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建文  李保林  可顺祥 《创造》2014,(11):52-57
产业是云南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园区为载体,建立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三个"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为反映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推广好各地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祥云县开展了"产业强省"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祥云财富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基地参观学习,充分听取了园区主要领导、行业专业人士、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看法和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祥云县发展产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云南推进"产业强省"战略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是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的重要途径,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的"三个"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为反映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探索"产业强省"的措施和办法,推广好各地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近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马龙县开展了"产业强省"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马龙县工业园区、马鸣乡、双友牧业等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马龙发展产业的做法专访了马龙县委书记贺勇,充分听取了相关行业部门、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马龙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经验和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云南推进"产业强省"战略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可顺祥  卫光辉 《创造》2014,(8):39-43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是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的重要途径,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的"三个"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为反映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产业强省"的措施和办法,近日,经玉溪市委办推荐,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峨山县开展了"产业强省"的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峨山县工业园区、甸中镇、岔河乡等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峨山发展产业的做法专访了峨山县委书记王志新,充分听取了行业部门、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介绍。通过走访学习和认真整理,现把峨山积极创新发展统筹机制,推动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经验和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云南推进"产业强省"战略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保林  可顺祥  卫光辉 《创造》2014,(12):68-73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是云南推进"产业强省"战略的主战场,是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火车头。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企业集约、节约、集群发展,建立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是云南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由之路。为全面反映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推广好各地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近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曲靖经开区")开展了"产业强省"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园区多家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曲靖经开区转型升级发展的一系列做法专访了曲靖经开区管委会寇杰主任,充分听取了园区党工委、办公室、经发局相关负责人和部分企业人士的介绍。通过走访学习和认真整理,现把曲靖经开区跨越发展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云南发展园区经济、推进"产业强省"战略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产业是云南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八大产业"决策部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跨越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为反映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推广各地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近期,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创造》杂志赴通海县开展了"产业强省"课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通海县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基地参观学习,就如何推动通海产业转型升级专访了通海县委书记卢维江,充分听取了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专业人士、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现把通海发展特色产业的宝贵经验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产业是决定地区发展、决定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以园区为载体,建立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三个"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近日,经昆明市政府办公厅推荐,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学习组,赴嵩明县开展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嵩明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嵩明职业教育高校园区等地参观学习,就嵩明发展产业的成功做法专访了嵩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亚迅,充分听取了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行业专业人士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嵩明发展产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全省"产业强省"建设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保林  可顺祥  卫光辉 《创造》2014,(10):44-49
产业是决定地区发展、决定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2012年5月17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召开了全省"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动员大会,要求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狠抓根本,掀起产业建设热潮。开展"产业建设年"活动,是破解长期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结构性难题,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提高云南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举措。活动开展两年有余,全省各地是否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立起了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三个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为了解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探索"产业强省"的新措施、新办法,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学习组,赴双柏县开展了"产业强省"的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双柏县工业园区、妥甸镇、大麦地镇等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双柏县发展产业的成功做法专访了双柏县委书记张晓鸣,充分听取了相关行业部门、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双柏发展产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全省的"产业强省"建设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省的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园区为栽体,推动企业集约、节约、集群发展,建立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是云南实现"产业强省"的必由之路。园区是云南实施"工业强省"、"产业强省"战略的主战场,是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火车头。为全面反映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办法和措施,最近,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学习组,赴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蒙自经开区)开展了"产业强省"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蒙自经开区多家企业参观学习,就蒙自经开区转型升级的做法专访了经开区党工委张宏书记,充分听取了经开区其他领导、行业专业人士、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蒙自经开区转型升级发展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开发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是云南推进"产业强省"产业结构调整中,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企业集约、节约、是云南实现"产业强省"的必由之路战略的主战场,是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火车头,在新一轮的集群发展,建立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近日,经昆明市政府办公厅推荐,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学习组,赴云南发展园区经济的排头兵单位——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开展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经开区多家基  相似文献   

10.
李保林  可顺祥  马黎 《创造》2016,(6):34-39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指导工作时,殷切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云南发展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云南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事关全省4700万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大局。为学习好、推广好云南各地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最近,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宁洱县开展了"跨越式发展"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宁洱县磨黑镇、同心镇、产业园区、易地搬迁点等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并就如何推动宁洱跨越发展专访了宁洱县委书记罗景锋,充分听取了宁洱县委副书记黄洪和多个行业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宁洱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工业是云南实现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以园区为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快速发展,是云南实现产业强省的必由之路。为反映我省新型工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总结和探索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措施和办法,近日,经昆明市政府办公厅推荐,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东川区开展了"工业强区"的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东川区天生桥、太阳谷、四方地、碧谷工业园区参观学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省正处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示范区、排头兵、辐射中心"三大战略建设,奋力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学习好、推广好云南各地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江城县开展了"跨越式发展"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江城县整董镇、勐烈镇、国庆乡、勐康口岸、产业园区、易地搬迁点等基层单位参观学习,就如何推动江城跨越式发展专访了江城县委书记邱明,充分听取了江城县代县长杨绍武、县委副书记吴文早和多个行业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江城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产业园区是云南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亮点。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成为拉动云南地方经济、拓展城市空间、承载体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受历史因素和开发模式的制约,云南部分产业园区在基本成型后往往成为区域经济中的"孤岛",产城分离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建设方式粗放、功能结构单一、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脱节、职住失衡、综合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为避免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近年来,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曲靖经开区")高举改革创新旗帜,立足于城镇化进入加速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的大背景,立足于"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园林化"和"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运营"的目标要求,开发建设了4个工业综合体。通过打造工业综合体,实现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经济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转变,探索出了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曲靖经开区开展了"产城融合"课题调研学习活动。通过走访学习和认真梳理,现把曲靖经开区产城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介绍给社会各界,以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省正处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示范区、排头兵、辐射中心"三大战略建设,奋力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学习好、推广好云南各地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近期,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沾益区开展了"跨越式发展"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沾益区播乐乡、炎方乡、白水镇等乡镇参观学习,就如何推动沾益跨越式发展专访了沾益区委书记刘本芳,充分听取了沾益多个行业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沾益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巨大的利润率、渗透力和影响力已经使其成为许多国家乃至全球各地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毋庸置疑,文化创意产业是云南较早走出"云南模式"的产业,是云南省支柱产业之一,更是云南在新的三个定位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产业。根据云南省委文产办统计,2016年,云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53.65亿元,占云南GDP比重为3.08%。与2015年实现425.05亿元的增加值相比有所增加,但占GDP比重却下降了0.04%,与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还有一定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型升级的“韩国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最近,我们整理了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推进产业升级的做法和经验,供各地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18,(6)
正昆明高新区是云南省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云南发展园区经济的排头兵,是云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车头,是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经济发展引擎。近年来,昆明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紧紧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产业发展部署,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区、高新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10,(10):F0002-F0002,I0001
<正>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宏大战略的提出,给地处西南边陲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带来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穆希 《创造》2017,(9):34-38
一个地区发展有没有活力,关键在于有没有现代产业作支撑。用清醒的目光审视自身,不难发现:云南落后,关键是产业发展滞后;云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根本在于产业发展上的差距。云南要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夺取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就必须把产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跨越式发展的主抓手、同步小康的主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确立了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并重,努力探索一条产业提速增效的转型之路。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魅力绽放,到新材料与制造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等众多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产业不断为云南跨越发展赢取优势、夯实根基。本期就请跟随我们的目光,一起聚焦云南产业发展之"新",捕捉云南产业发展之"微",感知创新驱动战略下的云南产业发展之"著"。  相似文献   

20.
刘建文  可顺祥  卫光辉 《创造》2014,(10):38-43
扶贫开发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史。30多年来,中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消除贫困的道路,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云南,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农村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工作仍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难点。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昆明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以下简称"两区")开展了"扶贫开发"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两区多个乡(镇)和基层单位了解、学习,就两区扶贫开发的成功做法专访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俊松,充分听取了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和基层群众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两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