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河湖清淤工作,通过对河湖进行清淤,恢复和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治理水域环境、维护水资源安全。但是,多年来北京市的河湖清淤工作尚不到位,成为改善城市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建设水生态文明,既要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实施常态化的城市河湖  相似文献   

2.
北京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大城市,尤其是1999年以来遭遇连续干旱,多年储备的水资源不断减少,城市水资源供需失衡成为影响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外流域调水是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彤 《北京观察》2010,(11):26-27
<正>城市供水安全需要水资源战略储备水资源是城市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城市供水主要任务是提供满足城市生活与生产持续增长需要、并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供水水量。北京市的城市供水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高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国家战略工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工程通水在即。毫无疑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极大提升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北京市的水资源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城市发展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资源性缺水城市,如何在缺水的条件下,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关键是大力建设和发展循环水务,积极探索水资源参与社会运行的规律,对水进行主动保护、适度开发、高效利用、科学管理,突出强调水资源的集约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首都发展的一大瓶颈,有效保护水源地是保障首都供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崔晨 《北京观察》2015,(6):26-27
<正>京津冀地区丰水年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平水年以下,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即使降水偏丰年份,京津地区依然供不应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按照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京津水源地水源涵养功能区包括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于桥水库、潘家口水库等北京市、天津市重要水源地的涵养区以及滦河、潮河上游源头,行政区涉及北京市密云、延庆、怀柔3个区县,天津市蓟县,河北省承德、张家口2个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和山西省大同的部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基础上 ,指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应从城市水资源系统本身及城市发展 2个角度考虑 ,提出水资源系统优化的关键是实现水资源的产业化 ,并探讨优化的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潘启雯 《中国减灾》2012,(7X):28-31
<正>空气与水,延续生命,缺一不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等,众多著名城市依水而建,水滋养了城市和城市人,但一场关于水的危机却在逼近。据联合国2009年公布的《全球水资源发展报告书》称,全世界近十分之一的病例是不清洁水导致的。该报告更进一步点破,全球水危机日趋恶化,到本世纪中期,全球五大洲将有70亿人面临缺水危机。而在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水污染问题也日益引发关注。人口密集的中国城市,缺水矛盾尤其  相似文献   

10.
缺水,已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2004年,民建北京市委对北京重要水源地怀柔、密云以及平谷和顺义等区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切实保护水源地,保障首都水资源安全问题,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前进论坛》2015,(4):54-55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安全不仅是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民生问题,更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建设生态文明,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水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2.
对首都北京而言,垃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及空气污染。如何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待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北京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确定了到2020年前发展目标定位是"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城市作为北京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北京水资源管理应围绕建设世界城市这一核心目标,确保水源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迎汛安全,充分发挥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虽然在水资源的总量、水质、水域面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但是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上都存在问题。如地下水超量开采、水资源严重浪费、河流及湖泊的污染加剧等。为了顺利推进武汉生态城市建设,武汉市需要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通过新型节水技术的推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制定合理的水价走"节水型"城市的发展道路,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大污水的处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于浩 《中国人大》2012,(13):22-23
"护水"在国务院一纸严令下,使得全国各地保护水资源的动作不断,但却是各自为战。无论是在同一行政区内,还是不同行政区域,都在要求水源地"一产只能种、二产不能动、三产空对空"来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  相似文献   

16.
当前,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能源供应也比较紧张。实现北京市确定的"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必须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就密云水库的生态  相似文献   

17.
人口增长与水资源短缺在北京市是一对长期矛盾。目前,北京人口增长迅速,水资源短缺十分突出,户籍制度改革等又已提上议事日程。今后北京市是否应继续实行人口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应该采取何种新的方式,已经很有深入讨论的必要。这种讨论对今后我国大城市发展,特别是北方城市发展有广泛的意义。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1、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6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总量大幅度增加。人均用水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上游争水,1960年以来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却较大幅度减少,由60、70年代38亿吨,降到目前30亿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城市大、人口多、发展快、水资源先天不足,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水资源问题,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并将影响到城市安全和长远发展。多年以来,政府为推动首都可持续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用水供应机制和用水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城市大、人口多、发展快、水资源先天不足,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水资源问题,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短缺问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既是全国性的重大事件,也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南水北调江水进京事关首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首都安全稳定和发展全局。准确把握南水北调江水进京后的首都水资源形势,认真谋划水资源管理对策,既是统筹做好首都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前提,也是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石秀诗 《中国人大》2012,(15):31-31
围绕饮用水安全问题,我具体提两点建议:第一,要高度重视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水合格与否,源头非常重要。水源地的水质好,水厂就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对保障饮用水安全起到基础性作用。但从报告看,全国还有15%左右城市的集中供水水源地没有划定保护区,差不多还有20%的水源地水质不合格,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下一步工作要集中解决的难题。因此我建议,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水源地的划定和保护工作,减少人民群众因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