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西方有些学者依据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五种经济社会形态的论断,向我们提出了必须回答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社会形态和经济社会形态(中文译文多为社会经济形态,根据德文,以译为经济社会形态更为准确、恰当,它的涵义是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社会形式和表现形态)是同一概念,它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世梅 《学习论坛》2006,22(8):66-68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可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依次演进、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先后更替的过程,阐明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这一理论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鲁艳兰 《湘潮》2013,(6):18-19,24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包括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双重维度。其技术社会形态展现为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技术、政治设计和政治运作技术和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技术三个层面的统一体。只有把握社会形态的这双重维度,才能深刻认识当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着激烈的冲突。从情感型社会形态和契约型社会形态的视角分析当前公民道德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形态与文明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两种表述方式。前者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性的表述,是基于生产力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后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程度或人类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的一种表述,是人类生存活动组织形式的表现,是对人类创造财富的关注和价值选择。社会形态迄今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几个阶段;文明形态迄今经历了前文明形态、内在分裂的文明且已经出现了体现未来文明特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关照,同向发展,可以从不同方面指称同一社会历史阶段,但必须予以恰当使用。  相似文献   

6.
杨勇民 《探索》2011,(1):13-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结构和性能的统一。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主要成果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态上表现为实践、理论、价值和制度四种形态;从一种现实社会构成要素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种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种表现形态,有着自己的结构和性能。要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7.
张光成 《探索》2008,3(2):135-138
从中国革命产生的特点,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社会结构,都可以发现它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与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主流形态的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按照哪一种主义来构造的,它不是效法既有的社会形式,而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中国现代化内在规律的反映.而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走出来的社会样态.是与既往的一切社会形态--包括原苏东社会主义形态都不相同的社会主义新形态,从社会形态上予以定位.它即是一个既不同于马克思的经典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原苏东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总属之下的一个亚形态.  相似文献   

8.
行使分类功能的“社会形态”对我们认识社会面貌和性质的多样性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把握社会形态的多样性时,需要对社会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的把握有一个适度的平衡,还需要结合“世界格局”的视野,把握住社会解释系统的“内核”与“外围”的关系,不同维度的构成因素之间复合的“匹配”问题,以及社会形态与非社会形态的划界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人类文明社会国家理论的简单梳理,指出人类文明社会国家具有两种不同形态:一种是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异化社会国家形态,它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革命对象;一种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常态社会国家形态,它是马克思所论证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态,是真正的人类社会国家。只有符合生产力发展常态国家才能揭示其科学含义。  相似文献   

10.
李延明 《探索》2013,(1):175-179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联系紧密.没有共产主义学说,就没有五形态论.对五形态论的否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共产主义的否定,另一部分是对前四种形态的局部否定.尽管不是所有民族都经历了奴隶占有制阶段,但奴隶占有制位于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之间是不容置疑的.马克思主义的封建社会概念尽管使用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的“封建”一词,但是它所要表达的却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就此而言,中国是存在封建社会阶段的.中国封建社会与欧洲封建社会的区别,是具体样式的区别,而不是有无封建社会的区别.在人类社会汇流的过程中,由于各群体的相互作用,使其中一些群体没有充分经历所有的发展阶段,并不表明社会形态的衔接顺序没有规律,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形态衔接顺序的观点站不住脚.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是一种科学的预测.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尚未超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商品交换关系所能容纳的限度,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那种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还没有出现.但是,已经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社会正在向共产主义前进,而不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