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价值选择的两难问题,能力和道德的两难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新问题,承认两难问题的大量存在,就必须改进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依据两难问题的特点,至少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着力培育理性精冲。在两难的境地中理智地作出伦理的抉择,既需要行为者有深厚的道德感和高  相似文献   

2.
《企业党建》2012,(1):24-2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近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目前中国一方面消费需求仍然不足.增长缺乏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通胀压力增大,处在一种两难的状态之中近几年关于宏观经济问题的很多讨论都是围绕着如何处理这种两难的。如果非要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保持很高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对苏维埃政权的构图中,小地主和富农都被摒除在领导机关之外,且小地主还被列入应受打击的对象。而实际情况是:那些由小地主和富农所充任的乡村领袖不仅在革命运动中得以幸免,并通过各种方式在新政权中继续发挥作用,割据区域是一种传统与革命两种权力运作方式共存的局面。纵然中共一直在努力地试图加以改变,但要斩除盘根错节的原有乡村社会关系,塑造一种单纯的以革命信仰为中心的社会网络,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回避的是,正是那些原有的乡村领袖或以革命者的身份或以某种妥协的方式在乡村中继续发挥着影响,而原有的习俗与惯例也在革命中没有发生令农民难以忍受的改变,中共的新生政权才得以生存而至巩固。一心要改变这种状况的中共,是在两难的情况下应承着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种选择不仅出于历史的理性,而且是一种价值选择,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作为目的价值规定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运转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军 《学习月刊》2011,(12):41-42
《浮躁》是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著作,这位语言艺术大师娴熟地用朴实而简单的文字创作出这部具有时代特点的长篇小说。以商周语言为基础,并大量运用谚语刻画人物是《浮躁》语言的主要特点。生活谚语经过贾平凹娴熟的合理运用就变成了简约、灵活、明了、生动的文学语言,并且让这种特殊的语言与人物形象合二为一,和作品的整体语言风格结合得恰如其分。"谚语是语言中的盐"。正是贾平凹在《浮躁》中恰当地引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谚语,使语言活泼风趣,避免了概念化、程序化,增加了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对于哲学,一方面由于其毫无实际的功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嘲弄;另一方面,当社会历史问题凸现的时候,人们又常感到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反思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思想的两难一直伴随着哲学的发展。在今天这个日益功利的时代,这种两难和徘徊的心境似乎越来越明显。这也进一步推动着人们去追问:哲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哲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对于哲学,一方面由于其毫无实际的功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嘲弄;另一方面,当社会历史问题凸现的时候,人们又常感到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来反思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思想的两难一直伴随着哲学的发展。在今天这个日益功利的时代,这种两难和徘徊的心境似乎越来越明显。这也进一步推动着人们去追问:哲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哲学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人的“关系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关系本位"的社会,这是儒家经典积淀的结果.本文将这种"关系取向"定位为"关系理性",并在韦伯的理性框架内,将"关系理性"理想类型地划分为价值型"关系理性"和工具型"关系理性".进而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行动者的行动遵循价值型"关系理性"的原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种价值型"关系理性"在市场导向的社会转型中,逐渐迂回地成长为了一种工具型"关系理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改革的实践证明,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它已成为我国目前中小型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模式之一。但是,在推广股份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易”、“两难”的情况,即“盈利企业容易,亏损企业难;新企业容易、老企业难。这种“两难”的状况。严重地障碍着企业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于坚在11月15日的《南方周末》上撰文指出:在中国,现代化已经被想当然地视为一种唯一的、更高级的生活。许多事情没想清楚,先干着再说。比如,西方工业化在环境污染方面有过巨大的灾难和教训,我们认真总结过吗?西方的现代化有强大的持续的理性传统保证。理性保证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以对合理性的追求而确立并发展到今天,虽然理性化促使资本主义取得了物质文明的巨大成就,而其价值理性却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均衡发展,这使得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内面临着两难抉择的困境,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涉及到环境、生物、生命等科学技术领域,进而关系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等哲学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13,(Z2):255-256
<正>贾平凹小说的语言坦诚自然,毫不做作,遵从着对象的形质,依凭着人物情绪、思维的流泻,潇潇洒洒,具有了"随物赋形"的深厚功夫。贾平凹小说的语言之根,不仅深扎在商州方言中,而且深扎在商州的历史文化中;不仅深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而且深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他以自己的超常认知和悟性,同中外文学大师进行着心的交流,参悟着他们的语言和文气。这一切,大而化之,化作贾平凹的精神血肉,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上采取压制型模式治理基层群体性事件,其特点是以权力为中心、以维稳为目标、以控制和打压为主要手段,并且重处置轻预防。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效果不理想,面临着维稳与维权的两难困境。因此,要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需要转变治理模式,寻求维稳与维权的平衡。参与式治理以权利为中心、以公民有序参与为目标、以沟通疏导和对话协商为手段、重预防,有助于逐步化解群体性事件危机,破解基层政府维稳和公民维权之间的两难窘境。这是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转变的恰当选择。应根据国情,通过搭建平等与理性的对话平台、设置制度化的协商程序和借鉴科学的协商方法,建构公共协商机制来实现参与式治理。  相似文献   

14.
孙新峰 《世纪桥》2006,(5):123-125
药罐是商州人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物品,也是贾平凹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文意象。贾平凹曾经对人开玩笑说,“现在连蚊子也不叮我,因为我吃的中药多,肉全是苦的”。长期的病痛折磨,使作家对药罐情有独钟,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药罐情结、药罐意识。这种意识或情结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主观上由于作家多病的身体,作家久病成郎中;二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其三是源于作家的宗教哲学思想。从其第一篇作品开始,就不断地提到药罐,甚而至于,把这种情感迁延到了一切具有罐体形状、性征的事物身上,值得人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制度以信息"知会"的方式发挥着协调市场行为者的集体理性功能个人理性在制度环境中的效率,源自以集体理性形式出场的制度提供了必要的行为决策信息。"制度有一种信息支持的功能。在本质上,它们是人际间的合作知识的宝库,同样,它们服务于立即约束经济行为当事人的问题状态的维度并为当事人设置了认知。"[1](P45)制度使个人自觉将集体理性纳入个人理性决策考虑中,将共同利益社会价值观内化于个人行为选择,极大地节约了社会协调  相似文献   

16.
看邻人火烧     
正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说金圣叹有《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其中之一是隔江看邻人火烧。这种完全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思维方式让一众学生目瞪口呆。看日本在大发展时代的种种纠结,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金先生这个古怪的爱好。看邻人火烧,不仅仅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怪癖,也许,  相似文献   

17.
在对待理性与社会发展秩序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哲学史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唯理主义的建构论理性主义,另一种是进化论理性主义或渐进理性主义。前者认为,理性是一种绝对之物,理性能够成为其自身的主宰,可以控制自身和社会发展进程;理性是社会秩序生成的根源,社会秩序印规范、制度和社会组织,是人的理性设计的结果。而后者认为,理性不是万能的,理性不能超越经验理解自身,理性具有一种不及性,理性发挥作用的程度和范围有限,社会秩序不是人的理性设计和审慎思考的结果,而是人的行为的结果,是累积性进化的结果,是人在不断的试错中形成的,自生自发的而不是理性设计的社会秩序才是最好的秩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能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超越建构论理性主义与渐进理性主义的对立。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和方英文都来自商洛大山,是令陕西人骄傲的文坛名家。这两位才子还是很好的朋友,之间经常有书信来往。一次,贾平凹当了一个社会上的名誉性的官,免不了有些激动,有些飘飘然。方英文冷眼旁观,贾平凹得了官  相似文献   

19.
秦德君 《理论文萃》2001,(2):35-39,30
在政治发展中,有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就是人类对社会发展乃至历史进程表现出一种参与意识和历史主动精神,追求正义、合理、秩序和合乎人性要求,借助于已有的历史经验和政治传统,以某种理想的政治目标为依归,以政治构想、政治方案、社会蓝图的种种方式对社会发展进行理性筹划和安排,而这种政治行为方式的实践与理论,在积极意义上同时也在消极意义上不同程度地干预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炳香 《党课》2011,(4):65-68
生活百味杂陈,工作纷繁复杂,在理论与实践、知道与做到、对错与利弊、大事与小事、规则与创新、个人与组织、做事与做官、动机与结果、本色与角色、本能与境界之间,领导干部经常面对诸多的选择与顾虑,面对两难甚至多难困境,纠结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