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高级中学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美丽的阿克苏市。学校始建于1952年,时称步兵第五师八一子弟学校,这是一所随着军垦事业的诞生而诞生、随着军垦事业的辉煌而辉煌的历史名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经过许多创业者和后来人的共同努力,农一师高级中学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汇集了优秀的师资队伍;这里,凝聚了全师军垦战士的希望和梦想。  相似文献   

2.
今年45岁的王霞玲是农二师二十一团八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是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1985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农业劳动,这一千就是25年.从2002年起,她依靠兵、师、团党委的优惠政策,带头运用加压滴灌、育苗移栽新技术,在承包的25 6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勤劳致富,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浇灌出理想之花,近几年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46岁的王霞玲是农二师二十一团八连一名普通的女职工,是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从2006年起,她依靠兵、师、团党委的优惠政策,带头运用加压滴灌、育苗移栽新技术,在承包的35亩土地上辛勤耕耘,勤劳致富,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浇灌出理想之花,近几年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率先走上了小康之路,成为团场农业一线女职工"巾帼科技致富"的领头雁。2010年荣获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贾胜利 《兵团工运》2011,(11):18-19
<正>农三师四十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叶尔羌河畔,军垦新城图木舒克市近郊。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等兄弟姐妹,团场总人口2.8万,其中1.7万是维吾尔族,是一个少数民族成分较大的农牧团场。这里盛产棉花、小麦、玉米和红枣、核桃、苹果、梨、杏、甜瓜等水果。从上世纪1969年建团至今,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军垦儿女披荆斩  相似文献   

5.
2007年,张洁作为优秀学生代表,有幸到石河子大学参加学习培训,并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和军垦第一连,那里浓缩了全疆第一代兵团人艰苦创业的过往,一代代兵团人维稳戍边,保家卫国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年轻的他感受到石河子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这也正是为以后的他选择来到这座军垦新城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6.
正在神奇的额尔齐斯河畔,成吉思汗点将西征之地,坐落着一座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军垦城镇——国家生态城镇十师一八三团。这里是锡伯族西迁驻留之地,四季如画,也是神秘的草原丝路文化、军垦文化和西征文化的交流汇聚之地,文明和谐的城镇品味,适宜人居的城镇环境,让这里流光溢彩,魅力无限。2010年,中央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号角从这里吹响,十师一八三团借助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管理局的无私援助,大力实施了12项援疆项目,完成总投资31376.6  相似文献   

7.
这里是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一曲脍炙人口的《南泥湾》带我们穿越历史,回到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  相似文献   

8.
正每次,走过石河子市游憩广场的军垦雕像前,我总会停下脚步。望着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军垦雕像。思绪像穿透了那些尘封的岁月,耳畔也响起父亲爱唱的那首《送你一束沙枣花》,伴着熟悉的旋律,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风沙中父亲和战友们开荒造田的身影。上世纪50年代,石河子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来一队队兵团的军垦战士,他们唱着歌跟随王震将军来到这里,其中就有我的父亲。当时的石河子,只有20多户人家,散  相似文献   

9.
正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温泉河谷有一个叫道拉达的地方,经过五师八十七团三代军垦人54年的努力,在沉睡亿万年黑土丘的石头滩上,崛起一座军垦新镇——道拉达镇。走近这里,但见新楼鳞次栉比,街商铺霓虹闪烁,高产农田机器轰鸣,一个以农牧为主业的边境传统团场,正向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城  相似文献   

10.
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博尔塔拉草原,是兵团农五师的博乐垦区所在地,今天本刊特发表一组摄影报道,介绍在这里戍边的军垦职工的生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军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军垦文化不但是屯垦戍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新疆兵团军垦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新疆兵团军垦文化的形成、实质和内涵、军垦文化对新疆文化发展的意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疆兵团军垦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农十二师中学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少年儿童的盛大节日。同时,兵团"三代军垦唱红歌"启动仪式也在这里拉开序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相似文献   

13.
军垦文化是边疆在进行军事准备和生产建设的屯垦戍边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本文分析了军垦文化的来源与发展,以及军垦文化独有的"军垦魂、包容性、进取心"文化内涵,提出了在新时期,传承和发扬军垦文化的软实力,进行维稳戍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四十八寨     
四十八寨位于慈利县东端的广福桥镇,像一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张家界、常德两市的四县之间。去四十八寨,不仅要用眼去欣赏她美丽的自然风景,更要用耳去听她传奇的历史,用心去品读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万亩军垦梯田遗迹,这里的道佛教大融合,这里的关于杨幺、李自成、太平天国军等神奇神秘的传说,  相似文献   

15.
四十八寨     
四十八寨位于慈利县东端的广福桥镇,像一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张家界、常德两市的四县之间。去四十八寨,不仅要用眼去欣赏她美丽的自然风景,更要用耳去听她传奇的历史,用心去品读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万亩军垦梯田遗迹,这里的道佛教大融合,这里的关于杨幺、李自成、太平天国军等神奇神秘的传说,  相似文献   

16.
陈东  王环 《兵团党校学报》2009,121(6):64-66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兵团党委提出的创建“中国屯垦旅游”品牌和建设军垦文化、农业观光、绿洲生态三大基地的要求,以“军垦旅游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屯垦溯源游、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游、军垦文化游、军垦名城游、军垦人家游、现代工农业和科技教育旅游等产品,推出更多成熟的屯垦旅游特色产品和线路。  相似文献   

17.
军垦文化是边疆在进行军事准备和生产建设的屯垦戍边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本文分析了军垦文化的来源与发展,以及军垦文化独有的“军垦魂、包容性、进取心”文化内涵,提出了在新时期,传承和发扬军垦文化的软实力,进行维稳戍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在这里,文化与历史、文化与发展、延绵不断,交融共生;在这里,亮剑文化、甜瓜文化、知青文化,相辅相成,相互辉映;在这里,文化产业已成为引领城镇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强大精神动力。这里就是镶嵌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一个美丽小镇,六师一○三团蔡家湖镇,一个正在崛起的文化重镇。工作的经历让我走过了很多团场,但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我感触颇深。一○三团是一个有着丰厚军垦文化底蕴的团场,在抗日时期,就有一  相似文献   

19.
正张英,军垦二代,二师三十一团六连女职工,2003年以来担任连队女工主任,20多年来,她一直奋战在生产第一线,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7年3月荣获"兵团巾帼建功标兵"。致富路上的带头人2010年,团里调整产业结构,开始大面积种植红枣,张英带头直播建园,承包了28亩红枣。由于团场种植枣树缺乏经验和技术,导致大部分职工对种植枣树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20.
张小芳 《湘潮》2012,(10):39-42
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的军垦活动中,诞生了大量的歌曲。这些军垦歌曲丰富了军垦官兵的生活,鼓舞了军垦官兵的士气,有的甚至传唱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