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群众》2016,(5)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省妇联纵横联动寻找"最美家庭",精心打造"最美家庭讲好家训"万场巡讲活动品牌,产生广泛影响,中央领导批示指出,"最美家庭讲好家训是一种群众讲价值观的好形式,可以总结推  相似文献   

2.
传统美德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家庭则是传统美德习得与实践的主要伦理场域,家训作为家庭精神风貌的表征,与传统美德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注重家训文化的传承及弘扬,对于传统美德的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文章从阐明"倡导家训文化的动因"出发,结合家训的内容、形式及实现方式等三方面内容分析家训在传统美德的承扬实践中的价值,试图探寻家训文化对传统美德实践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春秋》2017,(6)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万里,山东东平人,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有着严格的家风、家规、家训。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子女们无不遵循其"家风""家训",在极为平常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家风家训作为传统的教育形式和家庭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也首次写入党内法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解读传统文化中的"廉政基因"、传承优秀家训里的廉训箴言,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建正 《政策瞭望》2016,(11):28-31
2014年3月以来,临安立足传承千年的《钱氏家训》,依托“耕读传家”“忠孝诚信”等优秀传统,用好“家风”这老百姓心底里的共同认知,创建开展“好家风”建设,通过“访、评、晒、传”四步曲,紧紧抓住家庭“小细胞”,用好家风“老家底”,优化“人文大环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好家训在口口相传中广泛传播,好家风在见贤思齐中蔚然成风,争做“好家风”家庭成为临安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6.
<正>"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必有训。"中国传统家训家规起源于氏族、家族、家庭的形成发展,根源于中国传统血缘文化中的道德秩序、政治自治、经济的自给自足、文化的自我认同,是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家训的记载始于《尚书·无逸》周公对其侄子成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3日,由浙江省文明办与浙江省社科院联合主办,《观察与思考》与省文明办综合处承办的浙江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家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家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文明委主任葛慧君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央文明办秘书局局长张朝生等领导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8.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党员干部应树立好家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抓好"家庭"这个道德建设的源头和阵地,让党风更正,政风更清,民风更淳。一、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汉代董仲舒应汉武帝之诏写《天人三策》,提出  相似文献   

9.
在黄河古道、淮河、运河的交汇处,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在这英才辈出的古城里,今天,又有一支蒸蒸日上的业余组拳击队,迎着时代的劲风,展示弄潮的雄  相似文献   

10.
《乡音》2012,(1):56-57
千年"药都"安国市,药业繁荣,英才辈出,这其中,有—位是辛勤耕耘、开拓不止的"孺子牛"——钮金木。钮金木是河北金木药业集团董事长,河北省政协委员、保定市创业标兵。金木药业集团坐落在安国市中国安国中药健康产业园区,是一座气势宏伟、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企业。企业门口"孺子牛"巨型雕塑牛劲十足,蓄势待发,象征着以钮金...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21,(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家训承载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修身齐家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弘扬好红色家训的时代价值,让时代新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相似文献   

12.
概括而言,我国明代家训中优秀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承续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教育理念以体现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继承性;通过挖掘明代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精神价值以突出其民族性;通过培育社会主义家庭道德文明新风尚以彰显其时代性。挖掘与凝练明代家训中的优秀德育思想不仅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家庭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惜才爱才,很注重搜罗招揽天下英才,他的身边聚集了当时的许多俊杰人物。在他担任两广总督时,他的表弟江庆才特意从家乡赶到安庆幕府,求这位当了总督的表哥给谋份差使,兔得在乡间受劳作之苦。  相似文献   

14.
结婚登记代表着家庭的组建,是开展家风教育的良好契机。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共同打造了"上海传承家谱家训服务平台(移动端)",依托婚姻登记服务,从源头助力营造良好家风。完善功能,打造个性化平台。上海市通过打造个性化的"传承家谱家训服务平台",进一步突出便民利民的婚姻文化传承。一是完善平台功能。平台集家谱家训查询、婚姻登记电子贺卡留念、家庭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等功能于一体。  相似文献   

15.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传承和创新家训文化,要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强化家庭与其他教育主体的相互配合,加强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14,(12):28-29
今年以来,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我们的家训——浙江百姓重家风”活动,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家训文化,赋予家训新的内涵和教育使命,通过寻找、征集、传播、传承“我们的家训”,激发人们心底的道德情感,建设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引导人们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7.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所蕴含的优良家德、家训、家规、家谱是强化家庭建设的首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挖掘优秀资源,强化家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当代家风;发挥育人功能,实现"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18.
正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人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家风家教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今天,良好家风仍然是造就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道德力量。家风孕育出的人格魅力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也折射出国家发展的面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风尚。几千年来的家风家教,积淀了无数名言、典故和家训、家规,留下了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等脍炙人口的家教故事。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的家风故事都浸染着家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之一,是人性的养育所。人生伊始,就沐浴在家庭的教化中,如果没有家庭社会化作用,个人的求生过程就难以同文化环境高度统一。  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在家庭中对个人的社会化多注重长辈对晚辈、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从个人社会化研究的主要范畴来讲,这是一种正向社会化,中国传统家训就属此类。  传统家训在传统社会对个人社会化是一种比较纯正的正向社会化,老者、长者、尊者对少者耳提面命,进行文化传递和各种规范教化,这种教育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永丰县位于江西中部,面积269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3个国有垦殖场和林场。永丰自古文风鼎盛,英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为代表的一大批贤人志士;永丰物阜民安,经济繁荣,2007年,全县实现GDP36.69亿元,财政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