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攀 《中国律师》2010,(10):83-85
8月23日上午,《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次《刑法》修改的重点是: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完善死刑法律规定,适当减少死刑罪名,调整死刑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的结构关系。此次修改是《刑法》自1997年通过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改,也是第一次涉及到对《刑法》总则的修改,其中有八大看点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与完善高洪宾钱建军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对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现行刑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更趋完善。这是我国继去年成功...  相似文献   

3.
死刑是刑法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刑法》的97修改过程中,对死刑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伴随修改后的《刑法》为争论划上了句号,当时激烈的场面已烟消云散,但对死刑的理解的认识仍然影响到死刑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笔者主张在目前保留死刑的同时,对死刑还需要在立法上和司法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是我国刑法中最古老也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因此.无论是刑法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中.对死刑的存废去留以及死刑条文的增加或减少.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我国1979年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一应该说是一部较轻缓的刑法典。规定的死刑条文只有17条.可适用死刑的罪名只有28个,在整个刑法典和罪名中所占的比例较少。但是.在刑法颁布后的16年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的23个关于刑法修改、补充的《决定》和《补充规定》中.有14个规定了死刑,增加死刑条文33条,使我国刑法中适用死刑的罪名达到80余个…  相似文献   

5.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对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规定进行了删除、调整和修改,完善了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新刑法的实施将更加有利于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有利于提高办案质...  相似文献   

6.
关于刑法修正案对“刑法总则”内容修改的合法性问题的“依法”审查,必须回归《立法法》的明确规定,笼统地断言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有权修改刑法总则内容并不适当。“职业禁止”的保安处分法典化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刑法上刑罚与保安处分的二元制裁体系的正式形成,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修改完善有利于实现限制死刑立即执行的良好功效,但是终身监禁制度的横空出世却使得我国刑法“死刑过多”老问题尚未解决、“生刑过重”新“病灶”业已生成,我国刑罚改革的发展前景可谓喜忧参半。终身监禁的创设性修订完全背离了无期徒刑保留论的基本立场,突出违反了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经不起刑罚人道主义的正当性拷问,因而理论上应当反思“完全堵塞”犯罪人回归之路的终身监禁的合法性问题,立法上应删除在宣判死刑缓期执行改为无期徒刑之际即事先“预判”终身监禁的新规定,保留无期徒刑“准许假释”等补救措施的既有规定。  相似文献   

7.
死刑规定的立法变化与法律适用——兼论死刑的存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规定的立法变化与法律适用———兼论死刑的存废王树岭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是刑罚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方法。修订后的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死缓减刑等内容作出了修改,这些修改集中反映了我国刑法理论和实务界对死刑适用的态度和基本政策。本...  相似文献   

8.
论新刑法对死刑制度的修改及完善辛科死刑,也称生命刑,它是刑罚中最为严厉的一种。自从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利亚于1764年发表《论犯罪与刑罚》中首次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死刑存废之争已达两个多世纪了,各国的刑事立法也越来越深地受到了影响。随...  相似文献   

9.
死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为代价的刑事处罚措施,也是刑事法律体系中最为严重的惩戒措施,具有极高的法律震慑力。我国司法界对于死刑判决制度的存废问题争论已久,在不久前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中也对我国死刑制度进行了重新规定。本文通过分析死刑判决制度在刑事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国外死刑判决制度发展现状,就我国死刑判决制度的存废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确把握死刑适用标准有利于体现司法公正、维护法制的统一,有利于实现刑法的核心任务。应立足于《刑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我国的死刑适用标准进行立法分析。在当下中国,进一步明确死刑的适用标准可以考虑从削减适用死刑的罪名、明确死刑的适用对象以及完善死刑适用的证据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