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抱团上岸”的温州商人有一个关于温州人的故事:当温州人发现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吃螃蟹的时候,以为洋人也会喜欢,便装了一船运到荷兰,结果当地海关拒绝让螃蟹入境,温州人只好把这船螃蟹倒进了附近海域,没想到,这些生命力旺盛的螃蟹居然纷纷爬上了荷兰海岸,并在当地繁殖。温州人并没有把这个故事看作是一个笑话,记者的一位温州朋友说,他认为这些螃蟹恰恰体现了温州人的特性,无论有多困难,温州人都要上岸,而且,温州人向来都是“抱团上岸”的。温州地处浙江南部沿海,山多田少,区位条件较差,自然资源也无明显的优势,这就决定了温州人必须通过人…  相似文献   

2.
一、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恰当的发展途径乡镇企业发韧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并形成了两种公认的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苏南走的是一条在过去社队企业的基础上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路子(在那里个体户很少,而且看不到个体经济中有多少冒尖户);温州地区走的是一条以“前店后厂”为特色的发展家庭企业的路子(在温州沿海农村和小城镇,万元户约占总户数的30%左右)。这些地区60—80%的劳动力转入工副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商品率、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正在缩小。他们发展乡镇企业的成功经验无疑是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任何一种经济模式都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才具有它的意义,因此,无论是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如果我们机械地照搬,削足适履。对于发展我省乡镇企业都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3.
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见长的是温经济发展格局,是近年来引起人们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最近,笔者到温州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温州经济发展格局有了一定的认识。温州经济发展格局是当地特定条件的产物温州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大多数地区属于丘陵、山区地带,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地少人多,整个地区人均不到五分田,有的地方人均只有两分田左右,仅仅依赖土地人们是很难维持生存的。所以,温州人历来有加工小商品和外出经商的传统。自古以来温州一直是东南沿海的重要商埠之一。温州人乐于经商,熟于经商,有很强的商品意识。而且,温州作为比较贫穷的地区。解放前很多人跑到海外谋生,使得温州又成为著名的侨乡之一,与海外有着广泛的联系。所有这些,都为温州地区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八千万人脱贫致富张宗斌,汤安中小平同志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理论的提出与贯彻执行,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沿海不少地区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我国目前尚有8000万人(...  相似文献   

5.
秦彦耀 《理论学刊》2006,1(2):78-79
人的发展与人的社会交往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马克思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就在其“世界历史”思想中深刻地阐释了二者的内在关系。这对于当前我们在交往全球化大背景之下,研究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交往全球化内蕴着复杂矛盾,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我们应该正视它的双重效应,辩证地分析其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从而做到趋利避害,顺应交往全球化的要求,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温州区域经济差异及梯度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是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国首批十三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也是一块深受国人和海外人士关注的热土.全市现辖三区二市六县,总面积为11783平方公里,总人口693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在我国较早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开创了温州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978年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加至407.49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1.12亿元增加到748.9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6.3亿元增加到212.2亿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26.4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113.5元增加到2801元.上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4至5番.全市综合实力大大增强,1988年—1994年温州GDP平均增长率为18.20%,超过了杭州市(15.28%)和宁波市(16.24%).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温州的经济区域内,  相似文献   

7.
人的本质概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理论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有着深刻见解,但在不同的思想发展阶段,其理论定位却不同,只有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返本开新,我们才能深入挖掘人的本质概念的科学内涵,揭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唯物史观、实践观的内在联系及其思想发展脉络,厘清马克思人学理论与西方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深化对"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认识,增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潜江市浩口镇是我省农副产品的集中产区,也是乡镇企业优质产品的密集地。面对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初具规模的工业,如何把农村经济引向国外市场,使乡镇企业走向世界,对此,我们采取“借船出海”的办法,以国外市场为目标,以沿海、特区为跳板,把发展外向型企业作为增强乡镇经济的突  相似文献   

9.
一、从需要出发来考察人的思想、行为、是改革思想教育的前提人成其为人,其需要与其他有机体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这里,“依赖”正体现人的需要的被动性与局限性,而“要求”则体现人的需要的主动性与发展性,它们都离不开人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的制约。这就意味着人的需要本身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和意识,也不取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而取决于人的客观生活条件,取决于人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温州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观和自身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温州商会、行业协会、世界温州人等中介连成一体,编织了温州人关系网。  相似文献   

11.
唯物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 《理论学刊》2002,1(3):18-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才为有关“人的发展”学说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由此阐发的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其历史的实现过程,才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我国,我们党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一个重新认识和深化实践的过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社会的“全面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它全面深刻地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我们党恢复光大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类意义上的人、社会意义上的人,还是个体意义上的人。这种在逻辑上的区分,对我们理解“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人的存在形态看“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且有助于澄清“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以个人为本”等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不论从报上看,还是听去过温州的人讲,那里尽管职工下岗率高于全国平均数,但他们却平静地走上了市场,不断“转”上了新岗,故而获得了“温州无下岗”的美誉。在全国各地普遍为职工下岗问题感到挠头时,这着实让人振奋。温州人的方言,将“下岗”说成“站起”,只要“站起”,就能“迈步”。这显然是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体现。学习温州经验,首先要学习这种精神。当然,精神也要有一个科学的着力点,盲目蛮干,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雪上加霜”。温州人率先进行的市场取向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就是非常聪慧的开创。正因为他们抓住了这两点…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论断,对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以做好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把握“人的本质”。这是做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人的本质怎么认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  相似文献   

15.
(一)胶东地区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才条件,经过三十多年来稳定的经济发展,我省胶东地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我们称之谓“胶东模式”。“胶东模式”有明显不同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特点。为完善这一模式,促进胶东地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胶东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是:发挥自己现有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设备、管理的优势,以发展出口创汇工业为  相似文献   

16.
通常我们把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称为“取经”。时下,中华大地,取经热一浪高过一浪,留洋出海,参观观摩,学习培训,无所不有。这对吸取好的经验,繁荣经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发现,在取经热中,不少人把经取歪了。东北沿海某市领导,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状况,带领人员赴浙江温州、福建石狮取经后,没有看到他们依靠科技、重视投入、尊重人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05,(1):1-1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全面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紧紧依靠全省人民,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良好开端。可以说,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省老工业基地正在走上振兴之路,我省经济社会正走上快发展、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里所说的实际活动,首先应该是生产活动。因此,从哲学层次来研究人的发展,必须同生产力的发展结合起来。离开人去研究生产力,或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去研究人,这不仅在理论上是不充分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为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必然有悖于人类进步的根本目的。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必须始终以人的现代化为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总书记在这里抓住了社会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发展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的发展。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把人的发展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实际上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  相似文献   

20.
中央决定对西部实施大开发,这是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缆全局、面向新世纪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但就西部地区而言,如何迎接这次全国性的发展机遇,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笔者以为在做好西部开发这篇大文章上,温州的经验值得我们西部地区借鉴。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人为本,实行“商民政策“,放手发展民营企业。温州在解放以前可以说是沿海地区的“西部“,客观条件是“三少一差“,即人均耕地少(人均土地不足半亩)、可利用资源少、国家投资少、交通条件差(过去温州汽车过江靠轮渡,铁路是1998年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