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荣坤 《创造》2003,(2):24-25
宣威火腿产业,是宣威农牧业经济产业支柱之一,也是地方传统产业,对发展民族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宣威火腿这一传统产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以宣威荣升火腿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和以宣威火腿集团公司为骨干企业的广大生产经营者,根据宣威市委政府确定的火腿支柱产业规划,配合市畜牧局共同拟制火腿产业发展研究课题,不断探索宣威火腿的生产、腌制、加工技术的创新。经过对宣威火腿传统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对鲜腿的修割定形、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管理等工艺流程反复对比试验,形成了现代的无公害火腿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特色经济成为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选择。宣威火腿是饮誉中外的华夏三大名腿之一,是宣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优势,是富民富市的最大希望所在。本文试对宣威火腿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目标。对策作初步探讨一、宣威火腿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宣威火腿是中国三大名腿之一。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于世。宣威火腿是天光地气的慷慨赐予,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营养丰富的各种饲料,精细考究的喂养方法和独特悠久的生产、加工工艺,形成了宣威火腿红白分明、肉质滋嫩、清香…  相似文献   

3.
谭志平 《政策》2011,(6):72-73
为抢抓武陵山试验区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利川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推进三大战略(工业兴市、旅游强市、项目立市)、发展三特经济(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打造三力利川(实力利川、活力利川、魅力利川)"的发展思路,按照"生态立市、产业兴市、开放活市、富民稳市"的总体要求,大力构筑生态保护屏障,强化生态项目支撑,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发展平台,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造》1999,(7)
云南省宣威市苏氏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创业开拓,已形成了以宣威市虹桥水泥厂为龙头,集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煤炭、商贸、运销为一体的跨省市、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下属六家企业:宣威市虹桥水泥厂、宣威益民火腿厂、宣威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虹桥石料厂、来宾振兴煤矿、云南宣威苏氏集团石柱文华火腿公司。该公司的发展经历了在曲折中起步、在发展中壮大、在拼博中发展和在发展中超越的发展历程。在曲折中起步1990年,苏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文方将跑运输积累的200多万元资金全部投出建成了…  相似文献   

5.
高兴文 《创造》2003,(12):46-46
格宜集镇位于宣文公路与格阿公路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宣威东北片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境内已发现古生物化石点两处;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尖角洞;唐朝形成过磨弥部,元朝设过石梁县,1941年创办宣威较早的中学之一--启文中学;1947年,举行了"六六起义",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云南第一支反蒋武装"六六分队"。格宜镇集镇区域5平方公里之内,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曲靖、宣威积极培育旅游产业和宣威举办火腿节以及旅游、消闲、娱乐时尚兴起等有利时期,为格宜建设集生态、人文、旅游、…  相似文献   

6.
永康魅力     
《今日浙江》2013,(18):66-66,F0003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92.35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4.94亿元。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2012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县级市)排行榜中,列第54位。目前,永康正以省工业强市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业体系,大力培育特色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四个新型产业,继续做强做火传统五金、新能源汽车和现代农机装备三大支柱产业,为打造实力永康、美丽永康、道德永康、幸福永康、活力永康,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际五金名城而努力。五金产业久负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永康五金产业迅猛发展,"永康五金"被评为浙江区域品牌,先后获"中国五金商标品牌基地"、"中国门都"、"中国休  相似文献   

7.
朱党柱 《创造》2014,(11):34-41
正宣威是云南省人口大市、入滇的"锁钥".也是中国火腿文化之乡、山歌之乡,曾被首批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共同努力,宣威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很多工作走在曲靖市甚至全省前列,多次受国家、省、曲靖市表彰,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2014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煤矿停产整顿等因素影响,一至三季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7,(22):F0002-F0002,I0001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江山撤县设市.20年来江山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挤身全国两百强、打造实力江山、在全省欠发达地区率先崛起"三大目标,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三大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努力推进江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二○一四年十月十日杨府办发〔2014〕112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区发改委制订的《杨浦区支持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已经2014年9月25日区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杨浦区支持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为加快构建以科教为特色、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两个优先"产业,进一步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互联网教育产业高地,特制定本政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兰溪市坚持"强工兴市"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四攻坚四争先"行动部署,开展"项目招引建设年""项目攻坚提速年"活动,聚焦打造现代纺织、光电信息新材料、医药健康、新能源交通装备、节能环保等五大百千亿级产业集群,把招大引强作为攻坚重点,以项目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萧波 《创造》2013,(1):78-79
2012年,华坪县农业部门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省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和市、县的决策部署,根据县情选择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以热区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设热区特色农业强县、争当丽江市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排头兵为目标,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翻番为主攻方向,打造要素集合、产业集聚的示范平台,巩固提升种植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树牢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品牌,谱写了"三农"工作科学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东阳市坚决扛起使命担当,用好系统重塑思路方法,找准突破性抓手,加快探索县域实践路径,加快形成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 建设"强市名城".奋力建设经济强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聚力打造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着力构建工业、建筑业、影视文旅产业和木雕...  相似文献   

13.
正高质量发展是常熟勇当"两个标杆"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要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常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和苏州市委确立的"六个高质量"目标定位,高起点开局、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常熟印记的特色优势,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熟提供战略支撑。打造实体经济特色,推动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产业是决定地区发展、决定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以园区为载体,建立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三个"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近日,经昆明市政府办公厅推荐,由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学习组,赴嵩明县开展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课题调研学习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嵩明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嵩明职业教育高校园区等地参观学习,就嵩明发展产业的成功做法专访了嵩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亚迅,充分听取了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行业专业人士的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嵩明发展产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全省"产业强省"建设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海南》2012,(5):2+1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万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特色发展之先,争富民强市之优,各级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领导能力不断加强,促进了项目建设与旅游文化发展。以"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为抓手,加快实施"一带两区"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近年来,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52个,其中有68个项目建成投产。在政府投资项目方面,累计投入46亿元,其中,投资6.5亿元打造兴隆旅游风情小镇,投资2.6亿元建设新万宁中学,投资2.1亿元建设市人民医院新院,投资  相似文献   

16.
刘建文  李保林  可顺祥 《创造》2014,(11):52-57
产业是云南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园区为载体,建立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于竞争的产业体系,事关云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事关云南"三个"发展和富民强滇大局为反映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推广好各地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近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组成调研组,赴祥云县开展了"产业强省"课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到祥云财富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基地参观学习,充分听取了园区主要领导、行业专业人士、企业家和基层群众的看法和介绍,经过认真整理,现把祥云县发展产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效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为云南推进"产业强省"战略提供交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唐英  刘顺华  高云 《创造》2001,(11):35-37
“宣威”在云南人来说,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地名词。这魅力之所在,又多是因为此地的典型物产——火腿。这种魅力当然也不仅仅在于人们的言说,走遍云南全省大大小小的超市,你就能真切地感觉到它的市场存在。光光是前些时才过去的中秋节,做月饼要用去的宣威火腿,大概就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琼海市以"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为发展战略,以"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为原则,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探索具有琼海特色的富民兴市之路,为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添墨加彩。2013年,琼海市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41.7:17.2:41.1调整为38.7:19.1:42.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9.
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永川迎接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整合区域竞争力、做大做强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建设强大新永川、营造渝西中心城”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科学定位规划特色永川,做强产业打造强势永川,创新理念经营财富  相似文献   

20.
吴坤哲  蒙钟德  张茂  张杰 《今日海南》2014,(2):I0002-I0003
<正>一年多来,琼海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色,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提出"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的发展战略,以风情小镇建设、创建国家农业公园和绿道建设为重要抓手,作为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平台和载体,作为衔接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有效渠道,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琼海市一方面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的思路,将全市12个镇打造成为产业特色明显、文化特色浓郁的风情小镇,使12个镇犹如撒落在万泉河畔的12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