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2日,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种意见已达十几万份。有农民工在写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信件中说:“听说要制定劳动合同法,作为一个农民工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能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福音,成为劳动者的天使和保护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立法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这部法律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会为亿万劳动者提供维权“利剑”,同时也将对企业用人产生深远影响。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从理论上讲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的基本法,它的立法宗旨就是向劳动者倾斜,劳动合同法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宗旨,它依然需要向劳动者倾斜。在当前资强劳弱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法律保障平等自愿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或许会改变劳动关系实际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关注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审视劳动合同签订的现状,聚焦最敏感的欠薪扣薪问题,其实质是关注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者都是光荣的。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每一个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  相似文献   

3.
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并不是所有发生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争议都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一般限于下列争议:(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  相似文献   

4.
实践中,常有一些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产生误解,行使某些权利或采取相应措施自认为合理却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否决乃至处罚,这些用人单位往往大呼“冤枉”。其实.这些处罚并不冤.因为那是劳动者应当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企业资本与劳动权益均衡分析童铁山在现代西方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中,一般都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即资本股东各方的利益复合以及资方利益与劳动者利益的复合。由于企业行为是财产权人意志的体现,具有为财产权人多谋利益、不断地侵蚀企业中劳动者利益的倾...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作为一部与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使劳动者找到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有利武器。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告诉广大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法》应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许多劳动者认为,劳动合同到期后,自己与用人单位的所有权利、义务随之终止,彼此不再有任何瓜葛。其实不然,劳动者不仅仍享有相关权利,甚至对此前未能行使的权利还可以救济,只是千万别忘了清点。  相似文献   

8.
王江松 《求索》2005,(12):6-9
劳动与资本在其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向对方转化:劳动转化为人力资本,而物质资本也大规模转化为知识劳动,于是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合题即“劳动性资本”。“劳动性资本”即“人力资本”虽然没有终结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但已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两者的对抗性冲突。本文详细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构成、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权利具有时间性,劳动时间权利是其他劳动权利赖以存在的基础.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在劳动时间分配上遇到了工作和家庭时间的冲突、工作时间和结婚或生育时间的冲突等多重障碍,女性的就业时间受到挤压.而现代法律所采用的线性时间观使与劳动时间相关的法律制度又表现为对女性的隐性歧视.本文从时间配置的性别差异这一问题出发,引用时间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探讨女性劳动时间权利被挤压的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尤雪云 《人权》2007,(6):21-24
关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当代劳动法学家和经济法学家、中国劳动法学和经济法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任中国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市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中国企协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委员会顾问。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至十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6,(4):29-29
外出打工,难免会遇到一些烦心事:要打工先交押金;以害怕丢东西为由老板要扣押你的身份证;本来活没几天却要试用期;辛辛苦苦把活干最后却被拖欠工钱……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拟出台的“劳动合同法草案”对用人单位恶意克扣和拖欠劳动者工资等严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制定了处罚规定。 2005年12月24日,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这标志  相似文献   

12.
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表达分散、工会缺乏独立性和代表性,导致劳动者权益经常受到资方的不法侵害。从利益组织化的角度来看,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就是要实现劳动者的利益组织化。为此,应当在更新观念的前提下,优化劳动法律制度设计和安排,重点着力于:规范工会组织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完善工会代表权的构成与实现机制,促进雇主组织的行业性规范和自律,构建工会与雇主组织之间理性博弈、协商民主的劳资关系,健全劳工维权的司法和行政执法保障制度等,真正实现对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奠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五月一日,是每一个劳动者的节日。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在节日里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艰难的维权过程,是为了唤起更多公民的社会良知,唤起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节日里关注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关注一项利国利民的制度能否完好地落到实处,除了企业领导的责任之外,社会的监管责任与监管机制何在?如何从法律法规的高度维护和保障每一个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在节日里还欣慰地看到,当年的下岗工人已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凭借着踏实的努力,凭借着辛勤的耕耘,他们得到了报偿迎来了收获!  相似文献   

14.
论家政工的劳动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约有家政工1500万,其中以女性农民工为主。因家政行业技术含量低、危险性小,从而成为很多农村妇女进城打工的首选工作。但因中国《劳动法》不适用于家政工,同时没有保护家政工劳动权利的专门法律,致使家政工劳动权利受侵害的现象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本文从劳动者的界定、家政工劳动权利的特殊性以及家政工劳动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家政工的劳动权利,以期引起立法者对家政工群体的关注,推动家政工劳动权利保护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5.
3月21日,作为我国繁重 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种意见已达十几万份,有农民工在写给全国人大党委会的信件中说:“听说要制定劳动合同法,作为一个农民工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能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福音,成为劳动者的天使和保护伞”.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法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这部法律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会为亿万劳动者提供维权“利剑”,同时也将对企业用人产生深远影响,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从理论上讲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的基本法,它的立法宗旨就是向劳动倾斜,劳动合同法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宗旨,它依然需要向劳动者倾斜,在当前资强劳弱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法律保障平等自愿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或许会改变劳动关系实际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关系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审视劳动合同签订的现状,聚焦最第三的欠薪扣薪问题,其实质还是关注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1986年,国务院改革企业的用工制度,提出了实行劳动合同制;接着,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进一步以国家法律形式,肯定了劳动合同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劳动法,进一步将劳动法确定的劳动合同制度的原则精神具体化、条文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草案于2005年12月24目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草案规定,已存在劳动关系,但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劳动权利长期没有得到尊重和保障。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确立了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政府的责任,从而使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权利保障有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因此,应当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宣传,普及劳动合同法知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权利,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联邦劳动法典》第13章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保护的专门规定,体现了俄罗斯对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进行倾斜性保护的立法思想。我国与俄罗斯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同样面临着稳定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任务。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关键在于劳动者权利的保障,《俄罗斯联邦劳动法典》主要从工会、国家监督、劳动者权利的自我保护几方面规定了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我国应在劳动法法典化、加强工会权利保护作用和劳动监督制度等方面完善劳动立法,加强劳动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20.
夏顺忠  杨贵针  周婵 《前沿》2005,(8):24-26
劳动者参与剩余分享是现代企业治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地位的上升和劳动力产权得以确认的必然逻辑,有助于激励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投资和劳动力产权的能动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