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农历45岁生日。这天,南方局的同事们为他准备了茶点祝寿,但他并未出席,而是在办公室写下了这份《我的修养要则》,以明心志。  相似文献   

2.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农历45岁生日。这天,南方局的同事们为他准备了茶点祝寿,但他并未出席,而是在办公室写下了这份《我的修养要则》,以明心志。  相似文献   

3.
"永远不与群众隔离",是1943年周恩来同志在他生日这天所写的《我的修养要则》里的一句话。这句话是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统区群众工作生动实践的真实写照。南方局群众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是人民群  相似文献   

4.
全紫红 《湘潮》2021,(3):40-43
《我的修养要则》是周恩来在延安整风期间,针对整风学习的要求,基于整风学习的思考,为提高自身修养所提出的7条标准和要求。文章篇幅不长,但却如同一面明镜。通过它,我们能看到周恩来的崇高人格和精神境界,从而为我们提升自我修养树立标杆。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位高权重的周恩来,抱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态度,对自己严格自律,对亲属严格要求,杜绝任何特殊化,立下许多令人感叹的"规矩"。尤其是他订下的《我的修养要则》《十条家规》《过好五关》和其他层面的多个"约法三章",更值得大家学习。加加强强自自身身修修养养"约法三章"1943年3月5日,在重庆开展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10,(2):45-45
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结合整风学习.在重庆红岩村为自己写下一份《我的修养要则》:  相似文献   

7.
正在红岩,周恩来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发表了脍炙人口的抗战演讲;在红岩,周恩来躬身自省,留下了振聋发聩的《我的修养要则》;在红岩,周恩来悲愤交加,亲笔书写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在红岩,周恩来巍然屹立,在大轰炸中显示了"我们是炸不走"的不屈精神;在红岩,周恩来以诚待人,结交了像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览》2014,(12):54-54
正1943年3月18日晚上,周恩来在办公室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加紧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原则,向群众学习。周恩来反复强调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和反复性。他不仅把道德修养看成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而且把道德修养看成是党员终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10):114-115
周恩来(1898-1976),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1921年加入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整风学习时曾写下一则《我的修养要则》,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汤涛 《党建》2021,(3):39-4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他一生为党、国家、人民和人民军队建立了卓著功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早在青少年时代,周恩来就十分看重思想品德修养,并在如何看待名誉、如何立志等方面提出"思深笔健,议论明通"的见解.他在天津南开学校求学时,曾在《论名誉》《尚志论》等作文中明确提出应该把名誉视为"人生第二生命",强调个人不能"存邀名之心,当以正义以绳其轻重",还提出人应该立志高远,即"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在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之后,周恩来更是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理论观点.其中,他按照整风精神撰写的《我的修养要则》,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党性修养要义.  相似文献   

11.
<正>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保证。红岩整风期间,周恩来于1943年3月18日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第三条就是“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两天后,  相似文献   

12.
王为衡 《党的文献》2011,(1):123-125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农历45岁生日。这天,南方局的同事们为他准备了茶点祝寿,但他并未出席,而是在办公室写下了一份《我的修养要则》,以明心志: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五、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那么,怎样认识和理解周恩来的这7  相似文献   

13.
<正>1943年3月18日晚,周恩来在办公室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加紧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原则,向群众学习。周恩来反复强调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和反复性。他不仅把道德修养看成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而且把道德修养看成是党员终生的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名言,也是他一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的真实写照。他常说:"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事物的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2):66-69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45岁生日。这天,南方局的同事们为他准备了茶点祝寿,但他并未出席,而是在办公室写下了一份《我的修养要则》,以明心志: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相似文献   

15.
《周末》1998年2月13日7版刊载了浙江仲向平的文章《周恩来的嫡亲表妹王去病》一文.其实王去病不是周恩来的嫡亲表妹,史实如下:其一,周恩来父亲一辈只有嫡亲兄弟四人,没有女性.1996年,周恩来大伯父的孙子、周恩来侄儿周华章同志曾寄给我一份他祖父周嵩尧写给总理办公室何谦秘书的一封专谈周恩来亲属的信.信中明确交待“总理没有胞姑母,也没有胞姐妹”.现在该信内容已收入党建读物和中国青年两出版社联合于1998年2月出版的《周恩来家世》一书.其二,据周恩来嫡亲侄女周秉宜同志写的周恩来的《姑母周桂珍和姑父王子余》一文说:“周桂珍(1873—1913)是周恩来大伯祖父周晋侯的女儿,按大排行,她应是周恩来的二姑母.”“ 1894年,  相似文献   

16.
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在重庆写下了一份《我的修养要则》:"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六、永远不与群众脱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门.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手稿现存中央档案馆.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我是 1 981年在淮南市委党史办公室开始从事党史工作的 ,1 983年任主任 ,1 994年离休。1 982年 ,我偶然发现淮南化肥厂退休工程师范延禧是周恩来的远亲 (周恩来的表兄陈式周的外甥 ) ,了解一些周恩来家庭及早年的情况。我带人访问并陪同他到江苏进行过调查。范老 1 958年献交的周恩来 1 92 1年从巴黎写给表兄陈式周的两封信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收集到的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珍贵的历史文献之一” (见 1 982年 7月 6日《人民日报》) ;他对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编辑出版的《周恩来与故乡》一书中关于周恩来亲属情况的 4处错误…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2日,天津《今晚报》登载了一条周恩来在1956年悄悄回过故乡淮安的消息,此后,《作家文摘》、《北京晚报》、《南京日报》、《宿迁回报》等多家报纸争相转载。作为周恩来研究人员的我,在1月中旬曾多次接待来访和电话询问,远的有沈阳,近的有姜捻市,直到1月20日,我才从一张1月10日《宿迁回报》三版上见到《周恩来返乡往事披露》(以下简称《往事》)。然而一读文章就知道这是一篇纯属编造的“往事”。《往事》一文说,周恩来的邻居王佩华是听周恩来的侄儿周尔辉对她说过的。笔者因淮安筹建周恩来遗物陈列馆的需要,两天前曾去南…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元月2日,天津《今晚报》登载了一条周恩来在1956年悄悄回过故乡淮安的消息,此后,作家文摘、北京晚报、南京日报、宿迁日报等多家报纸争相转载.作为周恩来研究人员的我在一月中旬曾多次接待来访和电话询问,远的有沈阳、近的有姜埝市.直到1月20日,我才从一张1月10日《宿迁日报》三版上见到《周恩来返乡往事披露》(以下简称《往事》)的真面目.然而一读文章就知道这是一篇纯属编造的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13,(1):50
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是周恩来。1949年7月初,周恩来在审批"征集条例启事"时就说,我个人的意见最好就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不过大家可以讨论,再征求一下群众的意见。果然应征稿中有很多人提出同样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