界建构的两个组成部分。文学叙事语篇的叙事人称和叙述视角会影响读者文本世界的建构。在第三人称叙事中,由于叙述者不在小说的虚构世界中,读者直接走进小说故事表征小说的文本世界。由于全知第三人称叙述者既可以从外部观察小说世界,也可以进入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读者的文本世界建构也会随着叙述者叙述视角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当叙述者站在故事外叙述时,读者建构语篇的文本世界;当叙述者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时,读者建构从文本世界偏离的亚世界。  相似文献   

10.
正《沧海月明》是征辉先生出版的第五本散文集,和以往的集子相比,我在里面读到更多的是"我手写我心"的澹定从容。在技法上他不再刻意地追求叙述方式的推陈出新,另辟蹊径;在内容上他更注重对生命和众生的思考,对自我内心的提炼与完善。他不再刻意取悦读者,而是以一颗真诚的心,以自我的人生体验为模本,写出了蛰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生命感慨与况味。正如俞平伯所言:"文章之妙出诸天然,现于人心。及心心相应,其流传遂远。"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养生关键在养心什么叫养生──养生最主要的是从性格上和态上修身养性。古人云:"性格决定命运",以种平常心来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子女,对待同志,对待亲友,"自古仁者多长寿"。一个人怎样能把握自己,做一个长寿的人,一位朋友说的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三分天注定"是指基因和遗传,中医指的是先天  相似文献   

12.
曹静漪 《思想战线》2003,29(6):136-137
叙述学自20世纪60年代形成以来,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家,主要有热奈特、巴尔特、托多洛夫、布斯、里蒙—凯南、马丁、查特曼、巴尔等。他们从叙事作品的结构、话语和叙事方式等方面做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使得这一学科得以确立、发展,并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理论家的论著丰富了叙述学理论,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的问题和争议。谭君强的《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以下简称《叙事理论》)一书的出版,为叙述学理论的发展、争议的解决奠定了一个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尤利西斯》是一部构思巧妙、意义深远、语言深奥难理解的经典之作。它的成功之处与它多重角度叙述技巧有紧密的联系,从叙述角度和叙述语言两方面着手,对《尤利西斯》的多重角度叙述和叙述语言的多种功效进行了研究,力图找出它们在调整叙述长度、拓展小说情节、凸显小说主题和描绘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特殊功效。  相似文献   

14.
《爱,友谊,追求,爱情,婚姻》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优秀短篇小说之一。她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受到了文学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从多元叙事的视角来看,该小说中采用了叙事聚焦的策略,在零聚焦叙述、内聚焦叙述和外聚焦叙述中灵活转变,又将三种叙事聚焦有机结合,互为辅助和补充,深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心理活动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将小说的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小说的主题"爱,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也得到了深刻的阐释,为读者奉献了一场精美的文学盛宴。  相似文献   

15.
李权文 《求索》2012,(6):91-93
《他们眼望上苍》的女主角珍妮寻求自我的历程折射了作者赫斯顿的生活原型。珍妮如同赫斯顿一样经历了三次不同的婚姻,每一次离异后都对下一次婚姻充满了幻想和美好的期待,但都以失败告终。珍妮不是活在现实中,而是生活在他人的言说之中。赫斯顿意在表明,女性要在男人主宰一切的社会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只是"南柯一梦"。  相似文献   

16.
郝迎聪 《传承》2009,(18):136-137
学术界对张爱玲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小说内容、思想的探讨上,对她小说的叙事技巧进行分析的文章还不是很多。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其代表作之一《倾城之恋》的叙述视角,以此来看其叙述视角的特点——视点转换。  相似文献   

17.
善待自己     
茫茫世界,人生有如沧海一粟。何不善待自己,让生活充满美好和生机。人们常常说,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那么就让每天都无忧无虑地过吧,不求成为早熟的神童,只求一份童真和童趣。顺其自然,这是善待自己。上学后,为了高分数好成绩,不得不天天做着枯躁无味的题目,心理负担也很重。俗话说“十年寒窗,方能成材”,其实读书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有老师的淳淳教诲,有父母的殷殷期望,有同学的真真友情,感受到自己的文化见识一天天地增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无论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还是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本刊中、英、法、西、阿、德6个文版现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年"面向海外读者诚挚征稿。范围:主要面向这30年期间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连续5年以上(含5年)的外国友人。要求:文章结合自己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的亲身感受并要求采用"讲故事"的叙述形式以增强可读性。体裁、字  相似文献   

19.
赵娟 《传承》2009,(13):28-29
《春天的故事》写了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写了继往开来的领导人带领人们开创美好未来,《中国梦》写了中国人的千年梦圆。蒋开儒创作的"红色经典"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他那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激情。  相似文献   

20.
细述中国文学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的轨迹新中国成立初期,"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和《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后来被称为"红色经典"的小说一经面世就不胫而走,曾深深地影响了亿万读者,成为带有特定时代印记的"史诗"。陈建功分析说:"1949年到1966年,这17年我国文学的成绩是显著的,刚刚步入新时代的作家们怀抱着拥抱新生活的激情,写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当然,由于左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