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去德国演讲只有一位听众赵薇在《近观马云》中爆料:"马总还跟我讲过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就是在他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受邀去德国做演讲。他收拾得特别整齐就去了德国,在一个能容纳两三千人的大厅里开始演讲。结果好像连带他在内,大厅里就只有两个人。但马总还是演讲了,这就很大胆。"  相似文献   

2.
开心岛     
后悔救人 儿子问妈妈:"妈妈,你和爸爸是怎么认识的?" "有一回,我掉在水里差点淹死了,幸而有一位年轻的男子急忙跳入水中救了我?过了两个月,我们就结婚了?幸而你爸爸会游泳?" "可为什么爸爸总是对我说,千万不要去学习游泳呢!" 认错人 一天,汤姆坐在一列飞驰的火车上,车厢内只有他一个人? 当列车在某车站靠站时,车门打开,上来一个大汉,用刀子抵住汤姆的颈部威吓道:"要钱还是要命?"汤姆吓得哆哆嗦嗦地回答:"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大汉恶狠狠地问:"那你为什么发抖?"汤姆哭丧着脸说:"我还以为你是检票员?" 没穿鞋 杰克看到乔治穿了一双 鳄鱼皮鞋,…  相似文献   

3.
强闻天说过:"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生活幸福是每个人的希望和目标,也是青年成功人生的重要内容.但是,青年的幸福生活不会凭空而来,它需要青年人去辛勤地创造、细细地品味和用心地维持.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网上爆出了一段视频,其中一名男子说:"警察不打人,那养警察干吗?"后经了解,这名男子为苏州市信访局工作人员。此事一曝光,自然讨伐之声四起。不过细想之下,又觉得类似的事情早就发生过。官员爆出雷人语录,已然不是第一次。"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不是党员?""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那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臭不臭也要告诉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到法国,他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还是未被录取。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勒紧裤腰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  相似文献   

6.
发言以后     
好像一夜没有睡,还是几乎一夜没有睡?或者就是一夜没有睡。 94年3月初,北海要召开一个经济和文化的会议。北京去6人,我先生梦溪和一位经济学家分别作一次讲演。会期两天,会后即回京我好赶上全国政协会。梦溪已经先行走了一天一夜。我是说,这一天一夜他都在写讲稿,每写一字就向北海又走出了一步。清晨他在整理厚厚一叠好几千字的稿纸,我说你在香港已经讲过这个题目,怎么又写这许多?他说总要给人新东西。虽然这次的听众与上次的听众没有一个是重的。做惯了认真的人。既答应了人家去北海,就要认真地去。尽管此行于我们,实在如赶场,实在是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04,(11):28-2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没有激情的年轻男子来到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面前,漫不经心地说:"伟大的苏格拉底啊,我特意为寻求知识来找您。" 哲学家带这位年轻人来到海边,涉水下到海中,把青年压入水中30秒。  相似文献   

8.
曹向春获奖感言(第三届兰亭奖)2008年8月30号凌晨,我母亲走了,只有58岁。弥留之际还在问我:"找到工作没有?"2007年10月,我离开了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商业界。先后工作过的几个企业都给了我惊人相似的评价:领导和同事要么说我不务正业,要么说我"有点不正常"。每天早上,老婆去上班,孩子去上幼儿园,而我去哪呢?我从卧室走到阳台,再从  相似文献   

9.
读者评刊     
我作为一个青年工作者,能有一份专门对青年进行研究的理论性期刊在手,自然是喜出望外,爱不释卷.拜读之余,我斗胆向《中国青年研究》提出几点意见:1.贵刊发行宣传不够.在近五十名学员的中青院函授班中仅有一人曾经阅读过创刊已一年的《中国青年研究》.2.作为贵刊宗旨该是用正确理论引导青年工作者开展各项青年活动,是否可溶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开设一个"青年活动点评"栏目.3.拓宽研究对象范围,适当增加农村青年研究专题,给占团干总数大部分的农村团干以工作指导.4.从1990年第1期中,可以看出美工把关不严.摄影插图过多,其摄影艺术和印刷质量较差,而且穿插图片有的与文章内容不相吻合,让人看了莫名其妙,有的过于牵强.5.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5)
正18世纪的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说过:"人人皆有诗性"。放到今天,其实是在说:每个人都能诗意地活着,每个人也都是潜在的文艺青年。这几年接触了不少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他们身上有着很多共性: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善于洞察、有创造力与创新精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是:骨子里都很文艺。可有一次饭桌上我问了几个老同学,一提起"文艺青年"这几个字,他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结果蹦出来的是下面这几个词:穷哔、矫情、无病呻吟、一股酸臭  相似文献   

11.
声音     
"虽然我吴仪从事革命工作40 年来从未对国家说过'不'字, 可如今我已是60多岁的人啦, 再让我重新去分管一个我不熟悉的领域,压力不小啊!不过, 我对(温)家宝同志许诺过,既然许诺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做好。" 3月7日,两会期间,吴仪副总理在与江西代表座谈时,谈起了非典时的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12.
没有去过灾区进行救援和实地走访一直是我的一大遗憾。所以,对于曾经在灾区战斗过的人我充满了敬意。史永明师傅就是我曾碰到的一位有着自己特别的救灾故事的人。他是一名技术员,他总说"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是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所做的事情虽普通却不平凡。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笑声爽朗、皮肤黝黑,他说"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讲给你听"。于是我坐了下来,听史师傅讲他的救灾故事。  相似文献   

13.
孔圣人早就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是这个妇孺皆知的古训不管你是否将其奉为金科玉律,都不能坦然面对、一笑置之。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中,自己已三十多岁了。"三十而立"的定义说,一个人到了三十岁以后,就该找准了位置,站稳了脚跟,并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和成就。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有"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更应该加油奋进拼博了。而对于我而言,家是立起来了,事业却谈不上。告别校园后,带着年轻人五彩斑斓的梦想,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带着父母的深深眷念,携上简单的行囊,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人生。为了争取早日实现"三十而立"的目标,我跟许多小青年一样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喜爱去证明自己,更坚信如歌所唱:"不相信未作牺牲竟可拥有,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5)
正新一年,董晓琦希望发挥自己的专长,通过挖掘那些平凡英雄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故事,激励年轻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董晓琦是一名在文化领域深耕了13年的从业者,一名85后的当代青年,一位职业女性。"身为文化行业工作者,我天然地认为自己背负着一种社会责任。"从业多年,很多人问起过董晓琦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她的回答永远是:"不是我选择了文化,而是文化选择了我。"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民的精神支柱,董晓琦说,无论社会环境繁荣还是严峻,她都有责任去传播正能量,去引领人们积极地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与正气     
人生是需要正气的。以前,笔者经常患感冒,治疗时有所减轻,过不久又发作。一位老中医对我说:"正气在身,邪不可侵;内体虚弱,必然抵挡不住风寒、病菌的袭击。"他劝我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我照老中医的说法去做,果然感冒明显减少。一个人生病,往往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主观是一个人的体质,而客观就是外界的风寒、病毒。对于一个内体健康、一身"正气"的人,病毒这个"邪气"  相似文献   

16.
唐剑锋 《乡音》2012,(10):48-48
有人说:不去争吵,不仅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威尔逊总统任内时美国财政部长威廉·麦肯罗说过这样一句话:"靠争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有时候这"理",竟会遭遇"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局面;没有事实,只靠争论,很难让一个人改变看法。最近看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一天晚上,卡尔去参加一次宴会。坐在他右...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与笑话     
《中国保安》2010,(2):73-73
应征保安一个身材瘦小、面目和善的男子去应征夜间保安工作。雇主打量了他一会,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家伙,他应该疑心所有的人都是坏人;他要有炯炯如电的目光,睡觉时也睁着一只眼;他应该有机警过人的听觉,极微小的声响也瞒不过他;他应该有雄赳赳的身躯、杀气腾腾的个性,易怒、凶恶,谁侵犯了他,他会变成恶魔般的人物。" "那么,"应征者说,"让我妻子来干吧。"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一位德国老人住在人烟稀少的农村。一天,一位身穿风衣、头戴礼帽、手提皮箱的男子在他院子的栅栏边徘徊。老人观察良久,然后走上前去,对那位男子说:“先生,您是否愿意帮助我把栅栏里的这堆木头扛到那边角落里去,我老了,扛不动了。”男子眼睛一亮,连声答应,脱去风衣礼帽,然后很卖劲儿地把木头扛过去并摆放得整整齐齐。晚上,满头大汗的客人心情愉快地在厨房与主人共进晚餐,之后踏上旅程。整个战争期间,城里逃难的人很多,老人家的那堆木头无数次地被从院子的两头来回扛过,而每搬一次,就会有一个客人与他共进晚餐。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9.
很多中国美食网站喜欢引用这样一句据说是孔子说过的话,"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从而把中国人对美食的喜好和古代智慧联系了起来。姑且不去计较孔子他老人家是否说过这样的话.它无疑反映出了中国人对美食的崇尚。初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对美食的热衷让我这个来自以"美食家之国"著称的法国人充满了热情,至今这种热情仍未消减。  相似文献   

20.
不少人说我是一个"怪人":一是迄今为止做过23次肝癌手术,先后被多家医院判过"死刑",但仍然战斗在工作第一线;二是从农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农村摸爬滚打30年,仍不愿回机关;三是没有问题寻问题,喜欢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其实,我并不是怪人,我有自己的想法,组织用了我就不能让组织失望;群众选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