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份制──国营企业的最佳选择扬德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这样一个总体目标要求,这里试就国营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来理顺产权关系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传统国营企业资产体制面临的问题传统的国营企业资产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以...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现对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暂作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展开的论点,是在对国营企业近一年的实证调查基础上提出来的。调查的初始目的是探究国外企业管理中日益注重的企业文化现象在我国国营企业中的表现。但是,实证调查中获得的材料,使我们不得不作出这样的判断:在国营企业中,并没有和国外企业严格对应的企业文化现象。这就使我们开始考虑国营企业所基于的整个国情文化背景。当我们从这样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国营企业的文化环境时,一个通俗而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单位”,它在国情文化背景下的特定的文化涵盖意义就凸现出来了。比之  相似文献   

4.
一 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先后出现国营企业私有化潮流。这个潮流首先从英国掀起。1979年英国开始把一些较小规模,在传统上很少国营的企业售出给私人,1984年全面推广国营企业私有化。至1985年,英国共出售国营企业价值86亿英镑。1987年后,保守党计划平均每年出售47.5亿英镑。这种国营企业私有化很快从西欧扩展到美国和日本,接着又席卷了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马来西亚政府希望抛售900个法人机构中的一些机构,菲律宾政府同意把113家国营企业或受国家控制的企业转为私有;泰国政府打算把国家商业银行和其他企业卖出去;南朝鲜1987年打算再出售当局所有公司84家中的12家,新加坡政府任命的一个委员会建议全部和部分出售41家与国家有联系的公司;印尼总统已下令把国营企业转为私人所有。  相似文献   

5.
增强国营企业活力,已成为当前深化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实践显示,国营企业效益障碍的主体成因乃孕生于不合理的分配机制。因此,大胆改革旧的“分配框架”,因企制宜地引入乡镇企业的分配机制,已成为搞好国营企业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同时,这也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上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自负盈亏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基本特征。只有实行自负盈亏,企业的活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个体经济、集体经济是这样,国营经济也是这样。《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逐步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就在原则上规定了国营企业的性质,为研究探索国营企业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反差 国营企业不尽人意,步履艰难,与乡镇企业超常增长,异军突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多年来乡镇企业是在计划的夹逢中奋争;在国家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它从来就是被“压”的对象之一;从生产条件上看,它与国营企业也完全不在一个挡次上,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然而,  相似文献   

8.
为下岗女职工排忧解难黑龙江省工会女职工委员会黑龙江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具有国营企业多,军工企业多,源字号企业多,职工队伍庞大等特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营企业中富余人员达110多万人,约占国营企业职工总数的20%。据去年5月对全...  相似文献   

9.
《上海支部生活》2008,(8):52-52
1月1日,根据国务院批转的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简称第一步利改税)精神,上海市对国营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  相似文献   

10.
利税分流是针对国营企业利税不分的弊端提出的一项深化财经改革的重要措施,目的在于理顺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转换分配机制,为逐步实行“分税制”和“复式预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认真做好国营企业统战工作,对于当前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统一战线的四项基本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开展和做好国营企业统战工作,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企业统一战线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特别是国营企业统战工作的地位、作用越发显得突出和重要。其原因:第  相似文献   

12.
一、国营企业在台湾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 何谓国营企业(或公营企业) 如所周知,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就物价、国际收支,或者就扩大就业机会等等各个方面来说,均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绩,在这个意义上,许多方面都誉之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例证”。许多学者已经指出,台湾的国营企业在台湾战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担负了重要的作用。如下文所将详细论述的那样,由于民营企业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
林盼 《求索》2022,(4):49-55
既有关于1949—1978年国营企业的研究状况相对薄弱,多数研究也从社会学“单位研究”的视角介入,讨论作为“单位”的国营企业如何在社会管理和物资分配等方面发挥作用。借助企业史研究的视角转换,总结国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作用贡献,了解企业组织的运作过程与方式机制,呈现案例的丰富特征,并将国营企业研究领域与近代企业史发生关联,把握企业管理制度演变历程的整体脉络,呈现前后贯通、内容饱满的国企发展历程,对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理论具有重大意义。政企关系、党政关系、激励机制、国别比较等议题是从企业史角度研究国营企业时值得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档案材料、厂史厂志、口述历史、个人书写以及工业小说等资料在企业史研究中各有其重要价值,构成支撑这一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了《关于制止滥发服装的通知》、《关于制止任意扩大免费供应午餐范围的通知》、《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做好国营企业工资改革准备工作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正在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前,国有企业被称为全民所有的国营企业,实行的是国营企业利润上缴的财政体制。在这种政企关系的经济模式下,企业只是一部没有任何竞争机制、营运机制、风险机制和激励机制,只会按照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生产产品的机器。1982年国营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和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即由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国家向企业征收所得税,当时尚未推行这一改革,又被以后的利润包干。简政放权以及各种承包经营的形式代替。企业所得税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确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对国有企业又进行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在国营企业推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报告的通知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八日国发[1984]124号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关于在国营企业推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报告》和《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现转发给你们,从今年十月一日起试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次改革,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用税的形式固定下来,较好地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在处理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问题上进行过多种尝试,但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利改税”和企业承包责任制(首轮承包)尽管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它们都因未能根本解决国家与国营企业分配关系,从而不得不终结其历史使  相似文献   

18.
现在将财政部关于1956年国营企业超计划利润分成和使用的规定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财政部关于1956年国营企业超计划利润分成和使用的规定一、国营企业超计划利润分成的计算,以年度为准,以主管部为单位。主管部汇总的年度决算报告经过审核以后,全年实现的利润数额超过国家批准的年度计划利润的部分,即为主管部的超计划利润。超计划利润扣除应提的超计划利润企业奖励基金和基层企业社会主义竞赛奖金以后,以40%留归各主管部使用,60%解缴金库。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为了推动国营企业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调动企业和职工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贯彻奖金"不封顶"的原则,并从宏观上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特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凡国营企业使用奖励基金发放的各种奖金(包括用奖励基金开支的各种形式的工资、津贴、补贴和实物奖励,下同),都应按照本暂行规定,缴纳国营企业奖金税(以下简称奖金税)。第三条奖金税以企业为纳税义务人,职工个人不缴纳奖金税。第四条奖金税按超额累进的办法计征。分级税率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为避免国营电力工业企业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复杂化、决定自文到之日起,取消国营各电业局、厂对各级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由国家经费预算开支的单位收取电表、电费保证金的制度。二、国营各电业局、厂以往所收取各级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由国家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