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74年以来,我们结合临床实际,筛选出电针麻醉新穴位——椎旁组穴。应用该穴组电针麻醉作阴囊赫尔尼亚手术获得成功。(一)操作方法1.器材:SBM型半导体脉冲式电疗机一台,兽用新针4~6寸2根。2.保定:横卧保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兽医电针麻醉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已成为当前兽医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麻醉方法。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首次实验成功马骡耳针麻醉(穴位注射),并用这种方法为马骡进行了各种手术200余例,成功率达90%以上。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军马防治检验所和北京市兽医院开始采用电针麻醉(取抢风、三阳络透夜眼穴组),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电针麻醉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选择适当的刺针穴位配方和有效的电刺激,待无痛觉反应出现时,一面观察患犬的感受性,一面进行电针麻醉的手术操作。 石崎智等于第14次兽医麻醉会、1976年及1977年日本临床兽医学会、1976年东京兽医畜产学会,对电针麻醉施行手术的可能性和适应症作了简要报告。本文着重介绍电针麻醉对犬的头、颈部止痛作用,并报告扩区手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14头健康成年牛(水牛11头、黄牛3头)采用电针与肌注小剂量麻醉药相结合的针药复合麻醉,以探求更简便有效的麻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电针与小剂量静松灵在保定宁复合麻醉与单一电针麻醉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对体温、脉搏和呼吸无明显影响;可明显地提高皮肤痛阈;可明显地减少流涎;可明显地提高肌松作用;手术后去除电针刺激,动物可以随即站立和行走,保持电针麻醉的优点。从而证明电针与小剂量静松灵或保定宁复合麻醉比单一电针麻醉优越,是一种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我所1973年发表的岩池穴组电针麻醉技术的基础上,近年来又进一步开展了穴组筛选试验,产生了新的岩池穴组,马、牛各由四个穴位组成,均以岩池为主穴,并采用新的DM—A定量针麻仪。经过临床试用,认为这一岩池穴组的麻醉效果较前有所提高。钾离子测痛试验的结果,也表明动物在针麻中,疼痛敏感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痛阈值提高1.4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学习了兄弟单位针刺麻醉的经验,在1971年10月开始,结合教学和生产进行了电针麻醉在家畜外科手术上应用的探索,在过去的近二年中,我们对黄牛、水牛、猪进行腹部、头部及四肢等11项手术共192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其中麻醉效果优良的占89%,效果可以的占11%,并初步总结出一组以腰部穴为主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兽医界对激光临床应用研究较多,并取得一定成效。经临床外科学者试验,认为夹脊穴组为激光手术期前麻醉最佳穴组,但对该穴组的局部解剖结构罕见报道。为探讨夹脊穴组的麻醉原理与经络关系,进一步阐明临床应用该穴组的依据,特对夹脊穴组的解剖位置、结构、神经来源及其分布等作了观察,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兽医激光手术期前麻醉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结果。根据激光的特性和兽医临床的特点,我们在传统的中兽医针灸学的经络学说和现代家畜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筛选并拟定了进行家畜激光麻醉的穴位组合——夹脊穴组,并且提出了适合兽医临床应用、有效而安全的家畜激光麻醉方法——兽医激光手术期前麻醉法。实验证明,采用夹脊穴组进行激光穴位刺激,能使家畜产生强而持久的镇痛后续效应;施行兽医激光手术期前麻醉,则能克服进行激光穴位刺激和手术操作的矛盾,保证手术顺利地进行。 其次,本文也提出了进行兽医激光手术期前麻醉的激光光源种类、强度(照射功率)、单个穴位最佳刺激时间、整个穴组的累积刺激量以及选择激光刺激穴位的依据等资料,可供今后开展家畜激光麻醉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1974年以来,我们用司可林麻醉保定梅花鹿锯茸、助产和各种外科手术达350头次。因司可林系肌松剂药物,一般麻醉时间不长,对神经的镇痛作用较差,在做深部组织、内脏器官、骨折整复及截胎助产等时间长的手术中,往往手术尚未完备,鹿就苏醒挣扎或有疼痛之感,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另加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工作。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在梅花鹿的这类手术中加用电针麻醉10例(公鹿4头,母鹿6头),效果较好。现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家畜针刺麻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马、牛、猪的电针麻醉都有较多报道。我们从1972年开始进行水牛针刺麻醉的研究。1974年在全国针麻会议上交流了我们所选择的穴组以及105例手术效果观察。1978年总结了217例手术综合报告。在这些试验中,我们发现针麻的效果与穴组选择、电刺激参数(电流强度、频率、波型)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为了摸索腹腔手术的针麻穴位处方及效果最好的电流强度、频率、波型,我们从1979年4月至11月进行了此项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设计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中西兽医结合的学术研究中,广大兽医工作者根据中兽医传统针灸穴位,采用新针、电针、水针等新的刺激方法,使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费省效宏,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电针麻醉、电针治疗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使古老的中兽医针灸术焕发了青春。电针治疗马骡结症等胃肠病已为大家所公认。据国内不少单位报道:应用百会、脾俞、关元俞、后三里、交巢等穴位组成穴组电针治疗牛胃肠病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江西省临川县等用电  相似文献   

12.
我们结合教学做过一例胸腔外科手术,共用2小时,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一)手术方法和步骤 1.手术前家畜常规检查:结果见下表。 2.保定及麻醉:右侧卧保定。采用电针麻醉加2%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法。用闭血和百会两穴,频率用150/周秒,输出用5~7。局部用2%普鲁卡因直线浸润麻醉。麻醉后家畜变化情况见上表。 3.术部剪毛消毒并术野隔离。 4.在倒数第九肋骨中央与肩关节水平线交叉处向下切开皮肤15厘米,止血,分离皮下组织,并彻底止  相似文献   

13.
作者1975年5月在宜宾地区食品公司收购牛群中发现一头4岁黑色黄牛,其子宫胀满,俨似怀孕后期,于是决定行右侧剖腹术取出子宫内容物,经用25%硫酸镁注射液50毫升静脉注射作基础麻醉,再行抢风、三阳络穴电针麻醉,顺利完成手术,取出一椭圆形96×72厘米大小的肿瘤,瘤体表面光滑,完整的包膜几乎全由  相似文献   

14.
马颈风湿俗称歪脖风,虽然发生较少,但治疗不易。我们采用电针耳下穴治疗本病二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耳下穴(暂定名)位于下颌骨垂直部和外眼角水平线的交点与寰椎翼侧缘突出部联线的二分之一凹陷处。左右侧各一穴。刺入1~1.5寸。并配取风池穴。 我们在治疗时使用SB71-2型麻醉治疗兽用综合治疗机。患畜颈部歪向右侧者,选左侧  相似文献   

15.
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按后海穴和常规肌肉免疫注射,对免疫效果进行比较试验。选60 日龄健康三元杂交猪100 头,分为4 组。A 组:后海穴全量注射疫苗2 m L/ 头,30 头;B 组:后海穴半量注射疫苗1 m L/ 头,30 头;C 组:肌肉全量注射疫苗2 m L/ 头,30 头;D 组:不注射疫苗健康对照,10 头。免疫后30 d 测定血凝( HA) 效价,结果显示,A 组与C 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1) ;B 组与C 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5) ;A 组与B 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1) 。试验结果还表明,后海穴穴位注射安全可靠,免疫猪无不良反应,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非药物麻醉之一——电针麻醉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价值是众所周知的,针麻手术范围不断扩大,效果不断提高,已成为临床工作者所乐于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但由于施行这种麻醉法要在动物机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穴位扎针,通以比手捻针或临床医学的针刺麻醉刺激要强得多的一定频率、强度的脉冲电流才能提高痛阈,达到施行手术所必须的条件,因此,临床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家畜电针手术期前麻醉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和结果。通过实验证明,在家畜的一定穴位进行针刺电脉冲刺激之后,家畜对致痛信息能产生抗痛的后续效应,其持续时间可以满足手术全过程的需要。其次对产生后续效应的机制和影响镇痛后续效应在时间、强度和空间范围上变化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性和理论性的探讨。最后针对当前有关家畜针刺麻醉和电针麻醉的一些主要理论,如Melzack等的“闸门控制”论(1965年)和柯志提出的“多级协调控制”论的一些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往,我县有些集体牧场,往往有个别 经产母猪因发情停滞而不能及时配种,影响仔猪生产计划的完成。为了解决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而长期不发情的问题,我县在开展家畜电针疗法科研活动中,曾采用不同组穴进行治疗试验。经过近一年来的探索,找到了一组疗效较好的配方,即“盘香”组穴,用这个组穴配方,全县前后共试治发情停滞母猪34头,治愈28头,有效率达80%以上。如郑巷公社畜牧兽医站郑志良同志试治3头,都分别在第4、第5和第14天发情,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1972年初我系党总支遵循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伟大教导,决定成立一个由工人和老、中、青教师参加的电针麻醉研究小组。几个月来,在学院党委和校外各级领导关怀及支持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启发下,我们以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方式,初步试用电针麻醉进行牛、猪等家畜各种外科手术50多例次,其中瘤胃切开、肠管吻合和剖腹产等牛的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20.
母鸡产蛋少或不产蛋,影响养鸡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国外母鸡针炙后能产蛋有过报导,但国内至今还未见过这方面的材料。我们在反复试验电针治疗母畜不孕症的过程中,于1981年以来试验电针治疗母鸡不产蛋、产蛋少,初见成效。 (一)电针方法 1.电疗机使用人医用的2PS型的电疗机。针具用人医用的毫针2寸、3寸数支。 2.穴位选择及取穴方法,选用鸡的左侧雁翅穴和鸡的尾脂穴进行电针。鸡左侧雁翅穴,在鸡的腰背部左侧,髋结节前一指处。鸡的尾脂穴,在鸡的尾端尾根部,最后荐椎的上方突出的尾脂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