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消费者低碳意识与认知对政府制定低碳发展政策及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圳9家代表性超市和商场实施消费者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48份,交叉分析表明:年龄大、学历高、有小孩、收入高的消费者低碳意识更高;高学历的年轻消费者低碳认知水平更高,家中有小孩或老人的消费者对低碳知识具有更高的了解意愿。以此为基础分析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环保电池和节能冰箱三类主要绿色产品的接受程度,结果显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平均溢价约为25%;高学历、家中有小孩或老人的年轻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绿色产品;产品的绿色性能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在传统需求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出反映价格和性能双重因素的需求/购买意愿函数,为绿色产品的定价和生产决策提供依据。最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通过投资、贸易、信息交流等方式使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全球化流动并对居民的就业、收入、消费偏好产生影响,使居民消费行为发生改变。文章通过外资流入、进口关税等反映物质产品全球化流动的指标变量,以及反映精神产品全球化流动的边际消费倾向指标变量的外生冲击,运用CGE模型对中国长三角地区居民消费受全球化影响进行情景模拟。总的来看,精神产品全球化流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尤其表现在公共服务业上;面对当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促进居民对制造业消费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仍需要依靠投资、贸易等方式;居民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消费,受物质产品全球化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受精神产品全球化流动的影响程度则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电商直播消费日渐成为青年网络消费的重要形式,但是这种消费往往带有从众性和冲动性等非理性消费的特点。本文以空间生产为分析视角,认为“电商直播间”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生产空间,青年网络消费行为嵌入这一空间场景中,并受其规训和形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沉浸式消费”的概念,认为电商直播的空间可见性、时间性和社交性为青年网络消费营造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连接所有直播商品为媒介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和无所不在的消费场景,这一场景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涉入,并通过粉丝社群营造出一个基于消费的情感联盟,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融入意愿产生重要影响,并以此形成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的大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价值实现是民族区域经济增长的可靠途径。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经济价值转换有赖于相关产品或服务消费行为的发生,因此消费心理与民族传统体育经济价值实现有内在的关联。根据消费心理学观点,消费心理的产生源于消费需求、购买动机、消费者兴趣爱好、消费者知觉等多个要素,消费心理视角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经济价值实现可从消费心理的相关因素的影响出发,采取各种举措推动体育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5.
5、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需求是指有消费支付能力的需求,因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需要。经济学上说的需求总是同时涉及两个变量:一是该商品的销售价格;二是人们在某种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在通常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价格越低,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 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 (1)首先是商品的效用,消费者的需要。如人们需要粮食充饥,需要衣服御寒等等,此外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及其变化,还会受到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如我们对于衣着的品种、款式需求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时尚的变化。人们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股利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模糊聚类分析将样本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三类。再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数据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成长型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数量均显著正相关,成熟型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与其现金股利支付数量显著正相关,与现金股利支付意愿不存在显著性关系。衰退型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与其现金股利政策无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前景理论视角研究了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留沪意愿的影响,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于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的留沪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值越高,越倾向留沪。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不同个体特征的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的留沪意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26~30岁、独生子女、已婚、家乡位于地级市及以上、毕业于上海的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其留沪意愿的影响越明显。因此,建议根据新就业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住房可支付能力水平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住房保障政策,帮助该群体解决住房难题。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0,(1)
正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不仅是"剁手族"的狂欢,更是中国消费者支出意愿的风向标。2019年的"双十一",直播带货无疑是最大亮点,有多少消费者会受到直播带货的影响呢?新零售、新消费、新品牌、新场景、新业态……消费升级,新概念层出不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消费会有哪些新动向、新变化,国人又有什么新期待呢?  相似文献   

9.
人口结构影响消费结构,人口特征是消费经济研究的基础.要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必须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实施区别性政策.广东的人口结构显著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这是广东消费政策出台时需要关注的一个基本方面.广东消费者中富人、外来人口、各民族人口、流动农民工、大学生、商务白领人数较多,广东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高层次消费流出,中低收入阶层消费水平低,收入分配水平低,年轻人消费意愿不能实现,消费质量低,消费流入水平不断下降,大量消费空缺难实现等问题,为此需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包括发展面向海外人士、特殊人群、中高端消费者的高端消费服务,充实民生服务,提高城市化质量,给年轻人更多机会,给老年人更多保障,进一步强化工业基础等.  相似文献   

10.
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网络消费中,消费者表现出聚集、交流等新的需要。影响消费者上网购物行为的主要有心理、价格、安全可靠性等因素。厂商应选择适合网上销售特性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网络广告的质量,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谢嘉  刘云章 《人民论坛》2011,(11):192-193
文化产品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门类。与物质产品相比较,文化产品的价值非常复杂,既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体现了文化产品的本质,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产品精神价值的变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包括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方式、消费过程以及消费结果等等。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品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门类。与物质产品相比较,文化产品的价值非常复杂,既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体现了文化产品的本质,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产品精神价值的变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包括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方式、消费过程以及消费结果等等。  相似文献   

13.
论品牌战略经济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维 《求索》2011,(12):11-13
缺少国际影响力品牌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客观原因,而品牌战略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品牌产品对消费选择和生产均衡均有影响,消费选择在于品牌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效用,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品牌产品对于生产力是能够创造更高的利润,达到生产均衡效应。从宏观角度研究品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品牌战略拉动经济向增长的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的相对弱势地位使其在网络消费过程中经常遭受一些诸如网络消费诱导、网络虚假宣传、网络诈骗、网络物流侵权等新的侵权形式,消费维权遭遇取证困难、申诉无门、维权程序复杂、格式合同、电子支付风险等难点。因此,可在目前相关立法、司法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网络消费侵权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规定预付款消费的经营者违约责任规则,没有满足消费者资金安全保护的特殊需要。因此,需加强对消费者预付款保护,给予消费者特殊的倾斜保护,加重经营者的责任,扩大经营者承担"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的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6.
当前理性消费遇到包括假冒伪劣消费产品屡禁不止,山寨产品横行打击企业创新积极性,质量和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权益易受侵害,企业逆向选择等市场问题。为了建立消费者放心的市场,促进理性消费稳增长,就应当继续完善与市场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社会共治,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侵权惩罚和举报侵权的激励机制,打造诚信为本、信誉至上的网络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7.
闻道 《创造》2009,(4):46-47
何谓文化消费,学者们指出,就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休闲消费是指人们在休闲活动中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消费。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休闲消费的规范一方面是对休闲消费提供者即商家提出的道德要求,包括信用、服务、安全、合法等要求;另一方面是对消费者的道德规范,包括守文明、健康、适度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王洪清 《理论月刊》2005,(9):181-183
同西方发达国家目标消费群体的成熟度基本上是同质的相比,我国消费者个体之间消费成熟度的差异化明显,他们在对产品的认识和理解、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对自身的需求要素的认识、对自己的消费权益的理解和维护等方面具有层次上的差别。这些差别要求企业在已经细分确定的目标消费群体下,再针对消费者成熟度的不同在营销策略方面进一步细分。这也要求我们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理论框架下,加入对中国本土化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和解读。  相似文献   

20.
王婉  吴泗宗 《求索》2012,(3):56-58
本文在KAP模型的扩展模型知情意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零售百货消费者认知对其惠顾与口碑传播意愿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明确了消费者百货店认知的概念,并在消费者百货认知的基础上构建了零售百货消费者认知的产品认知、店址认知、服务认知、促销认知、价格认知及环境认知六个维度;在情的构建了店铺印象、信任两个维度、在意的维度构建了场所认知维度;最后在"行"的维度上构建了惠顾与口碑传播两个维度;在模型中,知信情意四个维度是正相关关系,且顾客介入会对知情维度间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自我效能会对情意间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