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伟大的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在奠定其思想巨匠地位的《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中,曾向世界描绘了一幅反民主、非法治、侮辱正义、扼杀自由、丧失理性和公正、违背人道和人性的专制主义社会的可怖景象,并热诚地呼唤着一个民主、自由和法治的社会机制。实现正义,是现代法治的终极目的,而现代法治的精神内涵,却不仅仅在于获取一个正义的结果,也在于实现正义的过程。就专门抗击罪恶,最应体现法治  相似文献   

2.
3、在对抗中走向正义数年前的中国刑事诉讼庭审过程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镜头: 法官和检察官威风凛凛,律师或辩护人无精打采,被告人则搭拉着脑袋。检察官照本宣科,念完起诉书、公诉词后,就基本上万事大吉、“退居二线”了。真正的“主角”——法官则开始大显身手,一边翻着案宗,厉声向被  相似文献   

3.
18.什么是拘留、逮捕? 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依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1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相似文献   

4.
泥腿子登上议事堂秋夜,湖南省临澧县新安镇龙凤村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五十多名刚刚从田间劳作归来的村民代表,有的高挽着沾满泥巴的裤腿,有的叭嗒叭嗒地抽着旱烟,或辩得脸红脖子粗,或沉思默想后不时插上几句。村长等几个村干部却显得有点“低声下气”,“小心翼翼”地不断解释着。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国土面积有多大?”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绝大多数中国人给出的也许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错误答案,因为人们忽略了一片蓝色的国土——海洋。1996年5月,中国加入了于1994年11月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按照公约所规定的专属经济区等制度,中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遍地开花,一口世界上最大的大锅饭就此打碎,作为大锅饭体制的产物——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经济上已经独立的中国农民必然要谋取政治上的自治,而生产大队那种由上级直接钦定任命领导班子的治理模式,恰恰与农民的意愿背道而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广西罗城、宜山两地的农民们将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基因”嫁  相似文献   

7.
程序正义是民主制度设计的重要一环,是保障诉讼当事人合法权利、构建公民社会的基石性要件,是司法正义的必然要求.没有程序正义,司法的公正便无从谈起,而我国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执念业已成为司法实践中的极大阻力.辩护律师作为追求程序正义的专业群体,在接受委托、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危机四伏,这与我国程序正义理念的缺失关系紧密.时下恰逢我国刑事诉讼法大修,本文将分析正当程序下辩护律师的权利、话语、意旨三者关系,以期对刑诉法大修中设计的律师之权利义务制度有所破解.  相似文献   

8.
樊崇义 《法学杂志》2008,29(2):42-49
(接上期) 六、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 根据刑事诉讼主要通过何种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可以分为口供本位和物证本位两种证明方式.口供本位证明方式也就足在诉讼证明过程中注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虽然也注意收集除口供以外的各种证据,但口供被认为是证据之王,因此全部证明活动的核心是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而不重视搜集其他证据,并主要根据口供认定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9.
<正> 五、第一审程序问题 第一审程序在刑事诉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关键阶段。第一审程序的规定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刑事诉讼各项原则、制度能否得以有效实施,司法公正是否得以体现。修改第一审程序,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 (一)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开庭前如何审查 世界各国关于审查起诉的作法很不一致,有的不经过预先审查程序(如日本);有的采取大陪审团审查方式(如美国部分州);有的由预审法官审查决定(如奥地利、英国);有的  相似文献   

10.
4、愤怒之海的报复面对无法忍受的污浊和勒索,愤怒的海洋终于不再沉默,开始了以牙还牙的报复!赤潮,就是海洋向人类发出的红色警告。所谓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后,海水变成了红、黄、褐等不同颜色。赤潮所到之处,鱼类因缺氧或藻体塞入鱼鳃,几分  相似文献   

11.
徐斌 《法制与社会》2013,(10):51-52
我国当前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始建于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律师法》。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它是我国首部法律援助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建立。本文探讨《刑事诉讼法》修订后,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确立、完善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周赟 《现代法学》2013,35(1):184-193
在西方,尽管自中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司法过程中的事实根本上是一个裁量的问题,但直到现实主义法学的勃兴,这种认识方始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然而,迄今为止,包括现实主义法学在内的各种理论似乎都没有从逻辑上对事实的自由裁量本质展开系统的分析、证成。艾柯的"开放的作品"理论为这项任务的完成提供了足够的启示:之所以事实具有自由裁量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彻底的开放的作品。对这一结论的证成,除了有利于澄清理论上的相关争议外,也为我国刑事诉讼立法提供了一个反思和进一步完善的支点。  相似文献   

14.
15.
各位代表: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一、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必要性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6.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刑事和解作为一项特别程序纳入其中,首次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刑事和解案件适用的范围、条件等,统一了刑事和解的程序和适用标准。本文以论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十年试点刑事和解实践经验为依托,结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所确立之刑事和解的概念,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樊崇义 《法学杂志》2008,1(1):25-32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现行《刑事诉讼法》又出现了一些亟待修改完善的问题。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过程中要坚持理性的要求,具体而言包括:由以斗争哲学为指导转向以和谐哲学为指导;由国家本位转向国家、社会与个人本位并重;由一元化价值观转向多元化价值观;由权力治人转向权利保障;由有罪推定转向无罪推定;由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由客观真实转向法律真实;由重实体轻程序转向两者并重最终转向程序本位;由高压从重转向宽严相济;由国内优位转向国际优位。  相似文献   

18.
(六) 诉讼证明问题诉讼证明是指收集、审查判断证据以认定案情的全部过程。它是刑事诉讼的基本环节。四十年来,我国诉讼法学界对证明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对证明对象和证明责任问题讨论得最为集中、热烈。现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内容简介︵续)□王宁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主要是将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6月30日所作的《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的一部分条文纳入本节,并针对当前金融秩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修改补充:(1)增加“以转贷牟利为目...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本刊自今年第三期起连续推出刑诉法修改笔谈,并于第五期发表(我国诉讼立法的里程碑)一文,介绍了司法部、全国律协贯彻(刑事诉讼法)律师座谈会的情况。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付诸实施前有关各界学习、研究该法的努力相适应,本列现将此次研讨会的律师发言摘要发表如下,以飨读者。(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于今年3月厂日通过并公布后,有关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工作,去掌握这部确立了刑事诉讼诸多新的原则和制度的法律,以力争在明年1月1日付诸实施后能保证新的刑诉制度依法高效、公正运转。今年4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