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闽赣交界处的宁化安远乡营上吴家村,有一条山岩间鬼斧神工开凿出来的羊肠山径。这条逶迤8华里的山径.一头从“蛇颈”上至车桥隘口,另一头从车桥隘口向塘坊、白水赛,西越武夷山进入江西广昌。山径右边是抬头望不见顶的悬崖峭壁,松树、枫树、毛竹及杂树杂乱无章地伸出枝桠,阻在路边;左边是低头看不到底的深渊绝谷。  相似文献   

2.
也许有人会认为军官学校就是不一样.各方面条件比起一般学校要好得多,即使是一般的学校也会有整洁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里有黑板、桌凳等设备。这些在现在都不足为奇。我们的革命前辈在东固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曾创办过一所特殊的学校——红二团教导队。教导队后来在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具体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  相似文献   

3.
文俊 《红岩春秋》2014,(10):21-21
正"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净。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在当年綦江县石壕镇百姓中传唱的这首民谣,就是对当年红军良好纪律的真实写照。1935年,为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红军第一军团派一师二团于1月15日进驻綦江县羊角乡,扼守川黔交界的酒店垭关隘,监视川军和贵州盐防军的行  相似文献   

4.
何乾健 《红岩春秋》2010,(2):F0003-F0003
2010年4月7日,“纪念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成立80周年暨红军烈士陵园开园仪式”在重庆市涪陵区罗云乡举行。 1930年4月7日,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在涪陵区罗云乡正式成立。此后,武装力量由成立时的40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建立了13个乡苏维埃政权,开辟了30多个乡镇游击区。  相似文献   

5.
马宏骄 《党史文汇》2006,(10):36-37
李天佑是我军的一员著名战将.红军时期,他虽然年龄不大,但却已身经百战,而且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专打恶仗硬仗,多次在危急关头扭转战场形势,夺取战斗胜利.  相似文献   

6.
陈安  庄春贤 《湘潮》2011,(10):4-5
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无线电通讯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成为战争指挥、工作部署最便捷有力的工具。在红军时期,无线电通讯立下了汗马功劳,屡建奇功。毛泽东称之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这里讲述的是毛泽东和无线电台的一些珍闻佚事。  相似文献   

7.
红军时期,漳州地方党组织的建设为红军的武装斗争提供了支持,红军的军事斗争也为地方党的建设提供了帮助,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互为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军队党的生活》2010,(10):84-84
《红星画报》是由红军总政治部红星社编辑出版的第一份画报,在战火纷飞的战争环境中,《红星画报》像一颗璀璨的红星闪耀在红军战士的心头,成为宣传共产党和红军政策的重要阵地,更是启发教育红军战士的良好教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星画报》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也许有人会认为军官学校就是不一样,各方面条件比起一般学校要好得多,即使是一般的学校也会有整洁美丽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里有黑板、桌凳等设备。这些在现在都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10.
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一支队成立旧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官坂镇合山村护国观音寺。  相似文献   

11.
李红义 《党史纵横》2014,(1):24-25,43
正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反动军队围剿时,曾先后俘虏过三名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们分别是敌十八师中将师长张辉瓒、三十四师中将师长岳维峻以及敌十九路军警备第三旅少将旅长张汉民。因为种种原因,这三个被俘国民党将领被我红军领导人下令处决了,现在看来这样的决定不免有些草率。张辉瓒之死致百名党员命丧赣江张辉瓒,湖南长沙人,生于1885年。他早年毕业于北洋保定军校,后到日本陆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闽北分区党政机关的诞生地、方志敏率红十军第一次入闽作战的要地和休整地。 78年前的5月7日,红十军在坑口休整时,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坑口村头一座土墙上,挥笔写下“中国红军万岁”6个大字,是方志敏当年“血战东南半壁江山”辉煌战史的一处红色印证。  相似文献   

13.
曾纪荣 《湘潮》2013,(11):49-49
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浮财”不仅解决了当时工农革命军的急需,而且还密切了军民关系,调动了群众的斗争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李新市 《党史文苑》2013,(11):23-29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江西万安人,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导人、朱德元帅的夫人。在土地战争时期,她凭着对革命的忠诚,演绎了波澜壮阔的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经过西北、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大量少数民族频繁接触,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来处理红军长征中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政策的制定也为后来民族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证明少数民族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缔造一支人民军队的极为关键的时期,在很多方面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摸索出一系列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执行严明的群众纪律等,其宗旨是使红军成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经过西北、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与大量少数民族频繁接触,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来处理红军长征中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政策的制定也为后来民族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证明少数民族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方自咏 《党建》2013,(4):55-55
在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西张店老街,有一位名叫周兴荣的农家妇女。在革命战争时期,她有4个英俊威武的亲儿子,还有很多红军干儿子。后来,4个亲儿子全部英勇就义;红军干儿子中则有4个成了共和国的开国功勋。  相似文献   

19.
悲剧源于一句喊错的口号 1931年初,红十二军召开了纪念李卜克内西、卢森堡和列宁等共产国际领袖的大会.在当时,开会时振臂喊口号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全场与会者都会跟着喊,谁不喊谁就有问题.至于喊的什么口号,当时是不假思索的,只要有人领头喊.在这次会上,偏偏有一个战士高声领喊出一句口号:"拥护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万岁!"大家跟着喊完了,才有人发现这个口号有问题.这个喊错口号的战士叫吴拙哉.他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第二国际,什么是第三国际,糊里糊涂地喊错了口号.  相似文献   

20.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川西彝族聚居区途中,红军先遣支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沽基部(又作沽鸡、果基、古鸡)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并赠送小叶丹一面“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佳话。1935年1月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