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触动了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理论界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第一个焦点是要不要改革公有制产权,它与私有化的界限在哪?自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及经济界争论的焦点。首要的问题是:要不要改革公有制产权?坚持改革公有制产权的人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改革主要在放权让利上下功夫,而没有把明晰产权、转换企业经营机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沿着“政府退出”与“市场进入”的路径进行的,采用渐进式的方式进行改革,在政府的推动下,逐步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在产权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上海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2,(10):27-28
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当今,产权多元化、资本社会化、分配公正化、管理法治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因此,我国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在这“四化”上探索新思路,寻找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1.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就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要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行为都要遵循价值规律,一切生产要素都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竞争和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  相似文献   

5.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云坤去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探索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建立产权关系明晰,责任制度明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最近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集体企业先后经历了利润包干、利改税、承包经营等不同阶段的改革。这些改革在当时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基本上都没触及到产权。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进入了以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和完善,国有、集体企业之间,国有、集体企业与非国有、集体企业或个人之间的资产联合、重组愈加频繁,特别是我国加入WT0后,企业产权的流动与交换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中,“产权清晰”是核心,它表明我国今后的企业改革要从企业产权入手,重新塑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形象,使企业真正成  相似文献   

8.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的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并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全面落实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应该全面理解,准确把握。1、“产权清晰”,主要是指产权责任清晰。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出资者明确、到位的企业制度。产权清晰,就是要…  相似文献   

9.
一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是无法相容的。在他们看来,公有制、非商品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位一体,构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点。而市场经济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以计划取代市场,正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基于此,他们不可能论证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西方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否对接是持否定态度的,“科斯定理”曾断言私有产权是市场存在的先决条件,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无法兼容。许多西方学者把中国改革的根本出路寄希望于全盘私有化道路上。长期以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建 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现阶段的战略性任务之一。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 ,产权制度改革都处于核心地位。根据产权经济学理论 ,产权对于效率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产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 ,选择和寻求一种既能提高产权运行效率同时又能降低社会经济体制运转费用的制度安排 ,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所以 ,效率是产权改革的立足点。然而 ,在产权改革过程中 ,效率与公平始终是一对无法回避的矛盾。作为一种经济运行中与经济资源及其配置相关的权利 ,产权在其变革过程中 ,必然要涉及到公平问题。在企业产权改革中 ,如何使…  相似文献   

11.
王慧 《唯实》2000,(1):15-18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对于农民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保护自身利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新事物,保护和促进它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 90年代以来,农村改革进入自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继续推进农产品购销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推进股份合作制,解决乡村两级集体所有制企业产权不清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经营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来转换。一、改革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实现产权明晰化。改革产权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以前国有企业产权存在不明晰、过于集中和不能流动等弊端,所以就必须要走产权改革道路,建立“股权——国有企业财产权”的企业产权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以前国有企业产权存在不明晰、过于集中和不能流动等弊端,所以就必须要走产权改革道路,建立"股权--国有企业财产权"的企业产权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句话构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也是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之所以成为当前改革的关键,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企业经营机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两个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本质和要害,是政府统一组织社会生产,直接管理企业,而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法人的市场主体,只不过是按政府指令活动的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李鹏总理则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务求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实效。产权清晰,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坚持建立适应市场机制需要的国有产权体制框架下,对原来的主体关系复杂、管理部ti重复、权利和责任不清、困难和问题众多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理顺。要通过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利分割与权益界定,…  相似文献   

17.
依据产权理论 改革产权制度肖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18.
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要把深化企业改革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同促进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结合起来。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强化企业管理。要在继续坚持原来那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的同时,努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赋予企业管理以新...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公安战线,就是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依法治警,以德治警,建设素质一流、作风过硬的公安干警队伍,以确保公安机关实现维护社会治安,服务改革、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