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湘 《政府法制》2013,(11):17-17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一月,吴三桂发动了“三藩之乱”。面对吴三桂的凌厉攻势和大臣们慌乱的表情,康熙倒是显得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2.
雪莉 《政府法制》2009,(16):41-41
康熙大帝在继位执政60周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大臣和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宴会上的众大臣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3.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继承帝位后不久,发现全国政界中贪污之风盛行,便决定予以严惩。康熙认为,大小官吏都应秉公奉法,则天下不愁难治。侍郎温代虽有才干,但因贪污,不仅革职,还被发往边疆充军;侍卫内大臣额奇,因收受下官金碗等,被康熙指为“品行甚秽”,将其革职永不叙用。曾任广东巡抚的金隽,他伙同传郎宜阿借查办尚之信的家产之机,私自隐瞒侵吞白银89万两。在查办金、宜二人贪污案件的过程中,遇到了官官相护的干扰,但在康熙的直接督促下,案件很快审清,金隽被定为死罪。等到秋季大决时,又有不少朝…  相似文献   

4.
康熙大帝在继位执政60周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大臣和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我的敌人,吴三桂、郑经、噶尔丹还有鳌拜."宴会上的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们逼着我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朕,我感谢他们."  相似文献   

5.
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尊称.他官居内阁13年,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却因为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  相似文献   

6.
林岩 《政府法制》2014,(34):50-50
清朝皇帝对犯有过失的大臣、嫔妃、奴才进行处罚,原则上应该依照《大清律例》.而事实上,“家天下”的皇帝一手遮天,有些时候全凭一时冲动,太过随意,结果弄出一些奇葩的惩罚案例,让人啼笑皆非. 康熙廿一年七月初八,康熙帝在晾鹰台准备宴清王公大臣.宴席上人来人往,大家忙着相互寒暄,都还没有落座.此时,忙活了大半天的太监们觉得可以趁机小憩一下.  相似文献   

7.
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尊称。他官居内阁13年,但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却因为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如何才能脱身呢?你可能想不到,他向朝廷举报了自己一条更可怕的罪——"谋反"!  相似文献   

8.
第一课     
大学毕业后,我通过了司法考试,进而又通过了检察院检察官的考试。我们新入选的检察官,聚集到会议室接受培训。白发苍苍的老检察长严肃地说:“同志们,今后你们将代表国家和人民行使权力。今天由我为大家上第一堂课,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一听说讲故事,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检察长娓娓道来:清朝康熙年间,蒙古的格尔丹妄想分裂国家,但总找不到借口。一位大臣献计,“象棋是大清的国棋,我们不如从此下手,羞辱他们一番!”格尔丹一边啃着羊腿喝着烈酒一边说:“有何妙计,尽管说来!”大臣得意地说:“我请来中原几个象棋高手,又捕捉了一只十分聪明的猴…  相似文献   

9.
官员日记     
孙雅彬 《政府法制》2013,(11):38-38
明朝有个大臣姓周名忱,宣德年间曾巡抚江南,工作期间特别喜欢记日记。  相似文献   

10.
许锋 《政府法制》2013,(5):48-48
鄂尔泰是康熙的贴身侍卫,经常随康熙外出打猎。但鄂尔泰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种人,在进入官场之前当秀才的那些年里,他寒窗苦读,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打猎高兴之余,皇上有时会随口诌几句诗文,鄂尔泰不但能应对,有时灵感突现,还能作几句佳句,这让皇上非常喜欢,有共同语言嘛。  相似文献   

11.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赏赐你们到国库里去搬绢,能搬多少就赏多少,结果居然有几个大臣因为搬得太多,不胜重负,摔成骨折。皇帝看了记录说,这几个人不能用,贪婪而无自制,他日必因此而生变故,非朕可信之人。  相似文献   

12.
冯伯群 《政府法制》2012,(11):24-24
登基大典那天。新皇帝道光就让大臣们吃了一惊。照例新皇登基,要有乐队演奏,大臣们也盼着欣赏一下这几十年才有一次机会听到的“黄钟大吕之音,金声玉振之乐”。不料这位皇帝怕乐队排练要费时、费力、更要费银子,所以下令“设乐而不作”,  相似文献   

13.
《律师杂志》(Solicitors Journal)的记者提及了法官退养金问题。由于英国司法机构在有关法官退养金的问题上正和司法部进行协商,而英国司法大臣新近换人,所以记者询问贾奇法官觉得是否会和新的司法大臣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贾奇法官幽默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勇 《政府法制》2012,(11):38-38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乡人.清末著名大臣。他曾主持洋务运动,出兵新疆,收复伊犁。此人为人心高气傲,颇有才气。  相似文献   

15.
很久以前,有一个智慧大臣请一个理发师修面.理发师给智慧大臣修到一半时,也许是过分紧张,不小心把智慧大臣的眉毛刮掉了.  相似文献   

16.
亦明 《政府法制》2013,(5):22-23
康熙读书涉猎极为广泛,曾从西洋传教上学习数学等学科。南巡途中,康熙用所学的西洋测绘方法亲白测黄河、淮河、洪泽湖的水位及地势,决定治理方法,并取得重大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施世纶系清朝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靖海侯施琅的次子。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年仅27岁的施世纶就任泰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他被提拔为扬州知府。当时,扬州一带民间争讼颇多,但施世纶经办的案件,既无久拖不决,更无冤假错案,他善于断案的美名由此远播。施世纶为官几十载,始终廉己恤民,刚正不阿,身体力行,勤于政事,深受民众爱戴,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相似文献   

18.
庄庆鸿 《政府法制》2012,(15):23-23
即使不是自己受贿,在西方政坛。政客们也有被迫辞职的“一百个理由”。 比如去年辞职的英国国防大臣福克斯。退场的理由就匪夷所思,是因为“好友门”。“好友”指的是福克斯的大学同学、伴郎韦里蒂,在国防部并无一官半职,却可出入自由。甚至见到他国总统。尽管国防大臣否认了.但英国媒体公布的录像,使他无从抵赖。  相似文献   

19.
喻辉 《法制与社会》2011,(22):17-18
作为拥有最高司法权的统治者,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康熙不仅亲自参与重大案件的裁决,而且对司法官员们开展司法活动也有较高要求。在其丰富的刑事司法活动实践中,他一方面坚持慎用死刑和疑罪从轻,另一方面又坚持严惩豪强犯罪,他还反对过多的使用刑讯,以避免造成冤案。康熙的这些思想及其丰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司法的腐败,对缓和社会矛盾和维护清朝的统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汇 《政府法制》2010,(24):52-53
曾经强大的清军 康乾盛世,清朝曾是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武装力量之一的国家。比如康熙年间的中俄雅克萨战役,当时康熙派清军3000余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对方不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