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明 《工会论坛》2007,13(5):174-174
居住空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是人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本文从住宅内部空间设计、装饰装修设计和室内绿化设计三个方面对居住空间的室内设计作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好生活本质上始于并内含着居住空间的美好。居住空间的美好不仅在于它构成生活的始基与本源,同时它以空间特有的方式,塑造着人类对家、家园乃至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而且在超越的层面,人类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希望和信念,人与世界的关系,对崇高和永恒的追求等都渗透在建造活动中,并通过建筑的形式得到最令人震撼的呈现与表达。因此,美好生活以居住空间的满足为基础,以居住空间的归属性建构为价值诉求,以居住空间的超越性内涵为终极目标,此三者构成居住空间美好的三个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一系列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居住现实进行了实地考察,猛烈抨击了资本社会的居住失义现象,对资本逻辑这一造成居住空间失义的根源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恩格斯找到了实现居住空间正义的途径。恩格斯的居住空间正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光辉典范,其深刻把握了居住空间问题的本质,超越了以往一切关于居住空间问题的学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恩格斯的居住空间正义思想也必将为我们满足人民对美好居住空间的生活需要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4.
居住空间是农民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农民居住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遵循三重逻辑:生活逻辑、权力逻辑与资本逻辑。生活逻辑追求宜居与幸福,通过参与机制构建美好生活空间;权力逻辑追求发展与服务,经由行政机制实现双重目标;资本逻辑追求利润与效率,经由市场机制实现利益最大化。农民居住空间生产在实践中往往受权力逻辑与资本逻辑的主导,导致其偏离农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遮蔽了作为主体的农民的生活逻辑。要实现农民居住空间生产逻辑的平衡,需要真正尊重作为主体的农民的需求与意愿,使权力逻辑、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实现平衡,真正通过居住空间的再生产推动农民美好生活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问题将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问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住房问题是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遇到的最基本,也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掌握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和居住意愿情况,是积极探索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切实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市内4区374份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对杭州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流动人口的住房特点、居住环境交通状况和居住等生活开支以及居住意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流动人口居住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居住休闲空间是一个包括地理位置空间、生态环境空间、人际关系空间、心理感受空间在内的综合空间体系。居住休闲空间分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空间布局的协调,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实施居住休闲空间的合理布局,就是要达到居民所处居住休闲空间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感受舒畅的和谐布局状态。  相似文献   

7.
作为城郊被征地农民集中安置社区的"城边村"虽然在建筑景观、社区环境等方面已经与周边城市社区差别很小,但由于居民的社会网络、生活方式等仍然普遍维持着原来的乡村习惯,实质上只是披着城市外衣的新式城中村。相比传统城中村高度异质化的社会结构,新式城中村集中安置的居住空间特点及区位劣势导致其社会结构的同质化程度非常高。上述居住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特征在邻里效应的作用下,有可能被固化为群体的空间身份标签,最终诱发居住隔离。而居住隔离的萌发则会进一步强化邻里效应,使这一群体从被标签化走向整体的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考量为基点,对城市居住不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刻批判。在他们看来,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问题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遵循的普遍物化逻辑和其所固有的剥削性是导致城市居住不正义的本质根源,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居住正义的根本途径。从对现实居住问题的深入批判到对理想制度形态的科学构想,马克思恩格斯建构出以居住权利的平等、居住关系的和谐与居住选择的自由为价值内涵的居住正义思想。这一思想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我国推进协调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装修已非常普遍,室内的裸露墙面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木质的、化学合成类的装饰材料。由于这些材料经过加工之后光洁度较高,而且不同材料对光谱的反射特性也不同,这些因素对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拍摄遗留在装  相似文献   

10.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软法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空间,其特有的价值导向、治理互动、协同合作、自律互律等机制,为基层有效治理提供了法治保障。通过对上海的调研发现,社区层面的软法创制、辅助硬法实施、社区自组织和工具创新等探索,有效推动了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在规范性、程序性以及技术性等领域,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未来推进软法治理需要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秉持公共生活优先的治理逻辑、实现硬法与软法的有效衔接、强化法治文化对于居民法律信仰的濡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云南苗族的基督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乡村苗族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教堂成为其社会生活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乡村公共空间,教堂发挥了宗教信仰核心空间、教育文化的主要平台、乡村娱乐的舞台和村庄——政权公共关系纽带的积极功能。同时教堂在扮演社会公共空间功能上也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在经济生活、政治参与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尝试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与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场域与这两个得到相对较多关注的议题相比,流动人口居住空间之获得和建构这一主题具有新意.我们可用“空间情境主义”的方法论立场,将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获得并建构稳定居住空间的社会过程,分解为七个亚类的空间获得模式,它们分别是主流模式的族群聚居区(ethnic enclaves)、作为转型地带的城中村(urban village as transitional zone)和居住空间的边缘化(the marginaliz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以及辅助模式中的宿舍劳动体制(dormitory labor regime)、住家服务模式(domestic helper)、居住正常化模式(the normaliz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和无家可归现象(homelessness).对此进行理论阐释,可勾勒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居住空间获得的多个社会过程/社会机制.这七个亚类所涉及的社会变迁因素(结构性条件所带来的机会和约制)和社会能动因素(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主性/自发性/批判性)的结合,塑造了流动人口建构稳定居住空间的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13.
在木版画的艺术创作中,南通木版画通过对题材、造型、色彩、工艺等装饰语言的综合运用,在创造出灿烂多姿的木刻版画和装饰艺术的同时,也实现了装饰艺术和地区文化的融合。文中通过对南通木版画的装饰语言的研究,分析其对南通木版画装饰艺术风格形成和彰显地域特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万霞 《外交评论》2011,28(5):131-139
软法是晚近国际法发展进程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一种现象。作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软法在国际法上的勃兴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全球性问题的大量集中出现、国际组织的保障和软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软法在国际环境合作、世界卫生合作、北极地区治理等国际法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实践和运用。软法不仅宣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价值和道德理念,也推动了国际立法的形成和发展,是国际关系诸领域解决问题的一种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国内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一研究综合了纵向和横向两种分化视角。从整体上来说,"空间融合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情况要好于"空间隔离型"新生代农民工。为了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必须要改变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居住空间上与城市居民相互隔离的现状,使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居住空间上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伴随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高校"自治"与法治问题凸现,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软、硬法理论为我们解决该矛盾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模式和广阔的理论空间.在高校法治规范中,高教法律法规作为硬法在宏观、总体、长效、主干上加以规范;高教各类规范性文件作为软法在微观、具体、应急、枝叶上发挥作用,软法弥补硬法之空缺,硬法对软法进行检查与监督,合力构建高校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居住空间的日益紧密,由此引发的相邻纠纷案件逐渐增多。如何对这类案件妥善执行,以使居住空间的扩张与反扩张之战能够平息,这已经成为法院执行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只有在分析此类案件原因的基础上,采取若干可行的对策,才能有助该类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装饰材料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教学中应分析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同时对实践形式、实践过程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用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从中国的软权力资源、中国软权力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软权力的现状,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提升中国软权力已是当务之急,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力量理论进行了集中研究,推动了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广泛运用。从软力量的由来与发展、软力量的汉语翻译、软力量的内涵以及软力量理论的贡献与不足四个方面进行学术成果梳理。中国学者在这一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一些问题还值得深入探讨。要把对软权力的研究引向深入,就有必要引入新的角度,把软权力和国民凝聚力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同时考虑中国的独特性,体现中国软力量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