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人身损害的案件中 ,由于损伤与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存在 ,且造成机体结构破坏及功能障碍、死亡等现存后果 ,损伤或者损伤所致的继发症、并发症在现存后果的因果关系的评定中所起作用的相对比例 ,就是损伤参与度。换句话说 ,就是损伤与后果究竟有多大关系。近年来 ,损伤参与度被法医界同仁广泛研究 ,并在法医学鉴定中所应用 ,对法医学鉴定和司法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损伤参与度的评定尚属尝试阶段 ,无统一标准可循 ,不同的鉴定人在评定损伤参与度时常用不同的做法而引起争议。笔者试结合实际鉴定工作 ,谈一谈损伤参与度在评定…  相似文献   

2.
余家树 《刑事技术》2003,(6):55-56,60
由于各种生物性、化学性、机械性因素作用,可导致人体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以及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因此,人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就成了涉及审理刑事、民事案件中人体损伤与残疾程度的评定,公正确定侵权行为人所应承担合理赔偿的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研究人体损伤与残疾程度的评定是法医学、伤残赔偿学的迫切需要,并且对人身损伤与伤残赔偿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刑事技术2003年第1我国人体损伤与伤残程度鉴定的现状当前,人体损伤与伤残评级鉴定人员分专业司法鉴定人员和未实行司法鉴定人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3.
脊柱脊髓伤与病鉴定的法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脊柱脊髓涉及外伤鉴定的法医学特点。方法 选择活体损伤鉴定1 000 例, 涉及外伤后脊柱脊髓鉴定的分成四组。Ⅰ组: 无伤无病的情况。Ⅱ组: 脊柱脊髓原有病变, 结果与外伤无关。Ⅲ组: 脊柱脊髓原有病变与此次外伤共存, 依据《损伤参与度评定标准》进行评定。Ⅳ组: 外伤导致脊柱脊髓损伤。结果 涉及脊柱脊髓鉴定的86 例, Ⅰ组22 例, Ⅱ组13 例, Ⅲ组18 例, Ⅳ组33 例。Ⅱ、Ⅲ组以中老年为多, 原有自身疾病共有8 种, Ⅲ组损伤参与度1 级(25 % ) 的10 例, 2 级(50 % ) 的6 例, 3级(75 % ) 的2 例。Ⅳ组24 例胸腰椎损伤, 颈椎/ 脊髓损伤9 例。结论 资料表明, 法医学鉴定与临床医学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依据临床医学的理论和经验, 研究法医学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后伤残等级和休息、护理、营养时限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颈部损伤、原有疾患与后遗症之间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收集64例颈椎损伤的伤残等级鉴定案例,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交警部门反馈的涉及伤病关系案件的处理结果,了解案件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认可程度。结果随着对颈椎损伤后伤残评定案件中原发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相应颈椎损伤涉及伤病关系鉴定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颈椎损伤伤病关系案件中,均按照伤病关系理论进行鉴定,案件处理机关(交通警察)以及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各种颈椎损伤进行伤残等级和“三期”鉴定的案例,由于损伤机制不同,自身原有颈椎健康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鉴定中应考虑原有疾病对伤残等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的影响会改变人身损害后果,加之目前我国法理及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使此类案件的审理出现一定困难,同时对法医学鉴定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8例案件的分析,讨论了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影响的特点,并结合法律的观点,提出法医学鉴定中需探讨的问题:1、医疗因素与人身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2、医疗因素有无过失以及责任性过失和技术性过失的区分;3、外伤与医疗因素在人身损害中参与度的判定。从而提高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为公正审判服务。  相似文献   

6.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后不同类型视网膜脱离的损伤参与度。方法 对23 例我室检验的眼外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通伤占26 % , 钝挫伤占70 % ( 其中钝挫破裂伤占25 % , 单纯钝挫伤占75 % ) , 无明确外伤史占4 % 。单纯钝挫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眼均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 其中- 6-00DS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占58 %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评定为:眼球穿通伤( 主要是眼球后段的穿通伤) 及钝挫破裂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 其损伤参与度为100 % ; 锯齿缘离断的损伤参与度为75 % ; 伤病共存的损伤参与度为25 % ~50 % ; 原有眼底视网膜、玻璃体变性,外伤为辅助或诱发因素时, 损伤参与度为12-5 % ~25% ; 眼部无明确外伤史者损伤参与度为0 % 。结论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与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玻璃体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损伤参与度的评定有助于损伤事件的性质分析和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Wang SF 《法医学杂志》2008,24(3):194-196,199
在现有的法医学文献中,多将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作为颅脑损伤的并发症进行介绍。但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非颅脑损伤所致的PVS并非少见。另一方面,目前通用的法医学鉴定标准中,只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评定》将PVS明确列为评残条文,并归入“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项内。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PVS、特别是非颅脑损伤所致PVS的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的评定均成为鉴定难点。在实际检案中.可以结合PVS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法医学检查特点加以综合分析,进而作出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的评定。  相似文献   

8.
由于CT检查结果在某些法医活体损伤鉴定案例中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某些当事人常利用他人损伤的CT图像改换成自己的CT图像进行法医伤情程度的评定,这在日常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工作中时有发生的,如果不能正确识别这种CT造假图像,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工作中能否正确识别当事人提供的CT图像是否属实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作者对23例不同类型损伤CT造假罔像的正确识别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工作中对CT造假图像的识别能力,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论界限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法医学鉴定中,有不少损伤的鉴定结论存在异议,追溯其原因,不全是鉴定体制或者鉴定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这些损伤的特殊性造成的。这一类损伤,就是界限性损伤。一、界限性损伤的概念界限性损伤是指在法医学鉴定中处于一种不确定的临界状态,其损伤程度界于轻微伤与轻伤、轻伤与重伤之间,不同的鉴定人可能倾向不同的损伤程度,出具不同的鉴定结论。这种不确定性是损伤本身或者说是法律规定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它不受鉴定者主观意志的影响,但不排除由于鉴定人的认知条件和方式的限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二、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从业人员加入到法医学鉴定的队伍中来。在这种大趋势下,一个极易形成的误区就是把医学鉴定与法医学鉴定混淆起来。事实上,两者虽然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毕竞有本质的不同。医学鉴定重视的是损伤本身,而法医学鉴定则是在医学鉴定基础之上,从法律规定的角度为损伤定性。因此,要求我们的法医学鉴定人既要重视医学知识的培训和提高,也要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医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司法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眼外伤分度及其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和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中都有许多涉及眼损伤分度的问题。但由于标准本身缺乏相应的评定细则,给鉴定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同样的损伤可能因鉴定人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分歧而导致同一损伤会出现不同的鉴定结果。本文借鉴临床医学分度原则,对眼外伤损伤程度和伤残鉴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适用原则,旨在使鉴定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损伤程度评定是临床法医学鉴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法学和医学角度,探讨了损伤程度评定的基本原则、损伤程度因果关系的判定、损伤程度评定时机、多部位损伤的损伤程度评定,以及损伤程度与法律责任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在人身伤害案件中,参与度鉴定是量化分析致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程度的基本方法,是确定致害行为人法律责任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参与度鉴定还存在着诸如应用不够广泛、重新鉴定比例过高、参与度认定比例过高、缺乏统一鉴定标准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参与度鉴定是法医类鉴定内容之一,制定统一的参与度鉴定标准,规范参与度鉴定的程序。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应注意参与度鉴定不能简单地以损伤伤情为依据,应制定独立的参与度鉴定标准;在标准制定时,应从实际出发,条款规定宜粗不宜细;鉴定机构和相关各方均应循序渐进地推动参与度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4.
Gu XF 《法医学杂志》2011,27(4):279-81, 285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案例中外伤与损害后果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要点.方法 收集2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资料,总结被鉴定人的年龄、致伤方式、影像学检查结果、自身颈椎退变情况、临床表现、主要诊疗情况、预后情况等,按照损伤与损害后果相关程度分为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同等原因、次要原因、无原因进行伤...  相似文献   

15.
常林  王宁敏  刘军 《证据科学》1999,6(2):52-55
研究脊性脊髓淑及外伤鉴定的法医学特点。方法选择活性体损伤鉴定1000例,涉及外伤后脊柱兴 鉴定的分析四组。Ⅰ组,无伤无病的情况Ⅱ组:脊柱脊髓原有病变,结果与外伤无关Ⅲ组:脊柱脊髓原有病变与此次外伤共存,依据《损伤参与度评定标准》进行评定。Ⅳ组:外伤导致脊柱脊髓损伤。结果涉及脊柱脊髓鉴定的86例,Ⅰ组22例,Ⅱ组13例,Ⅲ组18例,Ⅳ组33例,Ⅱ、Ⅲ组以中老年为多,原有自身疾病共有8种,Ⅲ组损伤参与  相似文献   

16.
袁洲 《法制与社会》2013,(19):260-261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一个重难点的问题,但是又是必须掌握和探讨的问题,它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法医学死因的理论更加的完善,对于法医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正确的辨明各种疾病以及损伤和其他因为外界的原因而引起的死亡,这对于死因能够及时做出科学正确的鉴定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公安机关的办案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能够辅助和帮助公安机关即使了解死者死亡的原因,并找到破案的证据;同时能够为司法机关的审判量刑一起赔偿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人民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法医人员要重视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结合法医学死因鉴定的实践经验,对法医学的死因及其各类死因的相互关系,各类死因参与度划分规范上来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来将法医学死因在法医学内达成统一规范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特点,探讨如何利用临床资料,法医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对损伤和病变参与程度进行认定等问题。方法收集17例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对其年龄分布、损伤方式、损伤程度、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定伤病关系。结果 17例案件以中老年为主。所有案例均存在椎间盘突出,损伤以过伸性损伤为主。按照影像学表现,将损伤程度和脊椎退变程度进行分级,综合计算伤病参与程度。结论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应综合运用临床资料、法医学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8.
活体损伤的检验鉴定日趋增多,而法医工作中难以掌握的环节是评定时机,由于评定时机选择不当,可造成损伤程度结论出现误差。因此正确选择评定时机是值得重视的。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与同道共商。1选择评定时机的必要性机体对损伤反应的复杂性形成评定时机的多态性。伤情评定的检验对象是有生命的机体,因机体个性不同,对损伤的反应各异,使伤情的发展出现时间差。人的性别、年龄、体质、耐受性、心理素质等因素不同,对损伤引起的反应以及后果亦不尽相同,如机体某部位的损伤,有的人迅速出现全身严重反应,有的人出现迟发反应,有…  相似文献   

19.
马长锁  刘鑫  苏日莫  常林 《证据科学》2003,10(2):117-120
外伤直接导致血管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并不少见,对此根据外伤史、病历记录和检查可以做出明确的损伤程度和伤残等级评定.但是涉及继发于外伤、手术等情况的静脉血栓形成的法医学鉴定报道较少,而且鉴定有一定难度.本文试图通过4个具体鉴定案例,探讨此类法医学鉴定的特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孕妇外伤能引起胎盘血肿,但较为少见,特别是胎盘血肿与疾病共存时,各自对胎儿死亡的参与程度,与损伤程度鉴定有直接的关系.在法医学鉴定中如何全面地收集鉴定资料,如何选择最佳方法进行材料汇总,如何对它们之间的伤病关系进行客观的分析、论证,准确、及时地出具鉴定结论,是法医学鉴定中的难点.本文结合胎盘的结构和功能,综述了常见引起胎盘血肿的原因,血肿部位和时间与损伤的关系,胎盘疾病和损伤的参与度分析,以及胎儿的死亡原因、死亡机理,为胎盘血肿致死胎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