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从实践来看,尚存在着矫正方式简单、专业方法匮乏、矫正效果欠佳等问题,"尤其缺乏有量化实证数据支持的有效矫正项目和方法措施"(张苏军副部长语)。为提高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治效果,广州市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了循证矫正的理念和模式,开发了包含认知行为介入、家庭关系辅导、  相似文献   

2.
高巍 《中国司法》2012,(12):26-28
社区矫正对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以往在我国社会中重刑主义的监管理念较为盛行,这使得矫正对象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缺乏一定程度的社会关怀和社会沟通。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空前变革的转型时期,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社区矫正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引入一种新的社会职业——"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主动性"的工作方法,将社区矫正对象转变为社会的正常人员,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如胡锦涛同志2011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所强调的那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3.
彭知千 《法制与社会》2011,(22):54+58-54,58
自2003我国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社区矫正"这一新生事物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些经验和粗浅认识,谈一谈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生根发芽"后形成的"本土特色",主要包括:政府主导推动,行政色彩浓厚,与居委会的协作配合,使"管制"刑和"安置帮教"工作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4.
剖析“反矫正”心理态势 推进“个性化”社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其中最突出的是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进行认真分析,仔细解读,制订相应的工作措施并落实到位才能奏效。即在矫正工作实践中,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别化教育,扎实推进"个性化"社区矫正,才能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改好率,进而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未成年犯处遇的一种特殊方法,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在许多国际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司法体系。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缺乏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缺乏对未成年犯矫正的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区矫正措施过于形式化,社区矫正缺乏统一标准,社会各界配合不强。因此,推进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需要完善机构设置,完善社区矫正运行机制,建立专业矫正队伍,设立多种矫正措施并加大考验力度,落实未成年犯案底消灭制度,构建有效完备的矫正评估制度和标准。  相似文献   

6.
作为对未成年犯处遇的一种特殊方法,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在许多国际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司法体系。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缺乏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缺乏对未成年犯矫正的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区矫正措施过于形式化,社区矫正缺乏统一标准,社会各界配合不强。因此,推进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需要完善机构设置,完善社区矫正运行机制,建立专业矫正队伍,设立多种矫正措施并加大考验力度,落实未成年犯案底消灭制度,构建有效完备的矫正评估制度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吴宗宪 《中国司法》2013,(11):63-67
自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简称"两院两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两院两部《通知》")以来,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在2011年修改《刑法》和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社区矫正的内容做了简明扼要的规定。为了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全面系统的社区矫正法,而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社区矫正工作的对象的概念,就成为一项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济南市是山东省首批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地区。自2003年开展工作以来,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平安济南"、"和谐济南"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写入刑法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行刑社会化的发展,社区矫正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我国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使得"社区矫正"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刑法条文的规定中。这是对社区矫正在我国试行七年以来积极意义的重要肯定,也是对我国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发展的进一步考验。结合刑法修正案(八)中对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由于其对罪犯的改造不脱离社会生活的特点,使其相较于监禁矫正,在对矫正罪犯心理、促进罪犯融入社会生活、降低再犯罪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我国自2002年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改进和逐步推广,也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与此同时,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社区矫正的各个环节的执法活动实施法律监督,探索和寻找加强对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波 《政法学刊》2011,28(2):39-43
2011年2月25日出台的《刑法第八修正案》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当前在对管制犯的社区矫正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例如,犯罪人对于社会来说是有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一般市民参与社区矫正的积极性?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城乡差异、公益劳动的寻找、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问题,如何解决?十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社区矫正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立法缺乏、职责不明、人才缺乏、制度措施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当建立职责分明、和谐共管的矫正协调机制;充实队伍,形成矫正"三驾马车";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矫正质量;社区矫正公开、规范矫正权力运行。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与社区建设的分离与磨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矫正并非在社区里矫正,而是以社区为主体的矫正。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在结构与功能方面缺乏社区矫正所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需要进行管理体制和社区经济文化的改革和重建。在管理上自治、在经济上独立自足、在文化与连带关系上凝聚团结,使社区建设与社区矫正从分离走向互动与磨合。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对人民法院裁决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开展矫正工作的法律手段。一、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1.社区矫正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矫正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对罪犯执行社区矫正时,司法行政机关仅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13,(10):60-63
今年以来,社区矫正工作围绕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认真贯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精神,贯彻执行《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抓好"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夯实基础,强化保障,规范执法,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行刑社会化(社区矫正)问题之探讨(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对“社区”、“社区矫正”等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首先对社区矫正的各种理论依据,包括国外“深化的复归理论”、“刑事补偿理论”、“行刑经济化”等刑罚理念以及我国的特殊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对社区矫正所体现的刑罚价值进行分析,认为在我国实行社区矫正具有政治、社会、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其次,回顾我国刑罚执行历史上与目前的社区矫正工作有关的经验,分析目前社区矫正试点的情况,认为目前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是明确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规定了社区服刑人员的范围、成立了专门负责社区矫正的机构、招收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以及建章立制等。再次,文章认为由于社区矫正工作缺乏实践基础,尚处在探索阶段,在目前的试点中暴露出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在观念上未能适应刑罚方式的改革、法律上缺乏社区矫正的依据、具体操作上缺少社区矫正的制度与经验等。最后对如何跨越这些障碍提出建议,认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推广要求更新观念、健全法律、构建体制、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社区矫正人员帮扶是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社区矫正研究领域缺乏针对社区矫正帮扶的分析。在这项研究中,课题组采用深度访谈方法对上海市社区矫正人员帮扶进行调查,从经济困难、重新就业、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五个方面分析了社区矫正人员帮扶的主要内容,并且发现该项工作面临着民众缺乏理解、社会保障制度障碍、重新就业制度限制与社会志愿资源紧张四个方面的困境,最后从转变"重刑主义"思想、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新就业制度与扩充社会志愿力量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促进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设置不当,严重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主要因为试点设计时缺乏认真的研究和论证,对依法的认识有失偏颇,加上相关部门过多考虑自己的利益,缺乏专业化、缺乏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国家,适用社区矫正的人数大大超过监禁人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行刑执行模式,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改革我国的刑罚制度,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执行权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国现有30个省(区、市)相继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但对于相关的社区矫正现存的一些适用条件,许多人并不很熟悉,尤其是对适用社区矫正如何进行法律监督,在社区矫正适用中则更为"生疏"。为减少在适用社区矫正的执行过程中发生适用不当,防止执行权滥用和异化、维护公平正义,应当强调在适用社区矫正中的法律监督作用,并设计一套科学的运作规范,以合理寻求在适用社区矫正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20.
潘栋 《法制与社会》2011,(19):58-59
《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为假释罪犯的社区矫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如何确保假释罪犯的社区矫正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在现实中各地虽早有探索,但仍缺乏一个统一的章程。本文分析假释罪犯实施社区矫正之意义,参考本土以外社区矫正的优点,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假释罪犯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