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28-29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社等单位协办的“第二届华中地区城市管理年会暨财经类高校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促进城市管理专业学科发展、交流分享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化城市已经发展为一个巨型的复杂系统,由此城市管理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加丰富,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的各种"城市病",使城市管理更趋复杂化,因此更加需要精细化管理。面对城市管理日益精细化带来的全新挑战,城市管理学科建设和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却显得相对滞后。城市管理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公共管理趋向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提升市民满意度、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着眼于城市管理精细化的目标,现代城市亟  相似文献   

3.
正"六精六细"指的是精准细化、精密细致、精雕细刻、精打细算、精明细巧、精心细腻。"六精六细"管理理念是在推进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理念,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高度凝练、方法创新,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放大,对网格化城市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网格化基本情况及其发展历程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率先试点网格化城市管理,从城市管理需求入手,通过"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  相似文献   

4.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城市管理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至今整整十年。城市管理专业经过十年的建设,不仅数量快速增加,质量和水平也得到提升,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城镇化进程提速急需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教育部2012年将城市管理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到2016年上半年,全国50余所高校设立了城市管理专业,包括2012年之前自设该专业方向的大学和2012年以来新设专业方向的大学。南开大学城市管理专业2011年酝酿设立伊始,就确定了高起点、国际化的办学理念。2012年6月即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签订城市管理专业"3+1"合作办学备忘录。2013年获得教育部城市管理新专业审核后,两校签署了城市管理专业"3+1+1"合作办学协议。由此,南开大学每年30名左右的城市管理本科生雅思考试达标后,第3学年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4月22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首届西南地区城市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来自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昆明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等西南地区开设城市管理本科专业高校的院长、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哈尔滨工  相似文献   

7.
正历经我国城市经济与管理形势以及国家本科人才培养政策的变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首经贸)从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开设城市管理专业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相结合、校内外与海内外联合、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宽口径、厚基础、特色化、理论与实践协同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多元化的联合培养模式特色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下以首经贸城市管理专业为例与大家进行探讨。一、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结合2011年起,首经贸城市管理专业与其他几个专业按照公共管理类大类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7年4月以来,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工委、办事处在"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率先推出"小巷管家"特色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和初步成效,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形成了"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城市精细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是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六精六细"理念的新实践,推进提高了北京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精准号脉,应运而生——小巷管家龙潭街道工委、办事处本着"务  相似文献   

9.
走期以来,高校专业设置一直由教育部统一管理.直到2002年,仅有6所高校获得专业设置自主权.尽管在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早已明确:"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但其所规定的学科、专业设置权究竟是何含义?高校能自主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教育部1999年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两个不到位"问题:即落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不到位、政府宏观监管不到位.为推进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进程,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2013年起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按新目录执行.  相似文献   

10.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公安院校的新设本科专业,在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目前,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一条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崭新路径。在这方面,江苏警官学院通过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及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说明,城市管理是一种"微操技术",在哪里下针、缝多密等都必须要做到精细、精准;也就是说,在城市管理中,必须要体现出"精细化":工作应做精做细,把握好每一个工作细节,设计好每一个工作步骤,确保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是精品工程,最终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质量水平。城市管理体现"精细化",城市管理专业办学同样应体现"精细化"。  相似文献   

12.
李燕 《就业与保障》2023,(4):175-177
文章介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测绘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及应用型高校测绘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探索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测绘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从专业到职业化的思维环境、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扩展测绘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半工业化联合实践、结合高校的实际需要和高校的优势专业建设新型的课程体系、引入综合评比制度等改革策略,以期为测绘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资讯集萃     
正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为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依托公共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在公共管理学院设立了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本科专业名称为"城市管理",硕士、博士专业名称为"城乡规划与管理".这是我国首个以工科规划治理为特色,融合公共管理、城乡规划两个一级学科的城市管理专业,是全国公共管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交流的平台和纽带.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他还着重强调,要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作为重要任务,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建设和管理城市。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城市管理专业人才,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成为建筑类高校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一、新时代城市管理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对接城市精细化管理现实需求,凝炼城市管理专业办学特色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城建类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以服务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为己任,面向城建领域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立足城建、紧贴行业、德能并举、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经济、城市文化7大学科群,14个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这一盛事不仅为杭州未来发展开创了崭新局面,也为浙江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乃至校政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校院两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该校城市管理系全体老师的辛勤努力和2015级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勤奋工作,实习工作圆满结束,完成了上级政府和实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人才的高度重视,我国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经历30多年的发展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为落实中央精神,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城市管理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城市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6年1月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城市管理工作规划会议,探讨中国城市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本文主  相似文献   

19.
<正>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与控制对策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下简称公安大学)正式开办犯罪学本科专业并于2005年招生。目前,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含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人才培养是以犯罪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为主要理论支撑、以犯罪心理分析方法和社会工作方法为专业技术支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突出课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并强调"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一流的高校必然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公安高校作为公安系统基本理论与先进科技的培养基地、专业人才的储备库和教育训练工作的主阵地,已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特别是随着《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