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劳动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力使用价值即劳动的支配者是联合的个人即社会,劳动力不再是商品。本文着重从劳动力商品理论入手,考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形式演变,进一步分析得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所有制,即"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指对劳动者自身劳动力的占有,而不包括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的占有。这一结论对深化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公有制权利体系理论是当前研究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包括劳动力所有权体系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体系两方面的内容,但后人把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等同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直接造成了对马克思公有制权力体系理论的误读:将公有制等同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否认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将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解为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种误读反映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是劳动者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社会主义改革就是通过建设民主法制,促进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的实现,并根据这两个权利来控制和监督行使占有权的国家和其他机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肖晖 《岭南学刊》2005,3(2):60-63
思考马克思所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命题的理论内涵,笔者认为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产权民有化,即让劳动者以其自身的劳动力财产享有对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使其成为财产的所有者;二是民有基础化,即让享有劳动和资本产权的所有者以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方式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三是富裕共同化,即让广大劳动者建立以劳动者自有资本和其劳动相联合为基础的股份制经济,从无产者向有产者的转变,真正地实现藏富于民,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目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校订《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的过程中,在调整篇章结构、修改章节标题的同时,对名词术语也进行了一些修改。一些地方的"商品生产"修改为"生产方式",一些地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修改为"资本主义生产",一些地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修改为"资本主义制度","个人所有制"修改为"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社会所有制"修改为"公有制"等等。这些名词术语的修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助于理解把握《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学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创造》1993,(1)
我们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在生产力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即为人民(包括本人在内的全体劳动者)作贡献的劳动能力个人所有制。在肯定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中国改革的重要任务。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实质上就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上重建劳动能力个人所有制。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主要是还给农民自己作主的劳动力所有权,其中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同时,与此相适应,给基层集体自己作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产生了个人和集体等不同所有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将主要由市场配置,并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下,将形成国家主导下的集体和个人、股份企业与股权所有者、承包者和职工、私营法人和劳动者、外商和雇佣工人,乡村公共权力组织和农户等多层次的劳动关系,使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劳动者地位问题,关系到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人心向背,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7.
不能以个人所有制来改革全民所有制恽希良近年,一些论述“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文章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它们对全民所有制的改革方向,大体上有两种意见;一是让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成为全民所有制的一个层次,使公有制真正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认为,公有制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股份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占有制。它主要表现为以股份公司形式存在的资本主义"共同占有"制形式和以"劳动者联合体"形式存在的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公有制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理论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内的、同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其他有关成分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苏祥 《人民论坛》2013,(12):114-115
文章首先比较了马克思的两种分配制度,继而从分配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商品化现象,认为劳动力商品化与意识形态无关,劳动力商品化实质上是劳动力商品化程度.进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劳动者收入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为标准,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商品化程度变化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只一个,而是两个: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是把“用作奴役和剥削劳动的工具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变成自由集体劳动的工具”;一是在此基础上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使劳动成为劳动者自己财富的源泉,进而实现个人所有权。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所有制范畴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