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用一篇《少年中国说》唤起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激起了多少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寄托了多少对中国之少年的热爱和期望。文中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字字句句,如今读来仍铿锵有力,催人奋进。如今,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2.
长余 《学习导报》2014,(24):44-44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闲时重新捧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仍被字里行间横冲直撞的方刚血气所打动。遥想当年,戊戌变法失败,人心委顿,梁启超先生一声滚烫的呐喊,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为美好未来奋勇进取。如今,昔日的“老大帝国”早已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3.
近代思想启蒙者、戊戌维新代表人物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段话充分表达了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对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人民领袖毛泽东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是极其重视,先后16次为少年儿童题词。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儿童们团结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少年的热爱和期望。19年后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各界民众用热血甚至生命谱写的青春赞歌。"五四运动"传递出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浩气长存,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  相似文献   

5.
吉洁 《奋斗》2010,(2):59-60
人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培养出了大批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6.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  相似文献   

7.
正1988年,肩负着"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探索的毕节试验区成立。同年,民盟中央结对帮扶毕节市七星关区。从此,一条统一战线与贫困山区密切合作、同心同苦、助推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延伸开来。露珠在花瓣上跳跃,晨曦透过薄雾洒下,经历一夜雨水洗礼后的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干堰村显得格外明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在干堰小学二年级一班"同心助学"爱心课堂上,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给这个宁静的村庄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正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原为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1910年秋到1913年秋,少年周恩来在这里学习生活了3年。纪念馆共设读书教室和7个展室,陈列的文物有周恩来当年在校阅读过的书报、留影、作文和写给同学的赠言手迹等,自1978年3月开放以来,已接待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在这里读书期间,少年周恩来接触进步教师,阅读进步书报,接受进步思想,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他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是优秀,尤以作文最为突出。据同学回忆,周恩来学识渊博,大方诚恳,待人和气,是当时学生中的核心人物。1946年9月,周恩来同美国记者谈话时说:"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谦 《党的建设》2011,(8):39-39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的道德、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总体上看,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青少年思想道德主流。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广大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青少...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每当歌声响起来,都会激起人们无限感慨,都会让人血脉偾张、豪情满怀。当时光回流到1900年,"戊戌六君子"上了断头台,百日维新宣告失败。这激起一位27岁年轻人的愤慨和豪迈:"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  相似文献   

11.
<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最近,在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人民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河东小学"双报到"党员志愿者们正组织社区孩子诵读经典。自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以来,河东小学的党员教师成为"义工",带领社区孩子开展书法、舞蹈、绘画和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亮身份、树形象、暖民心,纳溪区把社区作为机关党员转变作风、联系服务群众的"阵地",让党员走出机关、走进社区,面对面听取民意,手牵手结对认亲,心贴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干部作为青年一代的佼佼者,身负重要责任,寄托未来期望,更应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青年干部只有将这颗初心贯穿于工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可见,少年是明天的希望。少年强靠什么?无疑要靠教育。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了大连对于教育的重视。"无会月"助推教育质量2013年3月,想在办公室堵到大连市教育局局长马瑞春有些难。开学整整4个工作日,她只有一个半天  相似文献   

14.
1936年秋后,虞焕章老师(即原广东省副省长杨康华)在广州中山大学附中任教时,指导附中学生办了两份少年杂志。一份是16开铅印本的《少年生活》,主编方展穆,一份是24开铅印本的《现代少年》是我和刘济瀛同学负责主编。这两份刊物都是自费出版的,受当时广州一些进步地下刊物的影响,不写风花雪月和陈词滥调。因为我们原在中山大学附小时,受过连贯、徐青等进步老师的影响。早在附小未毕业时,连贯、徐青以辅导课外活动名义,指导我们排练抗日救亡话剧,写些比较进步的墙报文章。所以,我们在《现代少年》创刊号上就写抗日救亡的论文,写访问街头失学儿童和刷鞋仔遭遇等文章。虞焕章老师是在《现代少年》第一期出版后才见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绵延不绝,其固有生命力来自于它自身的适应性和合理性。儒家的积极入世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文化主流。而道家则提倡"清静无为,逍遥随性"。儒家给人鼓励,而道家则在人低落的时候,是可以给人慰藉、劝人平和的,儒道互补,叫人进退有度,从而回旋有余。  相似文献   

16.
江静  祝彦 《党史博采》2007,(4):16-19
<正>他不惧任何恶势力,少年时即被海丰劣绅视为眼中钉,被日本警察记上黑名单,却被进步青年视为领袖、模范彭湃于1896年10月22日出生于海丰县一个工商业兼地主的家庭,他自儿时就对被压迫阶级有着极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相似文献   

17.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18):66-66
在“少年精神”的鼓舞下,1918年,贵州建立“少年贵州会”。它把中国的前途和贵州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主张“省自少年其省。则国自少年其人”。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14,(9):18-21
正邓颖超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邓大姐"。邓颖超同志少年立志"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15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1924年参加组建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  相似文献   

19.
这里是培养少年大学生的摇篮,这里是培养清华大学学子的沃土,这里是莘莘学子求知进步的乐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抚州一中办学的骄人业绩一次次让"才子之乡"的金牌更显厚重。2009年高考,抚州一中再次以优异成绩向全省人民报喜。在生源与兄弟学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多项指标再次名列全省、全市前茅。  相似文献   

20.
时代在飞速地进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在不断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思想政治素质、高尚道德修养、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当代的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学校教育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