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宣城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9个市之一,是安徽唯一与江浙同时接壤的地级市。如何将宣城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及宣城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怎样加快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辽宁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辽宁城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辽宁如何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宣城市2001年在全省率先提出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发展战略。今年初,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东向发展战略,抢占先机,加快发展,又作出“一主两翼”的重大战略部署。一主就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体,两翼就是以效益农业和特色旅游业为两翼。目前,宣城东向战略正围绕这一主题,大步向前迈进。把“戏”唱到上海大舞台金秋十月,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一派繁忙景象。10月21日—23日,安徽·宣城首届农产品、旅游产品(上海)交易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展销大厅展出的16大类、31个系列、232种宣城出产的名优产品,很快被抢购一空。据上海有关方面介绍,安徽·宣城…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进程不可避免的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如何协调城镇化进程与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兵团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兵团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对如何解决兵团城镇化进程加快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转型期,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建筑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之路,对于建筑业是重大利好,但近年来工程腐败问题也频频小现,如何在抓住城镇化机遇的同时避免腐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物流业已成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支柱产业。宣城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却有着潜在的发展优势。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宣城市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潜在优势,并提出了实现宣城物流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兵团城镇化的跨越发展,团场管理模式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本人从团场发展的新期待、职工群众的新需求和工会工作开展的新角度,对探索"连社合一"工作新路谈一些浅见。一、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对工会工作提出的"四大新要求"一是对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的新要求:社区工会如何建,如何实现"连社合一"模式的有效交叉管理?社区工会如何进行网格化建设、社区工会会员管理?城镇新兴工会组织如何建?二  相似文献   

8.
规划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适应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新的形势对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按照中央的要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宣城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其特别突出之处。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宣城处在“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内,这个旅游区的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东进序曲”是指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史实。宣城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的指挥中心和主要基地之一,故为“东进序曲”的核心地区。正当红色之旅、精神之旅在安徽蓬勃兴起之时,由方江山、蔡长雁倾心主编的《走进红色宣城》,由研究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省第一部公开出版的红色旅游普…  相似文献   

10.
聂皖辉 《党史纵览》2006,(11):51-53
安徽省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宣城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其特别突出之处.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宣城处在"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内,这个旅游区的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东进序曲"是指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史实.宣城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的指挥中心和主要基地之一,故为"东进序曲"的核心地区.正当红色之旅、精神之旅在安徽蓬勃兴起之时,由方江山、蔡长雁倾心主编的<走进红色宣城>,由研究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省第一部公开出版的红色旅游普及读物.  相似文献   

11.
兵团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如何筹集建设资金,采取何种建设模式对促进兵团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兵团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兵团城镇化建设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应用PPP模式,对兵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探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温州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和发展的动因,探讨其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借鉴意义,并针对我们宣城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海永  陈国婷 《湘潮》2015,(4):87-88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初见成效,取得良好进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的问题,关于如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本文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发,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分析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要求在坚持统筹城乡基础上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和发展质量,从粗放化的土地城镇化转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当前我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除了面临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的紧迫任务之外,同时还面临着城镇化发展空间严重失衡的严峻挑战.如何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有的放矢提出对策,关乎"百镇建设试点行动"的最终成效.为此,本刊记者与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教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厦门在城镇化率快速提升的同时,城镇化质量问题突出:人的城镇化滞后、城镇化推进效率低下、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空间布局不均衡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提升厦门城镇化质量路径:提升人的城镇化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农民生活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空间布局,推进紧凑发展产城融合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胡德茂  杨萍 《理论建设》2012,(6):108-110
2004年9月,宣城市赢得了一张十分珍贵的最能彰显宣城魅力、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品牌——"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在宣城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八年时间的打造,这张名片在提升宣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现宣城深厚独特的地域文化、服务宣城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宁波城镇化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总结了宁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文化教育、农村土地置换、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等社会政策创新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宁波如何充分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全域都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最后提出了宁波基于市情特色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城市的追赶跨越需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支撑、相互促进。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的黔东南州,如何加快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文化方式转变的过程,其发展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主导"的因素大于"市场自然演变"的因素,政府行为在城镇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这条以政府主导的城镇化道路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政府主导型城镇化道路中产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解答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如何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岩 《新视野》2003,(6):24-2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是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的关键之一。实施城市化道路,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已经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如何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城市聚集经济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的一些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