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在其思想体系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逻辑起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逻辑主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逻辑依据,"五大发展理念"是逻辑枢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逻辑核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逻辑展开,新时代强军思想是逻辑延伸,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逻辑拓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逻辑主线,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逻辑统领。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着中华民族迈出新的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以当代中国的时代条件为背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四个全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措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的根本主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制度成熟化定型化的新阶段、道路价值建构的新阶段和理论体系"书写"新篇章的新阶段。从实践形态、制度形态和理论形态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活内容,是在新阶段新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新的认识,从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统揽国内国际大局,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当前实际相结合,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改革攻坚的总目标,论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主线,提出并全面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提出并深刻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有着鲜明的内在特征和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战略布局,新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环;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之初就展现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一脉相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由一个目标与三大举措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拓展与体系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时代"定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两大逻辑创新与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我们应当以开放性的视野,从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上思考这个理论体系的意义与价值。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理论、实践的创新,破解了并继续破解着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上的四个"世纪难题":反思和调适改革开放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反思和调适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反思和调适民主政治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反思和调适人的发展同社会主义的关系,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发展观。我们应当以开放的态度,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从"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的统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拓展。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90多年发展史,就是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现实最集中的体现。这个"最现实最集中"就在于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其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当代中国的时代表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通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文明普遍交往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从总体上回答了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方略集中体现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上。践行新思想的重中之重在于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思想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0.
正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主要特点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研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研究;等等。2.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论和对策研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的路径研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道路"的世界性显著影响效应,如何理解、透视当代中国及其未来走向,如何从中国自身发展的独特经历中寻求充实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构成了国外学者聚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的主要动力。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中国道路"的属性界划、特征概括、兴起原因;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谱系以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之间逻辑关系;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四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理论渊源以及实践。  相似文献   

1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理论渊源层面讲,这一战略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而且回答了时代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的问题,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逻辑主线是科学把握特定思想体系要素构成及其展开理路的中心线索,既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也体现在思想体系展开的各个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时代课题。其中,以"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为主线,清晰刻画了各范畴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展开理路,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主题的一脉相承性、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现实性以及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导向性。  相似文献   

1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实践逻辑的新阐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新发展。要把握"四个全面"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从三个规律的高度来理解"四个全面"的科学性。"五大理念"是对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总结、新概括,是中国发展理念的新发展、新升华。"四个全面"和"五大理念"是内在统一的。"四个全面"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矛盾,强调认识和实践的全面性、完整性;"五大理念"关注的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发展过程的内在要求、科学原则和价值诉求,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路径展开,强调了发展的综合性、多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四个全面"是"五大理念"的战略统领,"五大理念"是"四个全面"的具体展开或延伸。"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社会发展确立了科学的指南和正确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四个坚定不移",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前进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5,(4)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贯彻落实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过程中,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四个全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和路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和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中,我们要着眼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实现中国梦的协调发展来推进"四个全面"。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理论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四个全面"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光辉典范。"四个全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创新,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形态;"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内涵;"四个全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创新,提出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新,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四个全面"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分配正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最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分配正义思想形成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互动中,具有四个特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前提、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共享的核心理念、全球分配正义的空间视野。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的当前,深入认识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分配正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战略",凝结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基本历史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的首要经验,"四个全面"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四个全面"内在地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道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动力源泉;改革与法治相辅相成,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和法治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刚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栗战书委员长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旗帜鲜明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大工作,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重要作用,旗帜鲜明地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谋划和开展工作,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近年,新蔡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