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兰州军区在团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集中进行了“三讲”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教育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要使“三讲”教育扎扎实实进行,真正收到实效,就必须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三讲”教育的关键环节来抓,切实摆到重要位置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培育起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解决党内自身矛盾和问题的法宝。…  相似文献   

2.
第一责任人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坚决防止和克服不愿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敢批评与自我批评,拒绝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倾向,以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以对党讲真话的态度,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严肃认真地进行党性分析,真正把自我剖析的过程,变为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增强党性的过程。在进行党性分析时,第一责任人一定要紧密联系党委工作的实际,通过深刻反思,从指导思想上找准问题。其次要敢于亮“丑”。第一责任人要率先垂范,切实把影响本地区改革和建设、影响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领导干部形象和威信的问题“亮”出来,力求具体实在。见人见事。对思想上的问题要深挖根源、举一反三,对工作上的失误要主动承担责任、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4,(14):18-18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思想斗争的锐利武器,也是领导干部管好自己的有效方法。现在,党内批评总是要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而“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批评则与我们个人如影随形,是最及时、最管用的思想武器。我们常讲,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四自”要求,就是对自我批评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能不能扎实有效,切实触及思想,解决问题,关键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把整风精神贯彻始终。 为此,需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对待自己,增强自省自查的主动性和彻底性。在“三讲”教育中,能不能自觉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严于解剖自己,是对领导干部党性觉悟的考验。作为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首先要端正  相似文献   

5.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正以整风精神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三讲”教育,为什么强调发扬整风精神呢?  相似文献   

6.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解决党内矛盾、增强党的活力。加强党内团结的重要法宝。在“三讲”教育中,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拿起并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切实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于“三讲”教育始终。为此,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一、加强学习,端正认识加强学习,端正认识,提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这是用整风精神搞好“三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批评难、根治“好入病”的前提条件。要针对当前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难的现状,紧密联系个…  相似文献   

7.
开展“三讲”教育是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巩固和发展“三讲”教育成果,关键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实践“三讲”,真正把讲政治当作首要职责,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自觉地接受监督和积极地开展不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看党员领导干部能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因为,只有有效的、高质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真正触及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深处的问题,才能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接地气”“守底线”“不碰高压线”,才能永葆党员领导干部的创业激情、创新精神和创优斗志。  相似文献   

9.
当前,第二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火如荼地展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通过党章这面镜子,查一查自身有无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对照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进一步抓好作风建设,这是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而要搞好教育,需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思想武器来开展积极而又健康的思想斗争。  相似文献   

10.
探析新时期邓小平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对当前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三讲”教育目标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一、新时期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党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党内的积极思想斗争,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正确方法,是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辨明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锐利思想武器。对此,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高度评价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用,他高兴地说:“大家能够积极地开展批评,包括对中央工作的批评,把意见摆在桌面上。一些同志也程度不同地进行了自我批…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靠的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领导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会上强调:“我再三提醒大家,要注意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这一点我们要坚持下去。”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强调“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这些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目前在党内,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自我批评深度不够,相互批评缺乏思想交锋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在新形势下要落实好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求,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的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3.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率先提出并大力倡导的,是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我们党始终重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恩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指导原则之一,对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主动查找和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互相帮助,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云岭先锋》2015,(1):7-7
我们不摆成绩、只讲问题,要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和整改清单,开门见山、敞开心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常态化,标准要高,要求要严,领导干部之间要多沟通、多谈心,解决思想和工作上的问题。要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省委组织部和全省组工干部的座右铭,用心研究问题,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和党性锻炼,为建立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长效机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破除思想障碍。批评难,主要是思想认识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不愿、不懂、不会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存在"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的顾虑。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放在  相似文献   

16.
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三讲”教育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党中央一再强调,“三讲”教育一定要贯彻整风精神,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贯彻整风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胡锦涛同志最近也指出,要保证“三讲”教育取得预期效果,一定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如何,是“三讲”教育深入不深入、效果好不好的重要标志,关系到“三讲”教育是否走过场、能否切实解决问题。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充分证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既要通过报告、讲话、交谈等方式宣传教育群众,又要通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即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和带动群众。人们通常把这两个方面形象地称之为“唱功”与“做功”。领导者要达到“唱”“做”俱佳的高境界,又必须练好“闻过功”和“自纠功”,以便经常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效武器。  相似文献   

18.
以整风精神开展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要求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每个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勇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好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这对解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三讲”教育的质量,是十分必要、至关重要的。在自我剖析、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正确看待威信与“面子’划问题,将会有助于“三讲”教育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扫除思想障碍,正确认识威信与“面子’他问题。应当指出,在“三讲”教育中,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以党和人…  相似文献   

19.
高振庆 《党建》2005,(9):20-21
掌握重点: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在当前形势下,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团结的模范,就必须自觉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打牢团结的思想基础;自觉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团结的制度保证;自觉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增强团结的原则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县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执行过双重组织生活的规定。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要坚持原则,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是依靠党组织自身的力量,发扬民主,交心通气,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