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延虹 《世纪风采》2022,(12):22-25
<正>1942年,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召开的高干会上,时任靖边县委书记的父亲被评为模范干部,受到大会表扬。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毛主席的题词高度概括了父亲的革命品质和工作作风,成为指导他一生从事革命工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2.
李先念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是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懈追求、鞠躬尽瘁的一生。在他辞世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曾题词:“伟大的人民公仆。”这是对李先念同志革命一生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3.
李平 《党建》2021,(5):64-65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创作于1963年的歌曲,歌颂的便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湖南望城人.1940年,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不幸成为孤儿.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积极参加了儿童团,思想愈发进步;与此同时,在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下,他的革命信念也愈发坚定.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1893年12月26日诞生在湖南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青年时代就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当他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思想武器之后,就致力于把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为之奋斗了一生。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成功地创造了一整套关于中国革命的新经验、新理论,这就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之所以伟大,或者说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成为毛泽东思想,根本之点就是它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结合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事实证明,坚持实事求…  相似文献   

5.
吉炳轩 《奋斗》2010,(1):4-8
<正>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在他的伟大一生中,亲笔书写了许多光辉题词,激励和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而英勇奋斗。黑龙江各级党组织和全省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毛泽东主席于1950年2月27日结束访问苏联回国,视察哈尔滨时为原松江省委书写了"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书写了"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书写了"学习马列主义"等重要题词,为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6):88-88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9)
<正>春华秋实七十载,守望相助谱新篇。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区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总书记的题词使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成为引领内蒙古未来发展的根本指针。日前,本刊就总书记题词精神的学习解读和贯彻落实,采访了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胡益华。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题词,在全区上下产生了热烈反响。请问题词  相似文献   

8.
《党史博采》2013,(12):42-44
今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南疆海域到蒙古草原,特定时空的革命和建设均与毛泽东有关。武安是革命老区,虽然没有毛泽东的足迹,但他的电稿或指示、亲笔题字和题词、著作的出版等均与武安直接联系在了一起。见微知著,从这些事件中,可看到毛泽东的伟大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白凤玲 《党史文苑》2006,(12):21-2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他把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解决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突破口,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博览》2021,(4):14-19
毛泽东历来重视医疗卫生工作.早在革命时期,他就认为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是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重视这项工作,作出过不少指示,也多次题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他认为,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建立新中国,归根结底就是靠实事求是,即用马克思主义之失去射中国革命实践之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论述,科学地阐明了实事求是是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最根本的内容,是建…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月12日,是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70周年;2017年3月26日,是毛泽东为刘胡兰最早题词70周年。70年来,刘胡兰烈士的英名与事迹深深铭刻在人民心中,她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并同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起,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励精图治,奋勇前进,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革命英烈铸就历史丰碑,新的时代需要再创辉煌。今天,站在时代新节点,面对"赶考"新征程,怎样从英烈事迹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如何从优良传统中吸收力量,坚持"四个自信",凝心聚力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刊专发此篇《胡兰精神有传人》,并链接了《刘胡兰事迹简介》,以期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深入学习和弘扬胡兰精神,进一步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新的精神风貌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投身于加快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的伟大进程中。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中,他从事人民军队的创建工作,长期领导革命军队,参与指挥过许多重大的战役,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军事工作和人民战争的经验,他的军事思想成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革命军队建军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依靠工农发展武装斗争以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诸多方面,周恩来同志都形成了许多卓越的见地,并在大量的军事实践中,结出了宝贵的硕果,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赵凯 《党的文献》2005,(6):77-78
众所周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但是,毛泽东曾两次为刘胡兰烈士题词,以及第一次题词已经散失的情节则鲜为人知,其中第一次题词的手迹已尘封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5.
邓子恢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他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以来风云变幻的漫长岁月,不仅是历次伟大社会变革的目击者和参加者,而且在许多重要历史时期是某一地区以至于全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一时期,邓小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作了大量题词,这些题词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思想轨迹和独特人格魅力。题词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相似文献   

17.
沈建中 《世纪桥》2003,(5):14-17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献身于中国革命,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领导我们党冲破重重艰难险阻,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绕过一个个激流险滩,成功到达胜利的彼岸。他最早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多次在革命的转折关头,在革命遭受挫折的危机时刻,力挽狂澜,为革命拨正航向,使革命转危为安,反败为胜。正如邓小平所说:“没有毛泽东思想来引导我们取得革命胜利,可能现在我们还在黑暗中苦斗。”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还是一位博弈论大师。他的博弈论思想,最初、最典型的体现在他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理论阐述与实际指挥上,本文主要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他有关中国革命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朱德既是伟大的元帅,又是普通的士兵。他一生功勋卓著,声名显赫,同时又谦虚谨慎,廉洁奉公,平易近人,艰苦朴素,以身作则。周恩来称赞他的革命历史"已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赞誉他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民族领袖之一""中国红军之父""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象征""无私地忠于职守的典范"。这里披露的是朱德慷慨赠物给战友及战士、外国友人及至人民群众等的感人故事,从中可见他那大公无私、重情重义和彰显人性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苑》2009,(12):F0002-F0002
12月12日是江西吉安籍老一辈革命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山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隆重召开纪念曾山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回顾曾山同志光辉的一生,顷怀他的革命业绩,追忆他对家乡的亲切关怀,学习和继承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20.
<正>雷锋,一个响亮而温暖的名字,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一个让人倍感亲切的名字。他不是作家,但其日记却广为流传;他不是哲学家,但他朴素的话语却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他没有伟岸的身躯,却用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却赢得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其题词,激励人们赓续接力、向他学习。60年来,以其名字命名的伟大精神不断传承,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