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诞生八十五周年,谨撰此文,以表纪念。在五十年代,我是一名基层团干部,而胡耀邦同志是团中央第一书记;在七十年代的中央党校,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学人员,胡耀邦同志是中央党校的领导人。我同他相距甚远。但是,一定的历史机遇使我同耀邦同志有了直接的接触。从1977年6月到1981年9月的四年多时间中,我有幸在耀邦同志的指导下办《理论动态》,这一段经历使我终身受益,终身难忘。引导我走上理论工作道路我的日记上有这样的记载:(1977年)3.4,上午。理论小组学习《论十大关系》,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接到中央通知:华主席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汪东兴兼任党校第一副校长,胡耀邦任副校长。全校开庆祝会,游行。  相似文献   

2.
拨乱反正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学校王聚武(时任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理论动态》组组长“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在邓小平同志批评“两个凡是”、提出恢复实事求是精神指引下,在胡耀邦同志具体指导下进行的。为什么要狠抓真理标准问题?因为它是同“两个凡是”斗争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胡耀邦同志不幸逝世的噩耗传到中央党校,全体师生员工感到十分震惊和无比悲痛,心情极为沉重。耀邦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也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理论家。他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直至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生为党为人民立下了多方面的不朽功勋,是一位得到公认的卓越领导人,在人民群众和干部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耀邦同志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位主持中央党校工作的领导人。中央党校的同志亲  相似文献   

4.
旗帜鲜明地同“两个凡是”相对立陈维仁(时任胡耀邦同志的秘书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中央党校确有几件在全党、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第一件就是在拨乱反正中创办了《理论动态》。1997年7月,在庆祝《理论动态》创刊2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在接见编辑部新老...  相似文献   

5.
中央党校起到了重要的理论阵地作用韩树英(时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历史的客观逻辑推演进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作为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真理标准的讨论发端于胡耀邦同志主持实际工作的中央党校,这不是偶然的。这是一场牵动全党上...  相似文献   

6.
提倡干部学习写文章,是我们党的传统。毛泽东同志主张:“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文化课本序》)解放后,刘少奇同志任中央党校前身马列学院院长时,也向学员提出:“要学习写文章”。(《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最近几年,中央又发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胡耀邦同志也曾  相似文献   

7.
(一)在党校的发展史上,党对党校的领导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管制”,即由党委任命党校校长,由党委的一位领导同志分管党校工作;一是“兼任制”,即由党委的“一把手”或副职直接兼任党校校长,并设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事务。毛泽东就自荐兼任延安整风时期中央党校的校长。以后刘少奇、胡耀邦、王震、乔石、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先后兼任了中央党校的校长。省级党校如云南,省委党校的第一任校长就是由当时的省委书记宋任穷同志兼任,近十多年来,先后有普朝柱、高严、令狐安等三位省委书记兼任省委党校校长。地、县两级大都上行下效,由地、县委书记兼任地、县委党校校长。上述两种领导方式相比较而言,兼任制更能体现党的领导,所以,1999年底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党校校长由同级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主持工作的副校长按同级党委部门正职干部选配”。至此,“兼任制”作为党委对党校的领导方式以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目前各级党校校长普遍实行的是兼任制。就地方党校而言,绝大多数是党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也有少数由副书记兼任,个别党校也有实行书记分管制的情况。(二)近段时间,笔者有机会到一些地、县党校考察,交谈中往往涉及到党校的领...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的起点应是1977年,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当年4月,邓小平给党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5月党中央向全党转发此信;二是当年7月,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创办《理论动态》,并发表吴江文章《"继续革命"问题的探讨》;三是当年12月,胡耀邦在中央党校提出要用实践标准检验总结十年"文革",这成了后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发起吴江(时任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1977年春,邓小平同志就已经正式向当时的党中央表明“两个凡是”的提法不妥。到1977年9月和11月,在中央党校的哲学课程和党史课程中已经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问题并进行讨论。其后,在有的...  相似文献   

10.
㈠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发展过程。这场大讨论从1977年下半年开始酝酿。1978年3、4月,大讨论的准备加紧进行。1978年4月上旬中央党校八百学员讨论由胡耀邦指导撰写的总结“三次路线斗争”经验的指导文件(这个文件提出“以实践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  相似文献   

11.
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二十周年20年前的5月10日,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在胡耀邦同志的主持下,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著名文章,从此拉开了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2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这场大讨...  相似文献   

12.
“心忧国事曾拍案,活在人心便永生。”这是两句怀念胡耀邦名诗的辑句。200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辰90周年纪念日。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当年,中共中央发布的讣告中说,“胡耀邦同志的逝世,是我党和我国人民的巨大损失”,讣告中有三个“学习”的号召,最后一个是“学习他谦虚好学、顾全大局、艰苦朴素的高贵品德”。耀邦的谦虚好学,太值得今人学习。学耀邦之学,太重要、太紧要、太必要了。“好学近乎智”,古人如是有云;“好学不倦者,必成大才”,这则是林肯说的话。耀邦出身贫苦,只读了半年…  相似文献   

13.
霞飞 《现代领导》2009,(11):40-40
1962年8月.康生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借小说《刘志丹》之事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习仲勋反党集团”.要把习仲勋置于死地。关键时刻.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习仲勋。周恩来在中央会议上提出.不能把习仲勋定为“敌我矛盾”.他还是我们的同志.周恩来提出.可以把习仲勋安排到中央党校附近.找个安静的房子.让他住在那里学习。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广东广州林家有(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2005年《同舟共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政治性、思想性与学术性、可读性融为一体的精品。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文章、有关历史人物的文章都不错。第11期《警惕社会发展的“短腿”现象》、《胡耀邦在拨乱反正的日子里》、《柳亚子的“牢骚”》、《寒夜过后的温暖——耀邦两次为我和<第二次握手>平反》、《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专访)》以及《和谐社会与稳态不平等》、《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都很好,不仅给人提供很多平日无法了解的史事,重要的是能给人一种思想震撼,尤其是在纪念耀邦诞辰时发表这一组文章很有分量,对于读者认识和了解胡耀邦同志的贡献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07,(17):26-27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向全党发出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二十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得伟大成就的宣言书和动员令。邓小平同志“向前看”的思想,其意义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它过去、现在以至将来,永远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路明灯。(一)在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的中国,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如何才能使民族重振元气,使国家再展雄风?是向后看,还是向前看?是搞“两个凡是”,还是拨乱反正?这…  相似文献   

17.
最近,胡耀邦同志和赵紫阳同志在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考察访问时,都曾指出:到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初,我国经济开拓的重点,势必要转移到大西北去。开发大西北,使大西北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一个最重要的基地,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8.
22年前的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病去世。22年后的2011年,胡德平著《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由中国最高规格的人民出版社以首印六万册的大手笔公开发行。胡德平在该书“前言”中写道:“本书从耀邦同志的直接史料出发,径直探寻他的精神世界,务求解读他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当他的心路思绪已尽,无路可走原地打转时,他是怎样在荒原上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这个题目是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来的。他指出:“我们在思想上坚决冲破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各个工作领域获得了生气勃勃的创造力量。我们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  相似文献   

20.
“每逢佳节倍思亲”。1984年,当中国人民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以各族人民群众为亲,以广袤神州大地为念,走出机关,走向边疆,在壮乡的“沃土”中留下其繁忙身影。冒着寒雨和冷枪登上法卡山,送去党中央对边防卫士的问候和祝愿这是公元1984年元月31日,农历癸亥年腊月廿九日,离农历甲子年只有两天。这天早上,细雨霏霏,春寒料峭。一架银灰色飞机,徐徐降落在南宁机场。舱门打开,走下了身披风大衣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共青团中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