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捷尔吉·卢卡契(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哲学家。1919年匈牙利革命期间.卢卡契任苏维埃政府教育事务部副人民委员。1956年卷入匈牙利事件,一度被流放。以后专事学术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关于卢卡契的评价,毁誉不一。因《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他还被看成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向当代形态转化的代表人物。卢卡奖在晚年希望有可能在社会主义界限内进行不可避免的变革。卢卡契之所以在晚年集中思考社会主义的改革问题,其历史背景缘于斯大林危机的公开化。斯大林危权与苏联面…  相似文献   

2.
卢卡契、费歇尔和戈德曼同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文艺理论家。他们三人的共同点是:承认文学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并竭力寻找蕴含于作品中现实最本质的方面。他们的对立表现在:卢卡契盲目推崇传统文学形式,排斥新的形式;费歇尔和戈德曼着眼于文学形式和现实关系的变化,认为现实是不断发展的,形式也应相应地发展变化。卢卡契一贯坚持他的“整体性”原则,反对把现实描写得一片混乱和人物的解体;费歇尔和戈德曼却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完整性已被打破,继而代之的是社会破碎和人的物化加剧。现实的变化促使现实主义文学作出新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一元多维的吉彦波一笔者曾提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创造史观的观点”,认为:“既然历史进步的要求是‘出新’,历史价值的取向是‘首创’,历史本质的要求是‘创造’,那么,探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寻找历史的主人,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功绩,就应该...  相似文献   

4.
卡尔·柯尔施(Karl korsch,1886—1961)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柯尔施的思想与卢卡奇比较接近。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一书被视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姊妹作。但是,卢卡奇终身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信念,在晚年还提出了“复兴马克思主义”的口号;而柯尔施则从1926年被德国共产党开除后,  相似文献   

5.
直觉,或者说审美直觉,是西方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一个中心范畴。对直觉的极端强调和崇尚,是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重要表现。作为二十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学家,卢卡契自然没有回避对审美直觉的研究。这对于我们批判地借鉴西方现代文艺学,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有相当的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理论家,“工具主义”的国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具主义的分析,与此同时,他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主张通过改良主义的战略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刘纲纪先生,1933年出生,贵州普定人,哲学家、美学家,当代中国坚持主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的代表人物,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湖北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刘纲纪先生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国美学史、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始终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美学和艺术理论,由此形成了他的社会实践本体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都塞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愿望出发,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认为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认识论断裂的转变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一阿尔都塞坚决反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解释。甚至取代整个马克思思想的做法,强调马克思是同以往的意识形态哲学决裂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并进而创立一种新的哲学的。据此,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雨辰同志推出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继易克信、吴仕康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之后的国内又一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作。《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分八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性质、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的问世,拓展了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将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一)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20年中,西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巩在峰  吴宁 《求索》2013,(10):93-96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很大的一个流派。这一思想流派企图把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按照存在主义的精神去“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梅洛·庞蒂和萨特。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合了现象学、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要素,表现为一种“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它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反思现代性的使命,力图超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对立,并通过扩大理性或包容非理性来克服合理性的危机。这是一种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关系方面,在文化自主问题方面都表现出某种含混姿态。  相似文献   

11.
王坤 《思想战线》2001,27(2):82-85
西方古典美学的转折,体现为三大方向美作为"心灵之花"--心理学美学;美作为实践活动之果--马克思主义美学;艺术作为独立之物--克罗齐美学.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基点,是针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古典美学中的艺术消亡论,从逻辑的角度,论证了艺术是可以不依赖于理智而独立存在的.古典美学的三大转折方向,从拓宽美学研究领域角度看,心理学美学思潮的影响更大;从美学史上的实质性突破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的意义与价值更大;从对现代美学发展的影响角度看,克罗齐艺术独立理论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哲学从根本上讲是反美学、反审美的。他的这一思想贯穿其整个哲学体系中。 要弄清楚庄子的反美学思想,我们应当首先确定“审美对象”这一概念的特征。因为任何审美活动都必须要有审美对象。不论是唯物主义美学还是唯心主义美学,不论它们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分歧有多大,在一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审美对象必须是有象的(包括实象和虚象),并且,审美对象必须是可以感知的。黑格尔说:“美是理念,即概念和体现概念的实在二者的直接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须直接在感性的实在的显现中存在着,才是美的理念。(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不去考虑“美的理念”正确与否,我们注意到这个理念必须直接体现在可感知的“实在”中,才能成其为美的理念。这个作为审美对象的“实在”显然是有形象的,并且可以被人的感官所感知。朱光潜认为:“‘美感的经验’就是直觉的经验,直觉的对  相似文献   

13.
〔括专内数字,前为期数,后为页数〕 。杜会主义精神文明趁设,提高人的素质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 “‘’.‘’“’‘·‘’········,·……韩狄明(3一18) ·哲学份美学·,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遏制现代科学技 术危害精神文明的倾向·“一气…谢遐龄(1一4)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作用的两重性: ’‘”‘””’””“二’……~·····……陈小明(1一9)科学和哲学的对应:·发展观的一个考察 ””.””””‘”‘二’,···········……庄国雄(1“11)略论自由观念的更新···……张华金:(i一16)社会心理及其社会功能当议‘,, ·…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还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9、757页)毛泽东同志的精辟解释,为“实事求是”赋予了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崭新内容,确立了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者与一位农民工身份的人大代表交谈,他一语惊人。“你当农民工代表自豪吗?”“当然自豪!”“你怎样当好一名农民工代表?”“做到‘四勤’。”“哪‘四勤’?”“脑勤、腿勤、手勤、口勤呗!”笔者问,对方答,四周人们啧喷称赞。  相似文献   

16.
“natural rights”是近代西方启蒙学者提出来的。汉文出版物通常把英文“natural rights”译为“天赋人权”。夏勇认为,“在自然法学里,‘天’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人固有的本性”,“从根本上讲,这种权利是‘天然的’,不是‘天所赋予的’,是‘自然的’,不是‘他然的”~。根据英文的原意,“‘natural rights’以译为‘本性权利’或‘自然权利’为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天赋权利’一词必须废弃”。“当然,不在‘天所赋予’的意义上而在‘自然’、‘天然’、‘固有’意义上使用‘天赋权利’一词亦无不可。”  相似文献   

17.
“naturalrights”是近代西方启蒙学者提出来的。汉文出版物通常把英文“naturalrights”译为“天赋人权”。夏勇认为,“在自然法学里,‘天’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人固有的本性”,“从根本上讲,这种权利是‘天然的’,不是‘天所赋予的’,是‘自然的’,不是‘他然的’”①。根据英文的原意,“‘naturalrights’以译为‘本性权利’或‘自然权利’为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天赋权利’一词必须废弃”②。“当然,不在‘天所赋予’的意义上而在‘自然’、‘天然’、‘固有’意义上使用‘天赋权利’一词亦无不可。”③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否定“天赋…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身体力行,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准绳。“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执政为民”,既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又是一条重要的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他又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就是说,我们提政治口号并对之进行宣传解释时一定要与普通百姓的具体利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