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4,(23):122-122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任海陆军大元帅时,一些人倚重他的声望想请他写推荐信求差事,搞接待的工作人员每次都会仔细检查来者的相关证件。如果来者的毕业证书有假,他就担心若孙中山写了推荐信,接收单位一问起来,就会坏了孙中山的名声。孙中山却认为,有的人实在找不到门路,可能会走一些旁门左道,关键是看来者有没有真才实学。听了孙中山的话,工作人员还是有点担心,但孙中山总是使前来求差事的人满意而去。  相似文献   

2.
舒炜 《廉政瞭望》2011,(21):20-22
当下,孝顺的官员尽孝方式大多相同,不孝的官员却各有各的不同。有的人为了仕途的畅达而费尽心机,有的人醉心于灯红酒绿而无暇他顾,有的人沉迷于贪婪而目空一切,这对社会风气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而这些官员无一例外的都忽视、淡漠了生他们养他们的父母。本刊试图通过还原当代一些官员的种种不孝表现,以鉴来者。  相似文献   

3.
1912年9月26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来到济南,逗留两天,展开了紧张而内容丰富的考察活动。这段伟人与名城的因缘际会,在中国近代史和济南的城市发展史上,都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然而,对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的济南之行,却很少人知道,一些史料也只是寥寥数语,少有系统深入的全面研究。为唤醒这段富有价值却被尘封的历史,本文作者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系统考证,为人们完整而系统地展示了孙中山与济南的全面联系。  相似文献   

4.
陈友仁是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 ,他参与孙中山晚年的许多重要决策和活动 ,还常常担当孙中山的代言人 ,他们俩人的亲密关系 ,在当时是公开的“秘密”。孙中山逝世后 ,陈友仁继承孙中山的遗志 ,执着地坚持“三大政策”,成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陈友仁跟随孙中山的时间并不长 ,但他们的关系却如此密切 ,究其原因 ,是相似的人生经历和相同的政治抱负使他们志同道合。但是 ,尽管我们对孙中山的研究已颇为深入 ,却几乎未见有这方面的文章 ,因此本文可算是对孙中山研究的一个补缺。  相似文献   

5.
金冲及 《求是》2012,(2):47
我们党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并称为20世纪中国"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都要竖起孙中山的画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众多历史人物中,还有谁能受到人们如此的尊敬?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人物已渐行渐远,今天一些人对孙中山了解不多,对他的历史地位、历史  相似文献   

6.
袁元 《党的建设》2011,(11):60-62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主流评价中,孙中山先生是革命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在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当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对他怀着崇高的敬意,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孙中山也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知道,宋庆龄是中华民族的一位伟大女性,是孙中山先生最亲密的战友和革命伴侣。而在孙中山50岁以前,与他结发共同生活了30多年的卢慕贞女士却鲜为人知,她也具备了中国妇女正直、善良、慈爱和深明大义的优良美德,支持孙中山的事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受到人民的爱戴。本文向大家介绍的是孙中山与卢慕贞的恋情。  相似文献   

8.
晏婴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宰相。有一次,他正在家中吃饭,突然齐景公派人到他家来了,他得知这位大臣还没有吃饭,便将自己的饭分出一半请客人吃,结果客人和他都没吃饱。使臣回府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齐景公。景公昕后,十分感慨地说:“晏婴家里这样穷,我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便派人送一大笔钱给晏婴,让他作为招待宾客的费用。可晏婴坚决不收,一次又一次地向来者陈说,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是民主主义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孙中山早年曾经"给中国带来清新的民主精神",强调革命的目的"均不外求自由、平等、博爱三者而已"。但在孙中山发动讨袁战争(又称"二次革命")失败以后,他的思想却发生了大倒退。他在检讨"二次革命"失败原因时,将它归结为"全在不听我之号令",在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担任了临时大总统。但是,后来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孙中山却将大总统让位于大军阀袁世凯。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同盟会的实际负责人宋教仁,为了能在议会中占有绝对多数议席,于1912年8月25日建立国民党。国民党名义上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实权则由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掌握。1913年2月,国民党在参众两院的选举中获得392席。于是,国民党人声言将以多数党资格组阁,并预定由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宋教仁大受鼓舞,到处发表演说,宣布政见,积极竞选。但是,他只是教条式地模仿资本主义国家政客们的手腕,与袁世…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不私亲属○漆应得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的独立和自由,艰苦卓绝地奋斗了四十余年,功勋卓著,并于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如此功高位显的孙中山,却从未给自己和亲属谋过好处,也未给子孙留下巨额财富。他就任临...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在史学界几乎人人皆知,而新三民主义概念的提出过程却鲜为人知。孙中山虽然在国民党一大闭幕词中认为,大会是“重新来解释三民主义”,但是他确实一直没有明确地把三民主义学说区分为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作出这一科学区分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起,到1940年1月毛泽  相似文献   

13.
回首尘封已久的浩瀚史料,“国父”孙中山先生与香港的那些故事虽不新鲜,但却没人深省。在香港,孙中山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中学学业,而且度过了整个大学时代,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积累了广博的学识,并且开始萌生了争取民族独立与社会进步的思想和愿望。匆匆过客──来来往往睹神奇孙中山初次踏上港岛,是在1878年5月,这一年他刚刚12岁。不过这次到港,孙中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他跟随母亲由香港乘轮船,前往檀香山,投奔哥哥孙眉。这是孙中山第一次离开家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令他眼界大开,“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  相似文献   

14.
正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想向一个高僧学禅。他见到高僧后,便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旁侧的高僧一言不发,拿了个水壶给他茶杯续水,茶杯满了还继续倒,溢出的水便流淌下来。这个人连忙提醒高僧说:"大师,杯中水已满,为何还往里倒?"大师回应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吗还倒呢?"显然,高僧的言外之意是要告诉来者: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为什么还要来求教呢?听后,来者急忙叩谢悔过。透过这则故事,我们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15.
1883年,孙中山从夏威夷归国,进入香港中央书院学习。毕业后他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决定做一个医生,用医道来为人民服务”,于是他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院学堂读书。1887年,孙中山又到香港雅丽氏医院继续深造,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一生有重要意义、担任教务长的康德黎博士。此后,康博士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上,都给予孙中山以无微不至的关怀。1892年,孙中山以全校之冠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学士学位,教务长康德黎为西医学院能够培养出孙中山这样的优秀学生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特意设宴邀请50人祝贺。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并称为20世纪中国"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都要竖起他们的画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众多历史人物中,还有谁能受到人们如此的尊敬?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人物已渐行渐远,今天一些人对孙中山了解不多,对他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介绍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火炬已经在中国熊熊燃烧了一个多世纪。在中华民族百年变革的沧桑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峥嵘岁月里,《宣言》的光辉始终照亮着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然而,《宣言》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最初为中国人所选择和接受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介绍到传播的曲折过程。第一个为寻求救国真理而阅读《宣言》的中国人据说是孙中山。1895年,孙中山在领导兴中会广州起义失败后,被迫流亡国外。1896年9月,他由美国抵达英国伦敦。在这里,他除了悉心钻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党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并称为20世纪中国"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都要竖起他们的画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众多历史人物中,还有谁能受到人们如此的尊敬?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人物已渐行渐远,今天一些人对孙中山了解不多,对他的历史地位、历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与孙中山,分别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袖。他们为国共第一次合作走到一起。他们相见及至分离的时间并不长,但感情却非常真挚。孙中山称李大钊是真正的革命同志,亲自主盟介绍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李大钊对孙中山十分仰慕和敬重,他盛赞新三民主义,积极参与改组国民党,由衷地高呼“中山主义万岁”。  相似文献   

20.
郑培民同志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日记最能打动人,尤其是记载他家如何拒绝他人送来的钱物,更折射出郑培民家“后门”的坚固:“某某同志来家,我不在家,他请我爱人转交给我一封推荐信,并送了5000元钱,讲请我爱人杨力求旅游用。力求当即指出,这是送‘错误’给我们,绝对不能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