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有敌人堵截,后有敌人尾追,历尽艰险,行程25000里,胜利到达陕北,堪称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在红军长征队伍里,有一支特殊的编队,由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率领100多人肩挑资财、背驮机器的“扁担银行”,徒步随军长征,保障红军长征的物质供给,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又—个奇迹。  相似文献   

2.
《湘潮》2020,(4)
正"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的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的贫农群众在它的周围,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  相似文献   

3.
《党史天地》2007,(8):25-26
毛泽东认为林彪毕业黄埔,可当重任 林彪认为毛泽东学识好,对官兵有吸引力 1928年4月下旬,在井冈山茨坪开会。 林彪在会上慷慨陈词:“敌人来进攻,红军集中打敌人;敌人打走了,消灭了,红军就分散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1932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穿插和回旋于川陕边、湘鄂川黔边以及渝东南广大地区,运用运动战、游击战消耗敌人,变全局的劣势为局部的优势;所到之处唤起民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粉碎了敌人多次"进剿""会剿""围剿",保存和扩大了红军,为红军主力实现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红岩春秋》2014,(10):17-18
编者按:1932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穿插和回旋于川陕边、湘鄂川黔边以及渝东南广大地区,运用运动战、游击战消耗敌人,变全局的劣势为局部的优势;所到之处唤起民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粉碎了敌人多次"进剿""会剿""围剿",保存和扩大了红军,为红军主力实现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党的文献》2001,(5):14-23
撤离中央苏区1 934年 9月下旬 ,中革军委通知我们 :蒋介石的北路军、东路军将对瑞金发起总攻击。 2 9日 ,《红色中华》发表由张闻天署名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自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开始以来 ,中央一直强调“御敌于国门之外” ,“不许敌人蹂躏苏维埃寸土” ,这篇社论却改变了调子 ,说 :在强敌面前“暂时放弃某些苏维埃城市” ,“转移地区 ,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 ,都是为了“实现党的总的进攻路线 ,争取苏维埃的完全胜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的思想还没有转过弯子来。 1 0月 7日 ,中革军委命令 :将阵地移交给地方兵团 ,全军…  相似文献   

7.
1935年9月22日,张闻天曾撰写《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一文,这实际上是他的一篇“读报笔记”,是他从敌人报纸上摘录有关各地苏区发展情况及红军活动消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曾说,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光荣的,但实际上是犯了路线错误,被敌人追赶得不得不走的。长征途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对于周恩来而言,千难万险都不在话下,他考虑得最多的是红军的统帅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中央红军会攻漳州前夕,中共中央致信厦门、福州两中心市委,要求尽一切力量作好配合红军行动的各项工作。厦门中心市委根据中央的指示作出了“冲破敌人五省的‘围剿’,创造闽南苏维埃,实行土地革命,动员大批工人到苏区当红军,发展反帝斗争”的决定。为了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厦门中心市委多次给各地党组织下达指示,要求漳州地区党组织“迅速的向漳属游击,肃清漳属团匪”;指示安溪、同安、泉州、永春、惠安各地党组织,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介绍1934年9月20日,《青年实话》第3卷第24期刊载《扫除不执行优待红军家属的现象》的文章,批评一些地方不认真执行优待红军家属的政策,比如长胜县田头区,要求把这些消极怠工分子清理出来,用苏维埃法律惩处。文章插入《反对破坏优红工作》的漫画,画面前方红军正在与敌人作战,消极怠工官僚主义者破坏优待红  相似文献   

11.
《军队党的生活》2008,(4):88-88
1933年7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了《中国工农红军誓词》。誓词的内容如下:"(一)我们是工农的儿子,愿来当红军,完成苏维埃给我们的光荣的任务,为着工农解放奋斗到底。(二)我们是红色军人,要保证自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五日 )同志们 ,今天我要向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报告的不是中国红军与苏维埃的发展问题。我只讲一讲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后西征的情况。我在讲西征之前 ,先要讲一讲我们党为何决定西征。我们党对苏维埃革命根据地问题的认识是正确的。巩固的根据地对红军来说是必需的 ,没有这样的根据地会给今后的国内战争带来很大的困难。还在 1 930年 ,共产国际的指示就已经指出 :建立根据地是中国党头等重要的任务。共产党过去执行这一任务 ,在今天它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当敌人包围了我们以前的苏区 ,把我们挤到一小块地区里时 ,我党为…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一年,正当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艰苦地开展粉碎敌人反革命“围剿”斗争的关键时刻,在闽西红色区域内展开了一场所谓“肃清社会民主党”的“肃反”运动。这场运动波及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内各级久经考验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14.
赣粤边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赣粤边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战胜敌人的最基本力量;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赣粤边有利的地形,是红军游击队战胜敌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江西苏维埃革命的信号——纪念万安暴动8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档案馆存有一份署期为"1928年1月到3月",但无作者署名的历史文件,题目是《江西工农革命的纪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文件说:"1928年的开始是江西革命最光荣的一个新纪元。霹雳一声,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全县十余万工农群众的热烈拥护之下诞生了","万安暴动的胜利,中央档案  相似文献   

16.
周武兵 《党史文苑》2007,(11):13-14
赣粤边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赣粤边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战胜敌人的最基本力量;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游击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赣粤边有利的地形,是红军游击队战胜敌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红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红军创建之日起,就与人民群众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为了人民的利益,红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奔赴沙场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正是红军不怕流血牺牲的浴血奋战才能保住人民群众"所得到的土地及一切利益"。同样,红军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军队,只有得到人民群众无私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得以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18.
正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1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干部绝大多数追求的是革命事业,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但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在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势力的侵蚀之中,存在着铺张浪费、以权谋私等贪污腐化现象,面临着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9.
红二、红六军团主力转移离开黔东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反动派、地方军阀和土豪劣绅向黔东革命根据地疯狂反扑,在"一人当红军,全家都诛灭"的反革命叫嚣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处搜捕黔东独立师、红军家属、地方干部.沿河县河蛟岩乡苏维埃主席孔朝庭受尽敌人严刑拷打,毫不屈服,临终给儿子留下遗嘱:"等到我红军回来,你一定要替我申冤报仇"、"要与土豪彻底斗争到底".  相似文献   

20.
正军中日记:一九三三年无论如何忙,此事切勿忘!"当红军是最光荣的",那么,红军中的生活是最光荣的生活了。这是我记日记的动机。素无工作耐性的我,在今年——光荣斗争的一九三三年,竟把整年的经过写了下来,确是我的一个伟大成功!然后一九三三年是我们同反动统治斗争得非常厉害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