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和朱德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的领袖,也都是别具一格的诗人.诗如其人,见之于毛泽东和朱德的作品,此语信然.毛泽东豪放,朱德质朴.在半个世纪的革命行程中,朱德有过几次与毛泽东的唱和,为两位世纪伟人的交往,也为中国现代革命的史册增添了奇光异彩.1945年8月上旬,美国接连以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苏联对日宣战出兵我国东北.在此形势下,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朱德也接连发布七道命令.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三次电邀由延安飞抵重庆,进行举世瞩目的国共谈判.谈判期间,柳亚子向毛泽东求索诗词,毛泽东以作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应索.11月,重庆《新民报晚刊》以传抄稿形式首先将咏雪词公诸于世,遂引起各方纷纷唱和,一时蔚为大观.在长长的唱和者名单中,也有人民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发布抗日宣言,不久,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形成.中国的抗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心,与中国有着传统友谊的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格外同情.1937年11月26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致函印度国大党主席潘迪特·尼赫鲁,感谢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日事业的支持,并且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到底的决心和信心.与此同时,朱总司令还说明了八路军当时面临的困难,希望印度方面能够提供医药、外科手术器械和外科医生.很快,尼赫鲁对朱德的来信作出了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深切缅怀朱德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历史功勋,追思和学习朱德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鞠躬尽瘁的崇高风范,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4.
朱德参加革命近70年,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可当年朱德刚发誓要彻底脱离军阀队伍,踏上共产革命这条全新之路时,陈独秀却拒绝朱德加入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马红 《世纪风采》2013,(2):28-31
王安娜,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并不太熟悉的名字,但是她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曾在武汉、重庆、香港、西安和延安工作和生活,在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日子里,结识了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叶剑英、邓颖超、贺龙、李克农等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她还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多次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  相似文献   

6.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第二年,朱德从重庆顺江出川到上海。此行,朱德一是要戒掉吸食鸦片之毒瘾,并治疗失眠顽疾;二是希望见到孙中山和陈独秀。在此之前,朱德已与思想进步、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妻子陈玉珍共同阅读《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等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史上,周恩来的名字与毛泽东、朱德的名字同辉。特别是在革命老苏区光泽县,20世纪30年代初,周恩来就和朱毛为光泽人民所熟悉。因为,周恩来、毛泽东、朱德不仅点燃了光泽人民革命斗争的烈火,还给光泽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光明。  相似文献   

8.
<正>朱德总司令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战地最高指挥员,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度过了近三年的峥嵘岁月。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14日,毛泽东、朱德电令红军各部,限10天内完成各项抗日准备工作。18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朱德总司令离开延安,前往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陕西省泾县云阳镇,迅速集结部队,准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以东,渠江以西,山峦起伏,沟深谷狭。这里有个集镇叫马鞍场,因靠着一座状似马鞍形的山而得名。新中国刚成立后不久,马鞍镇的几十个乡亲们串连起来,乘木船沿嘉陵江到了重庆,他们想取道重庆到北京跑跑路,见一见老乡——时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的朱德。朱德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告诉重庆的负责干部,动员乡亲们尽快回去劳动生产,一个也不要来!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贺龙替朱德接待了这批乡亲,派  相似文献   

10.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从西柏坡到北京建设新中国,毛泽东说是“进京赶考”,并提出“两个务必”,“希望考个好成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继续“赶考”,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向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相似文献   

11.
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工作的方针,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朱德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无私地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朱德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对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理论观作出了非凡的创意和宝贵的实践。2016年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朱德同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事业不懈奋斗,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我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档案文献的回顾,缅怀这位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13.
谭冠三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后,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此后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立下了赫赫战功。1949年10月,党中央作出了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1950年3月,谭冠三率军进入西藏。在进军西藏和建设西藏的艰难岁月里,他将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奉献给了西藏高原,奉献给了西藏人民。  相似文献   

14.
重庆,因其曾经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舞台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在抗战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重庆市委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8月28至29日在渝联合召开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战争胜利学术研讨会”。为了指导好会议的召开,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孙英提前来到重庆。孙英对重庆的党史资源和党史工作非常重视,在2001至2005年7月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期间,曾四次到重庆考察指导工作、出席会议和进行调研。这次…  相似文献   

15.
正朱德,这是一个曾经响彻山河,汇聚民心,震慑敌寇的名字。在中国工农红军之父、八路军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等称号中,更为突出并贯穿他革命征程始终的仍是朱德之"德"。他的"德",立天地之间,传万世而不竭。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朱德时曾感叹道:"朱德"这个名字对于他本人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朱德两个字,在文字上就是"红色的品德"。实际上,朱德是"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传奇式的统帅和士兵",他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1月29日)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缅怀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学习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17.
潘宏 《党的建设》2021,(8):61-62
毛泽东称赞朱德为"人民的光荣",周恩来高度评价朱德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因为朱德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的经历最全面,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最典型,他心甘情愿地"投降无产阶级",作为"红军之父"在人民军队创建史上最具代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向中央写的调研报告最多,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朱德的一生与中共党史密切关联,朱德谈学习中共党史对后人有诸多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毅和朱德两位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对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贡献了个人重要智慧。陈毅在1944年5月至1945年3月期间为七大起草的《建军报告》中,最先使用"毛泽东军事学派"概念;朱德1945年5月30日在七大作军事问题结论时,明确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  相似文献   

19.
陈毅和朱德两位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对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贡献了个人重要智慧.陈毅在1944年5月至1945年3月期间为七大起草的<建军报告>中,最先使用"毛泽东军事学派"概念;朱德1945年5月30日在七大作军事问题结论时,明确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  相似文献   

20.
<正>朱德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一起创建的这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对他的一生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特别是全国解放以后,朱德经常会静下心来细细回忆自己在井冈山的经历。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在心情愉悦之余,还畅快淋漓地抒发着自己对井冈山的这份深情。感言回味井冈情1962年3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