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洋军 《党课》2012,(16):72-73
“官”该如何当?也许有人会说,这种老掉牙的问题,还有必要拿出来嚼舌头吗?面对屡屡出现的一些狂妄、发飙、贪婪的官员,面对人们对好官、清官、亲民官的热捧,笔者认为,不但有必要说,而且官员也应该经常反省自己。  相似文献   

2.
张悦 《党员文摘》2007,(10):4-5
官员群体触网已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由基层官员到中高层官员。  相似文献   

3.
老猫 《廉政瞭望》2014,(19):74-75
古往今来,略微有点名气的帝王将相、风流文士,都喜欢到处题个匾,写个字,因为有人恭维、求字,爱抬轿子。一度以来,不少领导题字癖依旧存在,只是不少人的字实在看不下去。  相似文献   

4.
现实表明,官员“私生活”已经和一些官员的腐败结伴而行。预防和惩治官员“私生活”背后的腐败,必须要强化政治教育、严格制度规范、创新评价机制、实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5.
随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社会转型,以及随之发生的政府职能转型,基层官员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消除,还有逐渐激化、扩大的可能,这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当前的突出表现。基层官员与弱势群体之间矛盾的化解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能否正视矛盾的症结所在,能否去切实解决业已存在的矛盾,即双方能否在利益分配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权利义务上完全遵从法律规定、政务信息上突破障碍进行有效沟通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央巡视组进驻全国各地严查腐败,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其实,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中央政府派遣监察官员巡视全国,防范、检查官员腐败的制度存在了。  相似文献   

7.
官员财产申报诞生于西方国家,被视为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有“终端反腐”之称。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对反腐败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重视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研究和探索,在全国抓紧建立并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让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成为推进制度反腐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王炎  杨环 《廉政瞭望》2010,(2):16-17
酒,并非人人都喜好。数千年来,有人视酒为福浆,不可一日无酒;有人视酒为祸水,宁可终生远离。爱酒的人,对它赞美备至,把它比作“玉液”、“甘露”,称之为“太平君子”、“天禄大夫”,不可须臾离之。恶酒的人认为,酒是致疾败行、  相似文献   

9.
柴福花 《党课》2012,(6):98-100
一天,汉武帝坐在威严的武帐中,为了舒适轻松一下,他摘下了又沉又重的冠冕。正看奏折时,近侍走来禀报:“皇上,汲黯有事求见。”汉武帝一听,立刻用手去摸自己的头,发现没有冠冕,可又来不及再去戴帽子了,赶紧急转身躲进帐幔。汲黯在帐外奏请事情后,  相似文献   

10.
郭庆晨 《党课》2008,(2):124-125
中国古人的谦恭,在称谓上的体现就是称呼自己时多用谦恭之词。比如说,一般人说自己如何如何,不说“我”,而是说“鄙人”、“在下”、“不才”、“小可”,等等;不是说“我以为”,而是“愚以为”、“窃以为”;官员在上司面前更是以“卑职”、“下官”、“末将”自称。在古人看来,这是礼貌,也是做人应有的美德。  相似文献   

11.
尤梓 《廉政瞭望》2013,(17):24-26
自认蒙冤、利益受损、举报……每个体制内的访民上访理由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熟悉体制运作,更加克制、冷静,他们知道底线在哪儿,目标也更明确。  相似文献   

12.
梁发芾  散木 《廉政瞭望》2010,(17):23-23
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好传统。古代官员,大多自幼读经、史、子、集,经过若干年的训练,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要到“最牛公务员”事件的内幕,那几天,我坐着各种车在龙岩的街头奔跑。 周旋于诸多守口如瓶的官员间,我在多个政府部门之间来回跑,无数次踩过大街上稀少的落叶。有一天下午突然下雨,有个约好的官员客气的告诉我,“淋雨了要感冒,采访就算了……”  相似文献   

14.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19):20-23
陈川平与癌症做了长期斗争,还去国外治疗过。他的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并从此不沾烟酒。陈川平落马后,有山西官员慨叹道,身体上的病能治,心里面的病却找不到药方了。  相似文献   

15.
被问责官员悄然复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屡屡引发舆论大哗。随着问责制的强化,这种现象会不会骤然增多?我从网上点“问责”、“复出”,仅在今年的几个月内.便引出了一大串实例——  相似文献   

16.
潘则福 《廉政瞭望》2013,(24):16-19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中国的反腐战场,有一天开始用行动给贪官重述这个道理时,人们蓦然发现,其中有些落马者居然会让人意外。有些曾经政绩辉煌的官员,也不能一白遮百丑了;有些曾给人感觉来头不小的官员,也不能稳坐钓鱼台了。  相似文献   

17.
决不低头     
柴福花 《党课》2012,(12):113-116
历朝历代,一个官员是为民请命、为民做主做一个人民爱戴的好领导,还是谄媚阿谀高官做一个顺风顺水荣华富贵的追随者,这是一个需要时间选择的问题。大多数人都选择看上级的脸色行事,每日里细心揣摩领导的好恶好巴结讨好,把领导的话当做真理奉行在心里、嘴边。就算在当今时代,游历在仕途中的官员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以维护关系为要事、以领导的旨意为旨意的,更是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福建一农民捡到了一张名为林阿香的身份证,然后想办法搞到一份官员名单,再到银行开设账号,然后以“三陪小姐”口吻给官员写信要钱:“您曾跟我说过,遇到困难时会帮我的。希望您收到信后五天内,往下面这个账号汇3000元钱来。如果这么一个小小要求您都做不到,我是什么事都可能去做的。”结果是有148个官员上钧,陆续汇来的钞票达37万元多!  相似文献   

19.
杨仁鹏  许媛媛 《唯实》2010,(8):36-38
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明晰三个基本问题,即:向“谁”申报、由“谁”申报、申报什么。只有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20.
应献 《廉政瞭望》2010,(1):42-42
有位名人说了一句话,大意是中国人嚅要管。但在下以为,中国的官员更要人管。而闻城管的方法管官员,或许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