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谟问题是关于因果性的问题,其中蕴含着归纳问题。由于它本身的模糊性,后人有的把它重述为因果问题,有的把它重述为归纳问题。然而不论是因果问题还是归纳问题,其根源是休谟对经验所产生知识的必然性的怀疑。文章对必然性知识进行了讨论。在此知识背景下,揭示了普遍因果性原理的必然性,阐明了因果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合理性,使休谟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2.
归纳逻辑的基本特征,规定了归纳逻辑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在休谟1748年出版的《人类理解研究》中提出归纳的合理性问题以前,人们对归纳是发现的过程并没有疑问。那时,无论是逻辑学家、哲学家,还是自然科学家,对归纳都持有十分乐观的态度,把归纳逻辑一直当作发现新知识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对于用归纳法所得的结论,毫不怀疑。自然科学家牛顿也持同样的观点。但随着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的发展,单纯经验归纳的发现图式日益暴露出固有的缺陷。休谟首先从哲学怀疑论的立场,对归纳法的逻辑可靠性提出…  相似文献   

3.
许锦云 《学习论坛》2006,22(9):18-20
墨家的"止"和亚氏的归纳法都讨论了枚举归纳推理的步骤、本质,但其论式的复杂程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归纳本质的认识程度及作用不同."擢"与例证法都是集类比、归纳和演绎于一体的推论方法,都突出了对典型事例的详细说明和运用,但其推理必然性的依据和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归纳问题”自休谟提出以来,后来的学者为寻求其解答而提出了诸多方案,但大多数最终都归于失败。因为归纳就其逻辑本质而言是或然性的,但是这些方案却对其提出必然性要求,因此在认识论上来寻求对归纳问题的解答是徒劳的。尽管如此,但是归纳法在方法论限度内对于科学认识和实践而言仍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数学教学是直观展示学生数学专业知识及其逻辑思维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数学教学严谨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质能力。现阶段,基于高校数学教学创新的根本要求,以增强学生社会学习适应力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本文基于高校数学教学现状,运用统计分析、归纳汇总等方法准确探寻出学生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如何改进和避免这些学习误区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此从根本上强化学生逻辑发散思维,使其能够主动进行知识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6.
归纳推理也是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人的认识有两个不同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同这两个过程相适应的有两种推理形式,一种是归纳推理,一种是演绎推理。这两种推理在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活动中是密切联系、结合使用的。所以,形式逻辑既要研究演绎推理,也要研究归纳推理。本章介绍关于归纳推理的基本知识,重点是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以及探寻现象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在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中,主要说明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性质、作用以及简单枚举和科学归纳这两种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及其区别。在探寻现象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主要说明现象间因果联系的性质、特征以及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的基本原理。本章内容十分重要。因为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关于个别性的知识,结论是关于一般性的知识,而科学原理和定律都是一般性的知识。因此,归纳推理在科学方法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休谟的形而上学批判,对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当·斯密同时并用了演绎法和归纳法来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命题,探讨增进国民财富的规律。休谟的批判对斯密的经济学方法论有着很深的影响:第一,斯密抛弃了先验预设的形而上学思路;第二,斯密从人们经济活动的习惯中抽象联想出“自利”人性观。这种影响有助于对经济学研究中人性和财富关系进行重新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马合梅 《湘潮》2012,(5):138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推行,很多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但是也出现了丧失"数学化"的现象,只注重实用主义教学教育观,而忽视了"形式数学"的教学,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阐述了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估,同样面临着“数学化”的挑战。我们认为,自觉地把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些新成果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探索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估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新时期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利用数学领域的新兴分支——模糊数学来评价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就是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入,高校数学教学正在面临巨大挑战,高校教师迫切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以满足新时代课改新要求,解决传统数学教学效果不断下降的问题,突出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当前高校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运用存在的问题,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运用策略等,以完善数学教学,为高校数学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休谟政治思想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其思想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反思。将休谟政治思想纳入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中,在课程结构上纠正了原来过于重视革命时期思想的偏颇。休谟政治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指出了之前的霍布斯、洛克社会契约论的缺陷,并对他之后的柏克、波普尔、哈耶克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休谟倡导质疑、审慎的品格对强化育人功能也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日益数学化和计算机化,没有一门学科不受到数学方法、计算机方法和其它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的渗透。学科的数学化程度越高,对所研究的客观现象和过程的特点、规律把握得就越深刻、越精确。党史作为一门科学,也不可避免要接受这种方法的挑战。把计量方法应用于党史研究,是使党史科学本身更富有现代性,以及研究方法更加科学性,摆脱党史科学面临的危机所应该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历史影视资源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生动素材,而且改变了教学方式,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理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历史影视资源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这要求高校历史教师运用影视资源时要遵循一定原则和采取一定策略,才能最终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历史影视资源价值和必要性、可能性,研究了历史影视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影视资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经济研究中数学方法运用的思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鸥 《唯实》2002,(1):20-25
如何认识经济研究中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学术界历来争议很大。从 历史的角度论及经济乃至经济学与数学相影相随的密切关系,就可以认定数学能为经济学提 供特有的、严密的方法。但如何在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 必须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正确提出在经济研究中构建数学模型的要求、步骤及应注意的问 题。  相似文献   

15.
宋艳 《学习月刊》2011,(24):138-138
小学数学概念因为抽象性强、感性度弱.使小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也不好把握。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进行概念课的教学既要把握概念本身的基本特性.也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认知概念、形成概念、把握概念、还原概念和运用概念,使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剥去枯燥无味的“外衣”,呈现获取新知愉悦的“内核”。  相似文献   

16.
在探索科学真理的方法中,归纳法和演绎法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方法论的发展已经显露出,无论是归纳或是演绎都不能单独成为科学知识的一个绝对可靠的逻辑基础,假设方法随着科学理论的需要而发展完善起来。恩格斯曾经详尽地阐明了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他认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马克思恩格思选集源4卷,第5盯页)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是一条水无尽头的长链,通过实践上升到理论,而理论又指导新的实践。从认识的本源来讲是理论来自实践,社会调查是在系统地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斗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个探索获得的新成果可以归纳为“三论”、“九点”,构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完整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级斗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这个探索之所以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采用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运用的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的阶级分析、调查研究、具体分析三者统一综合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平 《山西青年》2023,(5):49-51
从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即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目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PDCA理念,从注重教学质量评价应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校科学发展,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角度出发,提出了教学质量评价应关注学习成果、教学质量评价应增加过程性、评价指标应科学完备、教学评价结果运用须完善等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巧设探索性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理想人格的内涵,随着他的思想从早期信奉意力主义到后期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而更新、丰富和完善。鲁迅后期站在历史唯物论的高度,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早期意力主义的人格理想作了扬弃,重新阐释了他的新型人格理想。这对于建构我国现代理想人格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