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9年9月出版/79元本书以"在什么条件下,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会产生合作"为研究问题,通过运用结构与行动者互构理论,首先提出水权争议是规范竞争对流域国家建构的结果,显示了社会结构对行动者的影响。继而,通过在结构与行动者之间插人一个新的层次,即流域的水关系历史,分析流域文化、身份以及流域历史记忆所构成的流域关系对社会结构的形  相似文献   

2.
关于间接正犯与纯正身份犯罪此种犯罪结构的关联性问题是刑法学理上在讨论纯正身份犯此一概念时常会讨论到的问题。本文基于间接正犯应是"正犯的间接"的基本观念,认为间接正犯的成立,必定以其前面有直接正犯为必要,故判断的重点则是非利用人必须具有纯正身分犯所要求的身分关系,而系被利用人是否具有纯正身份犯所要求的身份关系。本文系说明间接正犯的概念及种类,以及间接正犯的结构与纯正身份关系的关联性后,即综合上述的论述,分析有特定身份的人利用无特定身份、且主观上无故意的人和有特定身份的人利用有争议的情形应该如何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身份"是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分层时经常使用的重要概念。美国社会学家帕金在研究"身份制度"时采用非常尖锐的词汇——"社会屏蔽"。他认为在这样的"社会屏蔽"下,各种不同身份之间有明显差异,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拥有不同的社会权力,并且具有不同的机会结构。个人一旦获得某种社会  相似文献   

4.
基于西方启蒙运动理性膨胀对人的压制,引起人们对理性重新审视和批判.从马克思的商品社会至卡西尔的符号世界、德博尔境遇主义者的景观社会,再到后现代主义者鲍迪里亚的类象社会,人的生存状态也经过了一个"物化"、"平均化"、"符号化"的抽象过程.在后现代的"超真实"语境中,真实与幻象倒置,"影像"作为物化的最高形式,造成了人类现实感、历史感缺失下的平面化.  相似文献   

5.
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职业身份认同方面,自我认同较高,社会认同较低;在统战身份认同方面,多数人了解"新的社会阶层"这一概念,但对其内涵的理解程度较低;在政治身份认同方面,多数人并不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身份的内涵和特定指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利益诉求方面,事业发展的诉求和政治参与的诉求较多,而文化和社会诉求较少。为了有效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身份认同和利益诉求,应进一步明晰"新的社会阶层"概念的内涵和构成,增强该阶层人士对统战身份的认同;积极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事业发展,增强其对职业身份的认同,满足其事业发展的诉求;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序实现政治参与,满足其政治诉求;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满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文化和社会诉求。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正处于全面开启后工业化的进程中。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中,治理模式不断变更,治理权力的来源与治权的正当性也不尽相同。伴随着公共性的持续扩散、民主意识的觉醒和行动者的归来,社会治理权力在集中度上呈现出一种下降趋势,掌控权力的"主体"由君主转移到组织随后扩散至整个社会网络,从而最终形成一种"去主体化"的合作型治理。治理权力的正当性经历了一次由幻象到真实、由孱弱到坚实的过程,组织的权威也完成了从世袭的身份权威到契约的法理权威最终走向行动的魅力权威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具有自然人与社会人双重属性、公民与公务员双重身份及决策者和执行者双重角色。然而,领导干部对其身份属性的三个"双重性"存在误识,主要表现为:突出人的自然属性表现,而忽视社会属性价值;重视公职官位,以公务员身份为公民私人身份牟利;"重决策、轻执行"与"重执行、轻决策"现象并存。这种身份误识容易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在反腐败过程中,应准确把握自然人和社会人双重属性,正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公民和公务员双重身份,净化权力观和利益观;切实履行决策者与执行者双重角色,切实为群众谋福利。  相似文献   

8.
基于身份认同的理论视角,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分析,指明了个人认同中大学生对"特定利益"的认可和"公平、正义"的片面理解是其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思想动因;社会认同中学生们对群体特征的认可和群体身份的片面理解是大学生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环境支持和促进因素。因此,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应强化"多元身份认同",从社会的管理者和事件的参与者两个层面来消除"片面理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区别对待的公民身份”与农民工的社会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身份表达对社会资源的平等分配与获得,与社会群体的抗争紧密关联。西方的新社会运动是在普遍平等的公民身份制度中追求群体的差异与独特,而中国的社会抗争是在"区别对待的公民身份"制度中追求个体的普遍平等。"区别对待的公民身份"主要表现为阶级划分、单位制与户籍制等方面。在阶级斗争消退、单位制式微与户籍制深入改革时期,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以多种身份在乡村、城市、工厂等多重空间,因多元诉求而参与社会抗争,成为推进中国普遍平等公民身份制度的底层动力。中央政府主动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城镇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对冲这种动力,但仍需继续改革其他制度领域的"区别对待"形式。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中国特定的体制下对进城务工农民身份的一种描述。“农民工”是一个充满歧视性的概念,“农民工”身份的构建和认同使“农民工”群体成为了社会中的边缘人,从而阻碍了他们的权利实现与自身发展。“农民工”问题要获得真正解决,就要从根本上淡化并消除对“农民工”这种矛盾身份的定位,并在社会生活中赋予其“产业工人”的身份,从而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社会认同价值指向直接规约着社会整体的凝聚与集体意义的归属。管窥中西社会认同价值指向,不难发现,中国社会认同价值指向表征的是忠孝推演下的纵向价值指向、家国同构下的单向价值指向与威权政治下的身份价值指向。西方社会认同价值指向表征的是"人—人"关系下的横向价值指向、"上—下"对接下的双向价值指向与"法—情"结合下的契约价值指向。中西视境的当代省思表明,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价值指向要从纵向依附转向横向平等、单向基点转向双向责任、身份观念转向契约逻辑。  相似文献   

12.
网络犯罪案件的侦查存在身份的复杂性、系统的依赖性、技术的对抗性等问题,破案重点在于查明"真实"的犯罪嫌疑人,其核心问题是网络身份和现实身份的同一认定。现已证实,在信息系统满足"合规"要求的条件下,可以将传统犯罪侦查中的洛卡德交换原理完美地适用于网络犯罪侦查。从网络工程学和社会工程学两个学科角度提出基于网络定位、网络账户信息、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身份同一性认定方法,即可有效地解决网络犯罪侦查中身份同一认定问题。这为侦查人员开展网络犯罪侦查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立我国身份关系诉讼制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身份关系诉讼,在理论上也有人称为人事诉讼。这个称谓来源于德国、日本的法律和法学理论。尤其是日本,早在1899年就制定了《人事诉讼程序法》。①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没有设立身份关系诉讼程序。但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就建立我国身份关系诉讼制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的有关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建立我国身份关系诉讼程序的必要性身份关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在古代社会,一个人的身份具有特定的意义,是其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权利意识的普及,身份失去了从前那种决定意…  相似文献   

14.
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指的是香港青年对自身的"中国人"身份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和文化认同,以及由此而塑造并在与国家的互动中所不断强化的国民意识和国族观念。也就是作为香港人的自我的个体认同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与内地各省份以及整个国家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融入强化认同中国人身份的过程。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建构一直是香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尤其是自1997年回归以来,如何在香港青年中构建明晰的国家认同,推动香港社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国家和香港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港澳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前沿平台,其社会文化意义不亚于其经济意义。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为强化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增进香港本土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祖国的认同都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身份理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身份理论是由社会学家Tajfel等人在最简群体范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关于群体间关系和群体过程的社会心理理论。它的提出对社会心理学有着重大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个体根据所归属的社会群体来界定自己的社会身份,并且通过分类与社会比较的动机过程来获得并维持积极的社会身份。  相似文献   

16.
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对其共同身份同一性和从属性的感知,是对拥有的共同身份、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体现。"五个认同"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加强民族团结提出的重要论述。用社会认同理论解释"五个认同"的科学内涵和育人价值,对于正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导民族团结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一般认为,统治是一帮人和另外一帮人的、基于身份的一种统治,有一种是没有身份的,叫僭主,统治者有合理的身份进行统治。这是过去的一种定义。也就是说,对国家来讲,有统治才有秩序;对经济来讲也是,如果没有统治的话,市场经济也没有秩序;对公民社会和个人生活也一样,比如国家没有强力统治,个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良消费、不良嗜好、不良行为;甚至在科学家层次也是,如果没有国家的统治,很多人甚至连身份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运用新的测量工具,对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状况进行了再评定。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农村人身份的认同感可能较为模糊,仅有18.9%的流动儿童认同老家人身份,11.2%的流动儿童不再认同老家人身份,69.9%的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处于不确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从人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全球化发展。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同时会带来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出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从单一主体认同到多样主体认同;从身份认同到契约认同;从群体主体认同到类主体认同等。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出现的上述变化必然会与原有的认同出现冲突,并进而引发人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危机。但民族国家认同的危机只是人的认同变化中的一个方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种认同上的变化必然孕育着新的民族国家认同的重建。重建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需要我们在普遍主义的特殊化和特殊主义的普遍化的统一中来把握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景晓强  景晓娟 《外交评论》2010,27(1):101-110
世界政治是关于身份建构的政治。对于行为体如何在身份建构过程中发挥施动性,社会化理论和社会身份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在社会化理论视角下,社会化者借助强势地位,通过军事强制、利益奖惩、规范传授等机制主导身份建构过程,而受到安全、利益和行为适当性的驱动,被社会化者会在不同程度上接受或者内化给定的身份。无论是社会化者还是被社会化者,行为体的施动性表现为对结构的强化性再造。而在社会身份理论视角下,行为体不分强弱,同样都可以主导身份建构过程,身份建构是集体自尊驱动下的自主过程。社会竞争、社会创造和社会流动是常用的身份建构战略。行为体的施动性使结构变革成为可能。在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