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循着这句名言,我要说:“邑不在大,有河则城。”  相似文献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常暗自揣测,刘禹锡写千古名篇《陋室铭》时,他的灵感是否缘自“我家乡的一山一水呢。  相似文献   

3.
尽管曾听说这里以奇、险、峻、美而著称,但还是被震撼了,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难以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了。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走了越南6个省市,印象最深的是来到了"海上桂林"之称的下龙湾,真应了"去越南不到下龙湾,不算到南越"之说。  相似文献   

4.
尖山独秀     
何述强 《当代广西》2014,(13):54-54
正我的家乡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僻处一隅,但是,有一座神奇的山,叫尖山。看到尖山,你会油然想起桂林的独秀峰。"孤峰寂寞雨烟中,一柱南天气不同",是罗城诗人刘名涛咏独秀峰的诗句,用来描绘尖山,同样令人叫绝。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岸有龙,自不必说,不然何以叫龙岸?板嶂河、武阳江蜿蜒流经龙岸大地,分明就是两条矫健的游龙!尖山  相似文献   

5.
合浦东坡亭位于合浦师范学校内东坡湖的小洲之上,与不远处的一口“东坡井”遥遥相对。湖中有水,水面有荷,有燕子斜斜剪过,有蜻蜓东点西点,很容易就让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在上头”的著名诗句。亭子不大,并不雄伟峻拔,但正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相似文献   

6.
云龙山苗族村座落在距安宁市37公里的云龙山慈云寺旁,隶属于安宁市县街乡雁塔办事处。自1953年始逐渐有各地的苗族同胞搬迁至寺旁居住安家,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形成村落,现已发展为27户98人。由于云龙山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电、路不通,农业生产基础十分薄弱,苗族同胞一直难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安宁市政府扶贫攻坚的重点村之一。安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曾经多次深人到苗族同胞家中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论证,决定把云龙山苗族同胞全部搬迁到自然条件较好的高山。高山原属安宁卫生局疗养院,占地2639亩,有可耕种土地…  相似文献   

7.
穷人穷事     
辛其马 《创造》2007,(4):135-135
当今没有谁爱讲穷人穷事,也没有人爱听穷人穷事,但这并不表明穷人穷事不存在,连稚气十足的少年脱口而出的都是"我要当CEO"之类的,害怕自己长大不在富人的圈里,这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8.
<正> 功不在高,会侃就行;学不在深,能拍则灵.斯是科室,惟吾闲情.下班跑得快,上班靡蹭蹭.琢磨中晚饭,寻思亲朋情.放心做私事上街亭.有笑声之乱耳,无工作之  相似文献   

9.
河西印象     
吴倩 《中国保安》2002,(9):12-1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当记者慕名来到天津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河西分公司采访时,一进公司大门,眼前的景象使记者想起了刘禹锡的这句名言.在这简朴的办公地,河西保安带头人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他们描绘着希望的蓝图,他们勇于进取、敬业务实、身先士卒,带领保安员们从这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苏星  向兆恒 《当代广西》2013,(17):56-5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距河池市南丹县城3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地方,叫九龙沟。九龙沟气势磅礴、高耸入云的大山把如同汹涌波涛的参天古木举向蓝天;那如同龙脊的被森林严密覆盖的九道山梁,像巨大的琴弦,当风吹过的时候,便弹奏出一阵阵抒情的乐章。公元1638年,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途经南丹,见九龙沟"高树密林,蒙翳深倩",更有那奇山和飞瀑,不由感叹:"此乃桂西第一奇景也。"  相似文献   

11.
贡川高山行     
纹山 《福建乡土》2006,(2):42-42
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好山好水是人灵性修行的去处;又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水之间,总有许多迷人的人文传说,给人无限遐思,给人精神的皈依。  相似文献   

12.
鲢鱼山水库和汤泉池晓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力则灵。”在坑蜒起伏的大别山王峰金岗台下,镶嵌着两颗推澡的明珠,那就是小有名气的鳝鱼山水库和汤泉池。我的老家就在商城县,由于是“近水楼台”的缘故,以前曾多次去过鳝鱼山。“水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13.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发展乡镇经济也情同此理。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的快与慢,依我看,并不在于现有经济总量的大与小,企业个数的多与少,关键在于经济运行质态的高与低,有没有龙头企业、龙头行业形成规模经济。哪里有龙,哪里就有灵气,哪里就能腾飞,我们应不失时机育龙、舞龙,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14.
霍童印象     
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知道是先有霍童山还是先有霍童溪?无数次去过霍童,无数次地沿着霍童溪往来,每回,蜿蜒如带的溪河以及两岸翠生生的茶园总是把人拉向遥远的年代,随着古榕下泊着的渡船摇向诗经画卷里去。在水一方的我们,只有痴望的神情。此刻,我在古渡的竹排上。排工的竹篙轻点,绸纹般的水波漾去,那一片郁郁的榕、樟林就留在了身后,嘱我以青青的目光。眼  相似文献   

1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地位并不显赫、长年默默无闻的基层民政干部,只要具有开拓精神和务实作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折不挠地奋斗,同样能成“仙”成“龙”,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辉煌。吃陵市民政局一班人敢做敢为,锐意进取,在短短一年中实现了经济腾飞.就是光彩的一例。民政部门是社会的稳定机制,做好传统的各项业务工作责无旁贷。但是,民政事业的发展受到经济的制约,我们的国家尚不富裕,财政拿不出更多的钱投入民政事业,这就需要民政工作者在发挥稳定机制作用的同时,适当发挥一点动力机制的作用,努…  相似文献   

16.
我渴望发展     
石哥:各位聊友,本期的话题是“我渴望发展”。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谁不在渴望发展,谁不在琢磨着如何发展?所以,大家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诸位请: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我叫任宗毓,是一名残疾人教师。刚站讲坛那几年,我的教学成绩并不出色。我发现自己缺少方法,知识贫乏。有一句话说得好,“老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看起来我必须发展、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于是我报名参加了中师的函授学习。当时,我的家乡还没有通公路,每次去听辅导课,我都是拖着一条残腿,步行往返在20多公里的山路上,磕磕绊绊是…  相似文献   

1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这段名言说明了仙之于山,龙对于水的重要性。北京城浓厚的文化积淀,不只表现在那些城垣、宫殿的雄伟壮丽,胡同、门楼的精巧布局和精湛工艺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那些生活在这空间里的,在历史上叱咤风云,演绎着丰富多彩的故事的人物中。正如我们去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22)
<正>我到过不少地方的农村,看见一些县、乡干部,拿着不高的工资,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大多数干部虽然未必优秀,也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还是不错的,起码不在"坏人"之列。有一次,几个老朋友在一起闲聊,不经意间聊起了一个话题:最怕什么。有人说怕生病,有人说怕失伴,有人说怕没钱,有人说怕雾霾……有一位朋友语惊四座":我怕自己是一个干部!"  相似文献   

19.
雾里人家     
心不在焉地消费了京郊的许多旅游景点后,一个意外的所在让我惊喜不已。那便是门头沟区的爨底下村。走进门头沟,便是走进了山的世界。楼外楼不多见,山外青山倒是无处不在。正值山雨多情的时节,细密的雨丝把层层山峦擦拭得青翠欲滴。人行其内,如坠五里雾中。耳边总传来溪水的淙淙声,那是山水和鸣中不可缺少的声部。眼前不时掠过的飞鸟,虽然叫不出名,然而那五色斑斓总要给人一份优雅的感动,这一点活的风景,使整个山水便有了生命的新鲜。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有鸟便有了生命的新鲜。何况那雨云缭绕的层峦叠嶂无时不在诱  相似文献   

20.
轿子雪山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与东川区交界处,主峰海拔4247米,形似轿子,因而得名。历史上,轿子雪山曾有"乌蒙山"、"绛云露山"、"乌龙山"、"云龙山"、"雪山"等不同名称。《益州记》记载:"……常有云气蒙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