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的父亲林博济今年92岁,是革命烈士林野之子。祖父林野,龙岩市(现龙岩新罗区)人,他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6月回到龙岩参加朱、毛率领的红四军,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参谋长兼第七支队队长,1929年12月底参加古田会议。曾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后牺牲于江西瑞金。林博济是林野唯一的儿子,1934年秋送回  相似文献   

2.
屈继元 《湘潮》2023,(1):28-29
<正>英烈小档案钟纬剑(1907—1935),湖南醴陵人。1922年加入新雷声社,参与领导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时任第六军副团长,后参加南昌起义。1932年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步兵团团长、红军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先后任红军干部团参谋长、第一野战纵队参谋长、中革军委“红星”纵队参谋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参谋长。1935年2月在老鸦山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相似文献   

3.
赵博生(1897—1933)原名赵恩溥,生于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先后在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任职。1924年冬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任团附、旅参谋长、特种兵旅旅长、军参谋长,参加过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时,被调至江西"剿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4日和季振同、董振堂等率部在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参谋长兼十四军军长,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和南雄水口、建(宁)黎(川)泰(宁)等战役战斗。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奖章。1933年1月8日在江西南城黄狮渡战斗中牺牲。随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将宁都县改名为博生县,并在瑞金建立"博生堡",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4.
徐壮志 《世纪桥》2005,(11):86-88
洪学智,1913年生于安徽。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长征中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抗战中曾任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四野43军军长。  相似文献   

5.
吴光浩:湖北黄陂人,1905年出生,黄浦军校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叶挺独立团连长、营长。1927年10月受中共湖北省委派遣领导黄麻起义,任起义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副总指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兼三十一师师长。1929年4月前往商南领导起义,途中不幸牺牲,年仅24岁。  相似文献   

6.
重庆老红军     
冯建新 《红岩春秋》2011,(5):82-F0004
老红军梁开顺,94岁,汉族,福建武平县人。1930年10月参加革命,1931年5月参加红一方面军第12军,1934年10月从江西参加长征,1936年入党。抗战期间,曾任白求恩大夫的助手。1979年,以江津地区卫生局副局长身份离休。  相似文献   

7.
洪学智,1913年生于安徽。1929 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长征中任红 四军政治部主任。抗战中曾任新四 军三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解放战争 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 员、四野43军军长。 在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的序列 里,洪学智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中 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惟一曾两次被 授予上将军衔的人。今天,我们终于 有机会走近这样一位传奇名将的人 生。  相似文献   

8.
正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1927年2月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科学习,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央红军先遣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委、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十九兵团政治委员。率部挥戈保定城,解放石家庄,建功新保安,强攻太原城,英名留存华北解放战争史。  相似文献   

9.
《党史文汇》2010,(10):16-16
车耀先(1894—1946),四川大邑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在四川地方军队中任团长、师参谋长。抗战爆发前后,在成都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曾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  相似文献   

10.
邱金发是龙岩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长征中强渡乌江的“二十二个红色英雄”之一。 1934年年底,中央主力红军突破敌四道封锁线,到达黔东南。红一军团首长指示:“进抵黔北,夺取遵(义)、桐(梓),发动群众,是我军当前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9,(6)
白天白天(1907——1973),原名魏巍,别名浩然,隆回县金潭乡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军83师团长、师参谋长,93军参谋长。“七七”事变后,在河北、山西抗日,1937年赴延安考察,以后又在太原、武汉等地多次会见周恩来和彭德怀同志,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密切联系。1940年投奔八路军总部。1941年加入共产党,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军委高参室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处长、教育处长、补训师副师长、13纵参谋长,61军副军长。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2.
正罗舜初,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军委二局副局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军委总参谋部二局局长,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八路军第1纵队参谋处处长,山东纵队参谋长,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鲁中区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0军政治委员、军长等职。抗战时期与解放战  相似文献   

13.
正张藩,湖南浏阳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军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纵队、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参谋长,解放军纵队、军政治委员,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军事学院副院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参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率部参加黄桥、宿北、鲁南、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他戎马一生、英勇善战、任劳任  相似文献   

14.
罗舜初(1914——1981),福建上杭人。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科长、中革军委二局副局长等。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湘潮》1987,(4)
方毅、何长工同志为蔡协民烈士诞辰八十五周年题词。蔡协民烈士是华容县磐石坑人,1925年入党,曾任红军政治部主任、福建临时省委书记等职。1934年牺牲。今年是他诞辰八十五周年,方毅同志为此题词“英风长存”,何长工同志则书写了“蔡协民同志故居”。  相似文献   

16.
正廖似光(1911—2004),广东惠阳人,凯丰的夫人。1929年初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中共七大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1934年10月,廖似光跟随红军队伍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当时,她已经怀孕四五个月了,丈夫不在身边。组织上为了照顾她,将她编进了干部休养连。休养连除了女同志  相似文献   

17.
开卷有益     
王平(1907——)湖北省阳新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曾任冀中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成武(1914——)福建省长汀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曾任冀中军区司令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8.
1990年7月9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北京成立了第一野战军战史编审委员会(简称"编委会").主任委员:习仲勋[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指解放战争时期,下同)任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王震(曾任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国上将).副主任委员:廖汉生(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时任第一兵团一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杨得志(曾任总参谋长,时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开国上将),阎揆要(曾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时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开国中将),王恩茂(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时任第一兵团二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王世泰(曾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任第二兵团政治委员).编委由曾参加西北战场指挥作战的军以上领导同志杨秀山(曾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时任第一兵团二军副军长,开国中将),余秋里(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时任第一兵团一军副政治委员,开国中将),冼恒汉(曾任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时任第七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耿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秘书长,时任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傅崇碧(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时任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副政治委员,开国少将),张达志(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炮兵司令员,时任第二兵团第四军军长,开国中将)等23人组成.解放后,他们担任党和国家、军队重要领导职务.一野战史编写办公室(简称战史办)由兰州军区组建.笔者有幸参加部分章节的撰写,还对"战史"、"战例选编"进行了统稿.  相似文献   

19.
一兵 《党史纵横》2000,(4):48-48
曹国安(1900—1937)吉林永吉人。原名于德俊。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入北平毓文学院学习。1930年毕业,曾去绥远国民党部队任参谋长,因策划兵变被监视,被迫潜回北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北平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冬回东北家乡组织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初打人伪军做兵运工作;4月下旬率迫击炮连起义,改编为红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任大队长;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三团政治委员。1934年11月任第一军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在辉发江南北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春部队…  相似文献   

20.
<正>马仁兴(1904—1947),河北平乡人,1920年从军,曾任冯玉祥西北军少将师参谋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率部起义,任八路军冀中骑兵团、27团团长,晋绥一分区司令员兼晋绥27团团长。挺进东北后,任东北民主联军保1旅旅长、西满纵队独1师师长。1947年6月23日,马仁兴牺牲在四平攻坚战前线。辽吉省委授予“辽吉功臣”光荣称号。吕正操说:“这是一位忠于党,热爱祖国的好同志,有军事指挥才能。”陶铸称赞他:“创造辽吉的功臣,作战治军的良将。”纵观马仁兴烈士一生,敢舍敢得是值得称颂的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