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特别是随着加入世贸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连市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速崛起,成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新的增长点。截至2002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0余万户,其中非公有制企业3万余户,个体工商户36万余户,从业人员130余万人,仅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就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2%。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我处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范围涉及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毕节地区等四个市州地、7个县(区、经济开发区)、14家非公有制企业。 基本情况 目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状况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快。2002年11月底,全省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23300多户。其中私营企业27600多户,外商投资企业3100多户,个体工商户392200多户。从业人员107万余人。二是初具经济实力。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产值约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0%,上交税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北高新技术园区是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高度集中的区域。近些年来,园区综合党委着力探索“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创立了“三个出来”工作法,即以开展党员承诺为抓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把身份亮出来,让职工群众看出来,把身边群众带出来。这一新模式既是对园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大胆创新,更是对新时期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基本规律的有益总结,从而“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园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海东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2001年底,全区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发展到1660户,从业人员3.5万人,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3094户,从业人员3.77万人。2001年全区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总产值103177万元,向国家交纳税收4138万元。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也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新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胡勇 《企业党建》2012,(10):49-50
从2010年以来,甘肃省民勤县委非公有制(以下简称非公)企业工委紧紧抓住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时机,积极探索符合县情、企情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模式,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6.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更好地实现非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富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最近,笔者对潜山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一、潜山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截止2004年底,潜山县个体工商户有14460户,从业人员37746人,私营企业372家,从业人员9563人,其中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5l家;企业资本在100—500万元以上的有44家,50…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强调:“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云岩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截止1999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已达19503户,从业人员41342人,注册资金17720万元;私营企业达1005户,从业人员15436人,注册资金  相似文献   

8.
镇组 《支部生活》2007,(2):26-27
镇雄县创新非公经济党建的工作理念与思路、党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着力构建四个机制,引导非公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我省“加快发展,富民强省”战略的关键之一。近几年来,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一直保持稳步、持续增长的态势,为安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截止到2003年10月全省个体工商户达124.8万户,私营企业达7.4万户,个私企业注册资金达668亿元,从业人员累计达396万多人。非公经济较快发展势头已经显现。 2004年,我省非公经济将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有理由相信,非公有制经济在新的一年里必将在更高层次上出现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乐都县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1年底,全县注册登记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4817家,其中私营企业279家,个体工商户4538户,从业人员9063人,党员274人,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达到18310万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20%,在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的有12家,其中1家为个协党支部,设立工会组织的有18家,设立团组织的有7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官渡区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助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实施引导、组建、创新等六项工程,着力在理顺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服务、强化工作保障上抓落实、谋创新,形成了务实效、出成绩、促发展的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茅锋 《支部生活》2006,(2):10-10
墨江县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中,深入开展抓好党建为非公企业增效、为党旗增辉的“双增”活动,充分发挥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员的“双带”作用,为非公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抓基础打牢“双增”工作支撑点2002年底,墨江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3131户,私营企业30余家,而建立了党组织的只有1家;在5863名从业人员中,党员仅有7人。针对非公经济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陆良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扩大。2010年,全县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1745户,其中注册非公有制企业423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00.27亿元。陆良县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按照“抓基础、重规范、促作用”的工作思路,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11个,覆盖非公企业158户,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或有党员3人以上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已建党组织规范率、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党的工作覆盖率三个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4.
常志刚 《实践》2010,(5):10-11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为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更好地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是各级党组织必须面对、必须做好的时代课题。面对这一新课题,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通过不断完善非公有制企  相似文献   

15.
肖智慧 《学习月刊》2013,(20):79-80
近.年来.利川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r速.目前.全市有市场主体1.92万户,非公经济人士近2万人,实现经济增加值16.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3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利川经济的重要支撑.非公经济人士成为利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朱天媛  何振南 《唯实》2001,(10):58-61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私营企业近158万家,个体工商户3170多万户,从业人员约1.3亿人。非公有制企业为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新的领域。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个新领域,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怎样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10,(6):28-29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标,大力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通过扩大组织覆盖、破解发展难题、打造良好环境,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渠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数13321户,从业人员20777人,其中党员1140人,占5.48%;私营企业138户,从业人员7456人,其中党员59人,占0.79%;在138户私营企业和13183户个体工商户中,建立单独和挂靠的党组织仅有18个,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有2户.显而易见,占全县经济总量57%的非公有制经济一方面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又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点.因此,我们必须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格局的影响,着力于党建理念与工作思路的创新,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10)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度",随着阿拉善盟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如何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如何研究、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如何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和非公有制经济互促共赢,是新形势下对党建工  相似文献   

20.
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河北省安平县是革命老区,河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第一个县委都在这里诞生。1955年,毛主席把该县南王庄村三户贫农联合办社誉为“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安平县创造了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的佳绩,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被誉为“中国丝网之乡”,以丝网、生猪为主导产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县非公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非公企业)达1.7万多家,其中外资企业48家,股份合作企业2439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