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三大步:机制活力初现──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行三周年成效管窥何文芳1996年是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推行公务员制度十分关键的一年,党和国家提出的"三年内初步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标要在今年实现,我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将要初步纳入公务员...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应确认为三种民主状态:人大制度体现的选举民主,政党与协商制度体现的协商民主,三大自治制度体现的自治民主。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一项自治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符合我国基本行政制度的定性与定位,它是关于国家结构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关国体和政体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关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民族复兴和人民和谐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理论与实践、地方自治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1949年至1954年是第一阶段,即国家主席制度的酝酿期;1954年至1975年是国家主席制度的曲折发展时期;1975年至1982年是第三阶段,即宪法取消国家主席制度的阶段;1982年之后,是国家主席制度恢复和发展时期。国家主席制度的变迁折射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今天,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第三次法制讲座,请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刘政同志为我们主讲《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及政治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奋斗的成果,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中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该制度在理论上可以体现为四个层面:一是制度结构,包括两个子系统,即多党合作系统和政治协商系统。前者属于党际互动范畴,后者属于在党际互动基础上拓展出来的政治参与范畴。二是制度载体,即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体系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定位问题,即人民政协可定位为履行协商、参政和监督职能的"准"国家机构。三是制度地位,我国的政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孕育了新中国的诞生,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制度安排,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四是制度效应,即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国家治理中所释放的影响力:规范参与、调和多元、优化竞争。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时刻激烈而复杂多变的国际竞合,我国作为后起市场转型国家的区域竞合制度创新对策:一是实施国际竞合变局的战略;二是创新国家宏观区域竞合制度;三是创新中观区域竞合制度。  相似文献   

7.
人事制度改革使机关焕发出新的活力任芳1996年是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第三个年头,这是推行公务员制度十分关键的一年,党和国家提出的“三年内初步建立起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标要在今年实现,我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将要初步纳入公务员制度的管理轨道。曾经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内涵应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人民主权的法律地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与自由。二是保障人民主权得以实现的制度安排和法律规定。人民主权的实现 ,必须有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作保障。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自…  相似文献   

9.
英国、法国、德国最早形成了公务员考任制度,这些制度各具特色。英法德三个国家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历史相似又略有差别。三个国家公务员考任制度在形成动因、基本原则、不断改革方面具有相似性:在录用标准、管理机构、报考资格和考试程序方面存在差异性。其经验和做法为改进我国公务员考任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首要的是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比如,为什么说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而不选用其他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政治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作为我们国家的政体,与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是什么关系,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有何本质区别;为什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关系我们国家体制和政权机制根基的问题。开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人大理论研究中最基本的任务。真正下苦功把这些问题阐释得比较清楚了,不仅可以为我们搞好人大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的国家治理新模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有利于优化国家治理结构、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协调国家治理关系,是适应历史发展、坚持理论创新及顺应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从治理主体、治理关系、治理模式三个维度入手,突出党的核心地位,优化党政职能结构,健全运行体制机制,是加快制度优势向...  相似文献   

12.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宪法,对宪法原有的一些规定作了修改,并增加了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这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是个有力的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由人民革命直接创造产生;反映了我国国家的性质;代表了我国国家生活的全面,决定国家的其他制度;是我国国家力量的源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至今已经五十年。人大制度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过艰苦奋斗,长期探索,终于走上了蓬勃发  相似文献   

13.
国家所有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所有权制度改革主要是沿着调整国家所有权的内部关系——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路径展开。国家所有权制度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家所有权制度改革的趋势应为变革"大一统"的国家所有权制度为中央与地方分级所有的国家所有权制度,最终形成"一级政权、一级财政、一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14.
省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1994〕79号(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三日)现将《河南省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干部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15.
乡镇机关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初探马逢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三年来,我省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工作进展迅速,省级机关于去年圆满完成,地(市)县机关绝大多数现已进行检查验收。今后一段时间,乡镇机关将成为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点。乡镇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也与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制度不完全相同。它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集中地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和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特别是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业事业的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那么,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人  相似文献   

17.
吴晓红 《前沿》2008,(4):62-64
西方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西方国家政党之间以竞争和相互倾轧为主。我国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西方国家执政党与在野党轮流执政。我国是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我国政党制度具有利益整合,资源兼容;凝聚民意,稳定政局;民主监督,互利双赢的优势。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依据,以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通过监督制约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公正、及时地处理国家公务员的申诉、控告而建立的一种全新的公务员管理制度。 公务员中诉控告制度是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申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阶段 ,根据各种机构的不同性质和任务 ,国家编制仍然划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三种类型。按理讲 ,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职员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是可行的。但是 ,职员制度酝酿 1 0年之久却迟迟未见踪影。认真分析职员制度难以出台的原因 ,对于事业单位进行整体谋划的综合改革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而且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当从以下三个维度深刻把握其内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