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镇改革:从权力结构的失衡走向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4年乡镇政府恢复重建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曾进行过多次乡镇改革.以乡镇撤并、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改革是我国20年来乡镇改革的一般做法.然而,积重难返,乡镇机构在改革中日益臃肿,乡镇人员在精简中增加,乡镇一直处于"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以及"循环改革"的怪圈,改革的目标一次次落空.本轮乡镇改革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吗?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善治与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中央和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之后,我国的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又正式开始了.为了使我国的机构改革不至于再度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本文致力于追踪世界学术前沿动态,提出了"壮大市民社会、丰富治理结构、改革政府机构"这一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全文紧密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重点论述了市民社会和善治的缘起、含义、价值以及在中国的可行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深层次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机构改革,说到底是权力结构、利益格局、政策规制的重新调整和建构,为此,必须着力解决权力部门化、利益部门化和政策部门化问题,才能解决机构改革中深层次问题,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相似文献   

4.
政府机构膨胀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孔祥利建国以后,我们先后进行过6次机构精简,但每次精简之后,又会形成更加严重的膨胀,始终无法走出“膨胀—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九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为了避免第7次机构精简重蹈覆辙,本文拟对政府机构膨...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建国以来先后进行了七次机构改革,但前六次基本上没有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我国现行行政机构存在着高成本、低效率和权力腐败三大弊端,从个人和社会心理以及体制上浅析其微观成因,对于加深搞好第七次机构改革的认识不无裨益。一、数据对比:看...  相似文献   

6.
试论行政体制的结构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共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改革。前三次政府机构改革走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圈。尽管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有强劲的外部动力,而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要认识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行政体制结构进行分析。 一、行政体制的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部制”难点是特殊利益集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锋 《理论参考》2008,(5):47-47
鉴于国情以及此前数次机构改革出现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惯性反弹,对“大部制”改革,我们切不可过于乐观,低估了前方的诸多困难和阻力。  相似文献   

8.
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改 革的核心。在乡镇机构改 革中,正确认识乡镇政府应该具备什么职能至关重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的乡镇机构改革仅是对机构的合并加减,职能转变并没有到位,该分离的没有分离,该放权的没有放权,仍然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握在“手中”,这样势必将重蹈以往机构改革“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覆辙。乡镇政府工作四大特色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政权的基层机构,地位特殊。专家们认为乡镇政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世界行政改革的热潮,中国的行政改革已有20年的历程,20年来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机构等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改革,改革过程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机构庞大,人员臃肿。人员和机构的庞大又带来手续的烦琐,由此又派生出财政预算赤字的增加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艰难。尽管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去解决机构和人员膨胀的问题,但都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老路,而且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虽未间断,但政企不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随着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通过,拉开了这场革命的帷幕。回顾建国以来,我们历次进行的机构改革都无一例外地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怪圈,这一次改革能否走出循环,在千年转换之际,“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企盼。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次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的分析,对这次机构改革的前途命运作一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新的一届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已着手实施,政府机构将精简四分之一,人员精简近二分之一。各地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政府部门也开始考虑行政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工作。但据笔者所闻,大部分的政府部门都把注意力放在压缩机构和人员上,考虑问题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精简比例的简单仿效。而且大有“一级看一级,上下一刀切”之势。政府机构改革如果不从职能转变等深层次上考虑问题,机构和人员精简只会重蹈过去“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  相似文献   

12.
从1984年乡镇政府恢复重建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曾进行过多次乡镇改革。以乡镇撤并、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为主要内容的机构改革是我国20年来乡镇改革的一般做法。然而,积重难返,乡镇机构在改革中日益臃肿,乡镇人员在精简中增加,乡镇一直处于“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以及“循环改革”的怪圈,改革的目标一次次落空。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6,(1)
正1990年,我伴随着《侨园》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五年,出刊185期,2200余万字图文并茂。从铅印、彩印、人工、电脑、双月、单月,一路走来侨园人用十指梳理了人生百味、世界风云,记录了全球华人华侨历史步伐的点点滴滴,留下了不灭的记忆。我老了,《侨园》已成青年。二十五年,历经新闻出版整顿、清理、裁撤、保留,再整顿、再清理、再裁撤、再保留。我们坚持、坚守意志不改,步履蹒跚、寻路再走。迷茫时,默问路在何方,辉煌时,荣辱不惊。荆棘之路成就了数位社长、总编、企业家,岁月不老,时光永新,他们时刻都认为《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自建国以来,进行过多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给终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目前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这些弊端直接阻碍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并且严重影响着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抓住当前有利机遇,推进和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克服这些弊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是进行机构改革的前提。抓住了转变职能,就是抓住了机构改革中的“牛鼻子”,抓…  相似文献   

15.
机构与编制的问题历来是行政管理实践中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建国以来,我国进行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但是,其收效甚微,始终没有打破“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面对这种情况,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使我们陷入了极大的困惑之中。理论工作者在探索,实际工作者在实践,人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试图回答和解决机构精简的恶性循环这一难题。如果我们不能从理论上揭示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因此,对政府机构改革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到十五大召开之前,这期间我们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几次机构改革都走人了循环的怪圈。用一个形象的公式表示出来就是:人员和机构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这个循环怪圈的产生,使得我们的政府机构改革进展缓慢,严重滞后,没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八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机构裁撤和功能调整的大部制改革。以往的七次大部制改革,取得了机构精简、人员减少、职能转变等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职能重叠、人员冗余、多头管理等问题,尤其是大部制改革一直局限在政府体系内部。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国家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大部制改革指引了方向。十九大后,在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引下,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总体创新思路是:将政党、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纳入到大部制改革思路的确定中;将"大系统"概念纳入大部制改革机构调整方案中,打破了过去局限于国务院部门之间的"大部制"概念;将加强和优化"党的领导"明确为国家机构调整的重要原则,贯彻到大部制改革全过程之中;将"机构随功能走"或曰"结构功能相匹配"原则落实到机构职能、级别、编制、权能的规范中。经过本次新的大部制改革,今后中国的政府机构必将更加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关系明确、运行高效。  相似文献   

18.
政府机构人员膨胀与分流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英 《理论探索》2001,2(1):56-57
人员分流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承载着解决政府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矛盾的重负,事关机构改革的前途。如何使机构改革走出以往“精简—膨胀”的怪圈,关键要解开三个难点:分流人员不服从怎么办 ?分流不公平怎么办 ?分流之后再倒流怎么办 ?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建国以来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政府行政机构改革,主要是围绕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重点来讲行的,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缩减机构和精简人员。这四次机构改革,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完全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在某些方面反而强化了管理体制上的某些弊端,影响了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充分有效地发挥。并造成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造成恶性循环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未能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20.
刘智峰 《团结》2001,(4):13-16
从1978年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先后进行了四次机构改革,但都难以走出精简之后再膨胀的循环圈。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它涉及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