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成雁 《创造》2016,(6):68-69
正对于云南来说,文化建设和发展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软实力、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云南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早,是塑造云南形象的名牌,而且其对云南其他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同时也建立了文化认同。因此,云南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在云南省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按照‘文化产业兴则文化大省立'的思想,要求各地都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政协香港委员梁凤仪是近年来在香港深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又是香港商界和出版界事业有成的女强人。作为现代知识女性,她曾在香港和英美等地修读过文学、哲学、图书馆学及戏剧学,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作为企业家,她曾在银行及公关机构中屡任高级职务,并创办了香港勤十缘出版社;作为著名女作家,她几年内连续出版长篇小说二十余部,散文集二十余本。她的作品自问世后便畅销不衰,她本人除了荣获香港市政局、香港艺术家联盟联合主办的1991年度最佳作家大奖以外,还是全港书局公认的最受欢迎的三大作家之一。最近,梁凤仪委员参加了北京市政协港澳委员在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专项视察,在同市领导座谈时,就北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郑家建 《政协天地》2008,(Z1):41-41
一、科学规划,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各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提升城市功能提供了重要动力。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这种"软实力",促使大规模的信息流、消费流、资金流、人才流向有利于中心城市自身发展的方向涌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以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北京首都功能的明确定位,文化作为北京的核心功能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处于新的战略位置,被推到了发展的最前沿。北京作为文化之都,没有文化创意产业富于活力的拓展与支撑,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会失去根本的活力。就目前北京文创产业发展的层次与水平来看,还处于低端运行状态,产业发展状况仍存在诸多问题。产业观念老旧,产业范围狭窄。  相似文献   

5.
鲁小艳 《人民论坛》2020,(3):138-139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协同创新,培养创意人才,培育跨界思维;加强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开发力度,优化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宣传工作;健全法律监管体系,建立第三方监管部门。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是科技与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和前沿。但文化创意产业目前还面临着机制创新不足,创意人才缺乏,融合深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未来需要通过打造创意名区,建立创意学院以及利用创意资本等方式来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张梅 《前进》2013,(8):51-5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被称为"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甚至在一些国家成为支柱产业,它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链、快速的成长方式,以及广泛的产业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与发达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8.
《松州》2010,(2)
<正>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文化经济时代,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全球性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体现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并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巴林右旗作为草原民族文化地区,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选择,又是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一种新的财富创造形态,文化创意产业正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我们需要对文化产品的特点进行重新审视,思考政府在文化产业市场化中的作用,着力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项目选择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快速崛起,发展势头迅猛。政府的政策支持、特色鲜明且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经济基础都是山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山东文化创意产业要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发挥行业协会职能,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引领市场需求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则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  相似文献   

12.
《江苏政协》2012,(6):34-35
正文化产业是代表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更以其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优势成为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拉动经济新增长的重要引擎。苏州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突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苏州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扬州市广陵区围绕繁荣主城区经济、促进广陵特色发展大局,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以创新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努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广陵区的支柱性产业。一、强化政策引导作用。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广陵区《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意见》。加强对各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4.
张振鹏  王玲 《前沿》2009,(4):59-64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之间新一轮竞争的焦点。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威胁同在。济南文化创意产业走“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加强区域合作,集约化发展”路径,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加快人才培养,树立新型人才观念,在发展中不断摸索,就能走出一条适合济南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观察》2011,(8):5-5
7月13日,由北京市政协、民进北京市委主办的2011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开幕。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安顺出席并讲话。本届论坛以“机制与政策创新”为主题,重点探讨如何创新文化创意产业机制与政策,进一步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该论坛旨在搭建一个供政协委员、业内人士与政府主管部门交流探讨的平台,为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索思路、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浅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不仅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促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的发展现状作了概述和比较;同时分析了该产业在北京发展的良好态势,北京发展该产业所具有的巨大优势要素;并从北京要参与国际竞争和打造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角度,探讨了政府和相关方面可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加快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实施文化创意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动漫先发方略,着力建立和完善两个机制,即管理协调机制和公共服务机制;着力抓好"三区"建设,即产业园区、创意社区和教育基地建设;着重抓好三个关节,即自主创新、完善产业链和培育创意阶层。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文化产品的行业。也就是说,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它包涵了广告、艺术、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电影、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  相似文献   

19.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卫军 《今日浙江》2008,(19):52-53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创意产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如美国把创意产业定义为“版权产业”,日本称之为“内容产业”,而在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则结合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把创意产业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当今时代,面对“新经济、互联网”、“高通胀、高物价”的挑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辟增长新蓝海,对于杭州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文化创意产业是综合文化、创意、科技、资本、制造等要素的一种新型业态,它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价值增值的交易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更是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